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蜑家棚"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新頁面: {{導覽條1|聚落}} ==簡介==   淡水蜑家棚指的是淡水捷運站後方,搭建於水上的木造干闌式建築,一般民眾習慣形容其為水上人家。...)
 
行 2: 行 2:
  
 
==簡介==
 
==簡介==
  [[淡水蜑家棚]]指的是[[淡水捷運站]]後方,搭建於水上的木造干闌式建築,一般民眾習慣形容其為水上人家。屬於廣東蜑民建築中的「柵」的居所類型,亦稱「水棚」或「蜑家棚」。
+
  [[淡水蜑家棚]]指的是[[淡水捷運站]]後方,搭建於水上的木造干闌式建築,一般民眾習慣形容其為[[水上人家]]。屬於廣東蜑民建築中的「柵」的居所類型,亦稱「水棚」或「蜑家棚」。
  
 
  其建築外觀表雖然看似老舊,但是特殊的干闌式構造,在[[淡水河]]漲潮後遠看就像是漂浮在水面上,有如東南亞水岸常見的水上建築一般。
 
  其建築外觀表雖然看似老舊,但是特殊的干闌式構造,在[[淡水河]]漲潮後遠看就像是漂浮在水面上,有如東南亞水岸常見的水上建築一般。
行 21: 行 21:
  
 
  蜑民的居所型態共有「屋」、「柵」、「簰」、「艇」等四種。
 
  蜑民的居所型態共有「屋」、「柵」、「簰」、「艇」等四種。
 +
 +
==相關新聞==
 +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29000728-260102 2014-06-29 淡水蜑家棚 凋零剩3老兵]【中時電子報】
 +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29000731-260102 2014-06-29 留一棟!爭取改造史蹟公園]【中時電子報】
 +
 +
==相關連結==
 +
:*[http://www.hakka-cuisine.ntpc.gov.tw/files/15-1006-3121,c378-1.php 淡水蜑家棚-淡水客家觀光美食館]
 +
:*[http://www.tamsui.org.tw/culture/140-2-1.htm 產業遺址的活化再利用「殼牌倉庫」成為「淡水文化園區」之我見/蕭文杰]
 +
:*[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login?o=dnclcdr&s=id=%22094CYCU5222012%22.&searchmode=basic 「淡水蜑家棚」調查研究/堀込 憲二]【碩士論文】
  
 
[[category:聚落]]
 
[[category:聚落]]

於 2014年6月30日 (一) 13:15 的修訂

• 本頁分類:主分類 > 淡水 > 聚落

簡介

  淡水蜑家棚指的是淡水捷運站後方,搭建於水上的木造干闌式建築,一般民眾習慣形容其為水上人家。屬於廣東蜑民建築中的「柵」的居所類型,亦稱「水棚」或「蜑家棚」。

  其建築外觀表雖然看似老舊,但是特殊的干闌式構造,在淡水河漲潮後遠看就像是漂浮在水面上,有如東南亞水岸常見的水上建築一般。

  淡水蜑家棚是由在國共戰爭期間轉戰各地後,再由政府派船自法國管轄的越屬「富國島」,接返來台的一群粵籍廣府或客屬退伍軍人所建立。這些原籍廣東防城、古名欽州的合浦、廉州、靈山等「下四府」的老鄉們,基於漁撈作業與袍澤聚會的方便,自民國59年起,遷居到這塊原本無人居住的公有地上居住,部分居民則仿照廣西「蜑民」的臨水民居,搭建一棟又一棟的杆欄式居屋,維持類似原鄉生活的駕船放罟的傳統維生技能。

命名由來

  「蜑家棚」一詞來自於原本其中一位住民,敘述其家鄉對於此種建築型態的通稱,另外,中國大陸北海一帶的人對於這種水上干闌建築也稱為「蜑家棚」。

蜑民

  蜑家棚是蜑民的次要空間。蜑民的由來相傳為色目人或是蒙古人的後代。

  元朝滅亡後,因遭到漢族的輕視與排擠,而流居水上,終身不得登岸。

  現今分布於福建、廣東、香港、廣西一帶河海,其活困苦,晚近蜑民之職業以漁撈為主。

  蜑民主要生活都在船上,幾乎是不上岸的。蜑家棚只作為臨時安置老人與小孩的空間使用。

  蜑民的居所型態共有「屋」、「柵」、「簰」、「艇」等四種。

相關新聞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