"首頁"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行 50: 行 50:
 
{{Titlediv|本館訊息}}
 
{{Titlediv|本館訊息}}
 
<div style="float: left; width: 100%; background-image: linear-gradient(to bottom, #FFFFFF 0%, #FFFED4 100%); border-radius: 5px; padding: 0 2px 0 2px;"><font size="2" face="微軟正黑體">
 
<div style="float: left; width: 100%; background-image: linear-gradient(to bottom, #FFFFFF 0%, #FFFED4 100%); border-radius: 5px; padding: 0 2px 0 2px;"><font size="2" face="微軟正黑體">
<center>{{Clickable button|ThisSite:頁面品質加強計畫|'''古蹟頁面內容加強,請大家參與討論編寫'''|iconPrimary=ui-icon ui-icon-pencil|class=ui-button-red}}</center>
+
<center>{{Clickable button|ThisSite:頁面品質加強計畫|'''待編寫頁面列表,歡迎協助建立!'''|iconPrimary=ui-icon ui-icon-pencil|class=ui-button-red}}</center>
 
<p>
 
<p>
 
{{活動訊息}}
 
{{活動訊息}}

於 2014年2月22日 (六) 21:12 的修訂

淡水夕陽.jpeg

淡水維基館 Tamsui Wiki

目前時間:2024年06月3日(週一)22:09網站現況:2,300個頁面, 5,494張圖片, [[Special:Statistics|模板:NUMBEROFVIEWS]]次點閱, 921位註冊使用者

淡水今昔

淡水發展史淡水大事記淡水八景

  淡水往昔是一個地方的概稱,指依靠淡水河建立的城鎮聚落,隨著時代演進,地理範圍亦有所變化。歷史上曾有淡水廳、淡水縣、淡水郡、淡水街、淡水鎮、淡水區等行政區劃,清治時期淡水甚至曾是北台灣的總稱。如今的淡水是指新北市的轄區淡水區,位於台灣西北部淡水河出海口北岸,遠在中國清朝時期即因其地理位置而成為台灣北部船舶往來的重要港口,進而帶動其繁榮與發展。

古蹟巡禮

淡水外僑墓園20131019.jpg
  淡水外僑墓園位於淡水真理街3巷與馬偕墓園以一牆隔開,為縣定古蹟。自從1860年(咸豐10)開港通商以後,淡水成為國際港埠,清廷又准外國人得以在此地傳教、居住、購地、埋葬等,因此來臺經商、傳教的外國人不少,這些途經淡水的外國人或居住此地的外國人,若有人因故客死淡水的時候,有不少人就很自然地埋在淡水。 ---更多內容

更新日期:2015/01/09 (編輯)



美食推薦

淡水蝦捲.JPG

  蝦捲淡水其中一項地方小吃。據說蝦捲的由來,可以追溯到30年前,是以前擺攤於淡水河邊的某一個阿伯發明的。

(編輯)

關於本站

 本館Facebook專頁

 關於本站  網站日誌  註冊帳號

  歡迎光臨「淡水維基館」,本站創建於2013/09/13,旨在紀錄淡水的一切:歷史文化、風土民情、生活點滴、觀光旅遊、吃喝玩樂 ... 等等,只要與淡水有關無所不包。
本館訊息
 待編寫頁面列表,歡迎協助建立!

<p align="right">--更多訊息 (編輯) </p>

編輯

紀錄片:大淡水地區全紀錄 - 人物誌 / 食貨志

  張建隆,淡水人,小時候居住於淡水鎮清水街一帶,並且投入一生於研究淡水文史,及保護淡水環境及古蹟。


編輯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