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淡水地區全紀錄人物誌/守滬者"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行 39: 行 39:
  
 
  在淡水這塊土地住了超過半世紀,紀榮達對淡水的感情不只這些,他回溯歷史,也盼望未來,「淡水是很有歷史感的一個地方,不論生態、環境都相當好。國家的建設規劃是很重要的,淡水不該只有大樓、只有三十萬、五十萬人的這樣的想法,」他說,「一個這麼好的地方,我們應該要好好保留這些歷史,讓以後跟這塊土地有連結的人,都可以回來尋根,這是作為主人的責任。」}}
 
  在淡水這塊土地住了超過半世紀,紀榮達對淡水的感情不只這些,他回溯歷史,也盼望未來,「淡水是很有歷史感的一個地方,不論生態、環境都相當好。國家的建設規劃是很重要的,淡水不該只有大樓、只有三十萬、五十萬人的這樣的想法,」他說,「一個這麼好的地方,我們應該要好好保留這些歷史,讓以後跟這塊土地有連結的人,都可以回來尋根,這是作為主人的責任。」}}
 +
 +
[[Category:紀錄片]]

於 2014年6月24日 (二) 21:58 的最新修訂

• 目前所在分類:主分類 > 淡水 > 學術研究 > 大淡水地區全紀錄人物誌

紀錄片《守滬者》

  • 影片描述:《大淡水地區人物誌》5 2013年 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製作
  • 影片來源:YouTube網站

專訪

  • 編撰:甘育瑜、簡意臻、李又如、林俊耀、詹雅靖、郭筱君

在時間裡尋寶的鬥士

  見過他的人,說他彷彿是一本活的歷史故事書。但這些故事,來自他親身踏查的累積:他閱讀,發現古籍裡面有淡水滬尾的蹤跡,他就去找,因此發現了珍貴的義塚、文物;他拍照,與怪手搶時間,記錄因為工程開發將要消失的淡水,你很難想像都市地區還有珊瑚礁的存在;他也寫歷史,像整理淡水天主堂的故事,因為一個曾經在此服務過的修女最後在臺中長眠,他就循著她的蹤跡,到了臺中,串起一個又一個跟這個地方有關連的故事。他是隨口就能說出故事的紀榮達民國41年生於淡水。目前是淡江大學化材系技工,長長的灰髮紮在腦後,反戴的鴨舌帽、細瘦的身軀,卻總是為不公不義的事情挺身而出。他是滬尾田野工作室的負責人,更為了淡水,幾乎奉獻他的一生。

  他熱愛分享、講故事,但初衷或許是為了讓人們看見更多。跟著紀榮達的步伐,你會看見很不一樣的淡水。一般人來到這個小鎮,行程大多是老街美食、夕照、紅毛城漁人碼頭……但他有許許多多的「私房景點」,紅樹林保護區裡的老樹、馬路邊的潮位站、住著蝙蝠的坑洞,卻是當年戰爭的重要據點;不起眼的路邊,藏著一塊古碑;尋常的小巷,一磚一瓦都是歷史的蹤跡。透過他的眼睛,你才會明白,原來我們身邊充滿了這麼多老的、珍貴的事物。

循歷史的根 熱愛文史工作的起源

  紀榮達的祖先從福建來,他的爸爸歷經日本教育、二二八事件、國民政府來臺、到學校不能講台語等等的歷史事件,從小就接受一種「反體制」的家庭背景。而他的青壯年,正好迎上了民國70幾年新浪潮的思想刺激。「當時正好是政治運動、社會運動蓬勃的時期,」紀榮達晚上在淡江念書,白天就在汽車廠當維修員,但台北帶給他的刺激,不只這些。他總是騎著摩托車,在台北批「禁書」,回到淡水同樣是文史工作者的同好張建隆的書店寄賣;也因此有了機會,接觸到歷史,他生動地描述起他的啓蒙老師林亨道(編按:應為林衡道之誤),「我還記得他會帶著白蘭洗衣粉很堅固的塑膠提袋,穿著布鞋,就帶大家去看古蹟。還沒來淡江念書以前,我在臺北上班,假日就聽林老先生導覽。」就此開始了他對老事物的熱愛,「我原本是對自然生物有興趣,本來想要走農業、生物這條路,以後可能當老師,」他說,「但就是因為那時候下班去臺北接觸到了古蹟,才開始對歷史感興趣,自己去找了一些書來看。」

  而工作室的起源,源自於一種「志同道合」。民國79年一次立委選舉,委員盧修一的一些朋友鼎力相助,紀榮達說,「選舉結束,認識了這一群朋友,覺得大家一起為地方做一些紮根的文史工作很不錯,我們就共組了一個滬尾文史工作室。」紀榮達與友人開始為淡水地區的文史保留,他們也出版刊物「滬尾街」,為當時的淡水保留下一片風景。縱然最後,各自有各自的人生規劃,聚在一起的時間越來越少,紀榮達笑說,「滬尾街原本是季刊,後來變成不定期刊。」但是對文史工作充滿熱誠的他們,仍然持續著自己的工作。而紀榮達,自己後來為了方便保護古蹟裡的行文、提報等程序,自己成立了一個「滬尾田野工作室」。這些文史工作者,彷彿淡水的後衛軍,默默守護。

快速發展 歷史共存的痕跡

  或許是淡水的發展太快,在許多地方,都時常可以見到極大的對比反差:大樓與農田、柏油路與土地、工地與自然美景……紀榮達親身帶我們走過淡北快速道路若興建會經過的地方,讓我們親眼看見土地將會受傷害的程度。「捷運站與紅樹林生態之間,是塊這麼好的綠地,大家來淡水,不就是要來享受大自然?」紀榮達說,想像一下,中間若隔了一條快速的馬路,廢氣的排放,這些生態,很快就會消失。他又指向另一邊的梯田,「捷運路的南邊唯一的梯田在這,這裡給小朋友戶外教學最好,看完紅樹林就來看梯田,這還有人在耕作,一旦被徵收了,以後就廢耕了。」人依土地而生,還有人順天而行,靠著土地吃飯,「這樣的地方就應該給人去用,而不是給那些炒地皮的人。」有人,卻打著算盤,想要靠土地賺錢。

  紀榮達帶著我們看珍貴的河川、老樹、都市中難得的綠地。我們親眼看見,淡北快速道路預計興建的路線,就離那些百年老樹,幾步不到,「像榕樹,它是淺根性植物,根一定會被道路的建設壓壞。而道路產生的廢氣,也必定會往生態區飄。但建商都說沒有影響,環評委員也就這樣相信了。」包括淡水引以為傲的腳踏車步道,「以後都要做高架,高架就沒有樹蔭了!而且哪有腳踏車像這樣騎雲霄飛車的!」紀榮達邊帶我們走,邊訴說著這一切聽來荒謬的事情,可這些,全都是已經白紙黑字、即將要執行的事情。

  紀榮達說,要給淡水人一條不塞車的路,很合理,但這在幾十年前的國土計畫,早就考慮到了,「竹圍那邊的房子都是退著蓋的,就是要留著給道路拓寬用。」但取巧的商人先把房子往外蓋,貼近馬路,違背了國土計畫預定保留的拓寬道路,政府,卻默不作聲。當天平傾斜,所有的價值就開始失序。

當文化保存與工程搶時間

  願意保護淡水的人再多,似乎終究敵不過小鎮邁向繁華的慾望。

  紀榮達從事的田野文史工作,比別人多了一份「搶救」的情懷,一個靜靜被放置在紀榮達的辦公室裡的碑,象徵著他的理想。他談到因為保存淡水的古碑而被文化局告的事情:以前的淡水是清廷的海關所在,八國聯軍之後,清廷聘請外國人來任海關一職,「當時他們白天就在紅毛城底下的海關工作,晚上就住在小白宮。」後來政府希望蓋員工大樓,要把百年歷史的古蹟拆掉,「海關還跑到淡水,把標示海關公署的界碑拿走,放到海關博物館裡頭。」後來他們繼續搶救,與淡水的鎮民代表一起提報文物,「但當時縣政府根本不管我們。」他們只好將石碑帶回去工作室。紀榮達說,「後來文化局來要,我們不給。我就跟他說,海關博物館有那麼多個,你自己去要!」他回憶起海關博物館那些曾屬於淡水的東西,「那些古碑有清朝人的、日本人的、國民政府的,多麼有意義,卻都不在淡水了。這些碑,有一天是要交給人民的,這本來就是人民的東西,」他堅定地說,「如果政府沒有把文物保存的制度、交接都處理好,我不會輕易給他。」原本應該扮演守護古蹟的政府,此時卻變成了小偷,偷走了文物的價值。

  2009年,紀榮達被台北縣政府文化局控告「不當得利」。他致力搶救的古碑、文物,放置在文化局租下的「海關碼頭」倉庫裡,但這個碑不被文化局認定為古蹟,認為這是私人物品,為何要用公家的錢保管?因此,致力保護文物多年的紀榮達,被政府告上了法院。而這些貨櫃裡的文物,後來卻被當成廢棄物丟棄,「雖然有開放大家來領,但來的人,衡量它的價值卻是看它值不值得賣錢。」紀榮達說,不管是界碑、還是老房子,政府有兩種做法,第一種是不知道它是什麼,就當作沒事破壞掉;第二種是明明知道它是古蹟文物,「卻覺得它是一種麻煩。我們提報古蹟,他不通過,就把它處理掉。」老東西輕易地被貼上無用的標籤,就這樣消失在歷史裡面,「我們去報警,可是警察自己在做小偷,我們怎麼辦?」

抗爭淡海新市鎮 不讓粗糙建案傷害土地

  從一個小鎮到現在變成假日擁擠的觀光區,淡水在這幾十年,歷經了相當多改變。紀榮達談到讓他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抗爭事件,還是充滿深深的無力感,「淡水比較龐大的事件是淡海新市鎮,其他的案件都是那種文化資產的個案。新市鎮是一個人文跟生態很豐富的地方,營建署用一個非常粗糙的開發計畫,進行了非常大的破壞。」當時無論當地的居民、漁民、環保聯盟、還是文史工作者,都做了很大的抗爭,「但是全部都失敗,完全失敗,沒有達到任何保存、任何修正的目標,完全沒有。」

  或許是這一次失敗的經驗,讓他更堅持保護這塊土地,不願意繼續讓粗糙的建案繼續侵略淡水,在淡海新市鎮第一期入住率不到10%的情況下,政府卻開始推動第二期開發,而將會破壞淡水諸多生態、文物,充滿爭議的淡北快速道路興建在即,從市區一路通往新市鎮,說是要讓淡水人民有一條不會塞車的路,又將會把什麼帶進淡水?2012年12月27日立法院的記者會上,立委林淑芬找來官員對質,明明白白地從他們困窘的臉上發現,明明臺北市都還沒同意、預算都還沒確定,工地卻已經開始施工,林淑芬痛心地說,「有交通建設的地方沒有交通建設,有財團聚集的地方,一條路卻通了。」紀榮達帶著一張張精心準備的照片,讓大家親眼看見這條路、這個建案將要破壞的地方,旁邊的農民從頭到尾拿著抗議的牌子,直挺挺地站在那裡,但現場原本就少的媒體,一一離開,這個社會,給予這樣議題的發聲權利,還是太少。

  官員在記者會現場不斷地說徵收是按照市價,但當我們一走出記者會現場,有個阿嬤衝向前來,拉著紀榮達哭訴,我們從她的話裡,真真實實地聽見,2000多坪的土地、幾十年來的心血,政府只給了她100多萬。我們才理解到,「親眼見證」這個社會的不公不義、政府為了利益企圖掩蓋的事實,或許,就是紀榮達這幾十年來,不氣餒的力量。關於淡水,他始終站在最前方。

對老東西的熱愛 甘願奉獻終身「管別人的事」

  談到家人對他奉獻一生從事的志業看法,紀榮達笑說,「當然是反對的啊。因為說到底,這些都是外人、別人的事。」他憶起年輕時參與的抗爭,「有一次我在臺北車站靜坐,但因為我小孩已經讀幼稚園了,就很害怕到時候被抓起來,沒辦法送他去學校。」而雖然念中文系的妻子在古文譯釋上幫了紀榮達很多忙,但他說,「她始終反對啦!還有點討厭工作室。」說著說著,視線停留在桌上一張全家福,是當年小白宮抗爭時,一家人在現場留下的合影。「那時候還在搶救,我就說,我帶你們去玩……」花了大半輩子在別人的事身上,紀榮達的心裡,始終對家庭有些遺憾。

  提及持續不懈的動力到底為何?紀榮達憑藉著一份相信。他說:「文史工作不管是成功還是失敗,在我們看來它是對的,我們就去做,救不到,至少留下一點紀錄。」或許是年已過半百,他笑說:「到後期就比較看開了,一開始,一定要跟他鬥到底,但如果真的不行也沒辦法,畢竟那些都是別人的古蹟。」自己並非古蹟所有人,提報上總是會遇上很多困難,如何讓人民體認到老東西的價值,他在努力;而他深深相信的是,這些東西,都是屬於人民的。

  在淡水這塊土地住了超過半世紀,紀榮達對淡水的感情不只這些,他回溯歷史,也盼望未來,「淡水是很有歷史感的一個地方,不論生態、環境都相當好。國家的建設規劃是很重要的,淡水不該只有大樓、只有三十萬、五十萬人的這樣的想法,」他說,「一個這麼好的地方,我們應該要好好保留這些歷史,讓以後跟這塊土地有連結的人,都可以回來尋根,這是作為主人的責任。」


人物誌簡介

  大淡水地區全紀錄人物誌是淡江大學文學院文創大淡水全紀錄的子計畫之一,於2012/8/1~2013/7/31期間由淡江大學大傳系王慰慈主任負責執行。該計畫總計拍攝了9位受訪者:林建盛紀榮達張建隆程許忠黃政德黃瑞茂劉秀美蔡以倫蔡葉偉(以姓名筆畫排序),以記錄他們在淡水的生活與事蹟。


人物誌列表

  1. 張建隆《我心中尚未崩壞的淡水》
  2. 林建盛《淡水禮餅獻》
  3. 黃政德《樂在琴衷》
  4. 程許忠《忠於本色》
  5. 紀榮達《守滬者》
  6. 劉秀美《國民美術之魂》
  7. 黃瑞茂《都市遊俠》
  8. 蔡以倫《香草街屋》
  9. 蔡葉偉《幼見區長》



版權資訊

  • 統 籌/淡江大學文學院整合計畫案
  • 策 劃/周彥文
  • 監 製/王慰慈
  • 作 者/淡江大學大傳系三年級
  • 執行總監/曾小玲
  • 執行單位/大傳系淡江電視台
  • 編 輯/何姿穎
  • 封面設計/許亞歷
  • 發 行 人/邱炯友
  • 出版發行/淡江大學文學院
  • 地址:新北市淡水區英專路151號
  • 傳真:(02)2620-9925
  • 電話:(02)2621-5656轉2305
  • 印刷日期/2013年6月22日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