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里" 修訂間的差異
(未顯示由 4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24 次修訂) | |||
行 1: | 行 1: | ||
+ | [[八里大事記]] | [[八里人物錄]] | [[八里地景地貌]] | ||
{{導覽條1|地名}} | {{導覽條1|地名}} | ||
+ | [[image:八里.png|right|400|thumb|{{image:八里.png}}]] | ||
+ | {{youtube|ZmUuMgoTXG0|450|right|《大港ê台灣》|淡水河口雙城故事—八里與淡水}} | ||
+ | [[八里]]舊稱[[八里坌]],目前行政區劃為新北市[[八里區]],位於臺北盆地西北端,緊鄰[[淡水河]]出海口之西南側,東北隔[[淡水河]]與[[淡水]]遙相對望,西北濱臨臺灣海峽,西邊與南邊分別隔著[[觀音山]]與林口、[[五股]]為鄰,總面積約39.49平方公里。早期因河運發達,曾為臺灣北部重要的通商口岸,後因河道淤積,港埠功能日漸式微,終成如今人口約3、4萬人的小鄉鎮;近年則因西濱公路、[[台北港]]、[[淡江大橋]]等公共工程的開發,八里將以其嶄新的一面邁向未來。 | ||
− | == | + | ==今日八里== |
+ | (待補 ...) | ||
− | === | + | ==歷史發展== |
− | + | ===史前時期=== | |
+ | [[八里]]舊稱[[八里坌]],在有文字記載前,即有原住民族在這裡生活,依據考古學者的發現,早在新石器時代,人類在八里坌居住已達6、7千年以上,當時的居民已有打製石器與製作陶器的技術;在進入鐵器時期以後,距今約2、3千年前當時的居民已發展出黑陶、鐵器、琉璃、金器等的製作技術,且已有了墓葬的習俗;自鐵器時期以後的原住民應該已經有了初步的農耕技術。考古學者進一步從八里坌出土的遺址與文物,推知史前人類在此地區的發展歷程包括:距今約7,000至5,000年前的[[大坌坑文化]]時期;距今約4500至3500年前的[[訊塘埔文化]]時期;距今約3000年前的[[圓山文化]]時期;距今約1800年前的[[十三行文化]]早期、800年前的[[十三行文化]]中期和400年前十三行文化的晚期。 | ||
− | + | ===西荷時期=== | |
+ | (待補 ...) | ||
− | === | + | ===明鄭時期=== |
+ | 明朝崇禎五年,西班牙人溯[[淡水河]]進入臺北盆地,降服武澇灣番社三大部落,規地南至竹塹(新竹),東至宜蘭,據其舊錄所載,有地名「Parecuchu」,是為[[八里區]]舊名八里窟社之譯音;另傳說早在西元[[1358年]],盤據今八里地區之蕃人取名「Arieun」,是為八里坌之原名,但現也無法考證。 | ||
− | + | ===清治時期=== | |
+ | 依林一宏教授[http://www.918.org.tw/top5/view.asp?id=13 〈左岸故事:八里坌的興衰起落〉]一文所述:清代是原住民與漢族移民勢力消長互易的階段。當時漢人以八里坌為基地向北臺灣各地墾拓,同時八里坌也被發展成北臺進出口貿易的重要口岸。1674年(康熙23年)清政府首先派撥安平水師守備。至1711年(康熙50年),設立海防機關八里坌汛之後,漢人開始有組織地大量湧入,以此為據點、上溯淡水河系向各地墾拓。1724年(雍正2年),當時北臺灣層級最高的軍事單位淡水營派駐八里坌,此地一躍成為軍事重鎮。1731年(雍正9年),八里坌巡檢署成立,是當時北臺灣最高文官官署,此地成為政治中心。當時因為龜崙嶺(今龜山)的原住民勢力龐大,陸路交通必須由南崁上林口臺地,再下八里坌沿水路進入臺北盆地新莊一帶,又確立了八里坌交通重鎮的地位。 | ||
+ | |||
+ | 八里在清治時期,早於[[淡水]]之前即已成為臺灣與大陸通航的特設港口。臺灣納入清廷版圖後,實施臺、閩「對渡」政策,進行對渡的口岸稱為正口。乾隆年間,臺閩對渡口岸有福建廈門與臺灣鹿耳門、泉州蚶江與彰化鹿港、福州五虎門與臺北[[八里坌]],共6個對渡口岸。1810年(嘉慶15年)清廷下令,臺閩6處正口可自由通航,不拘對渡。道光年間又開放第7、8個正口:雲林五條港和宜蘭烏石港。直到咸豐年間臺灣開港,外國輪船可在安平、打狗(今高雄)、[[淡水]]、基隆入港貿易,臺灣航運主力才逐漸從帆船轉移到輪船。 | ||
+ | (待補 ...) | ||
+ | |||
+ | ===日治時期=== | ||
+ | 日本統治臺灣期間,八里以從事漁業為主,發展上成了[[淡水]]的附鄉,[[1920年]]日本政府改變了地方制度,在八里設八里庄,並在臺北州下設郡,與[[淡水]]、[[三芝]]、[[石門]]一街三庄同屬[[淡水郡]]轄管,直到日治時期結束為止。 | ||
+ | |||
+ | ===中華民國時期=== | ||
+ | [[1945年]]日本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敗後,臺灣納入中華民國版圖,八里之行政區劃改為臺灣省臺北縣淡水區八里鄉。[[1950年]]行政區重新調整,裁撤縣級區署,由縣政府直轄各鄉鎮。[[2010年]]臺北縣改制為新北市後,八里鄉再改為八里區。 | ||
+ | |||
+ | ==自然環境== | ||
+ | [[八里區]]位於臺北盆地之西北端,總面積為39.4933平方公里,呈長形帶狀,其主要位在[[淡水河]]出海口之西側,東北隔[[淡水河]]與[[淡水]]相望,西接林口區,南隔[[觀音山]]與五股區為鄰,西北濱臨臺灣海峽。略呈長條帶狀,兩端向東南及西南延伸,狀似蟹螯,鉗制臺北盆地[[淡水河]]之出口,地理形勢非常優越,早期為臺灣重要的河港之一。 | ||
+ | |||
+ | 綜觀[[八里區]]之地形,約有三分之二的土地屬於丘陵山地,其他的三分之一為分布在北面沿海地區,以及東西[[淡水河]]沿岸部分的沖積地層。主要的山地有[[觀音山]](612公尺)及太平山(147公尺),地形富變化,面對河流、盆地與海洋,靠山傍水,自然景緻十分優美。[[觀音山]]因山上總共有18個小峰曲相互環抱,在中央有一峰特別高聳,從[[淡水]]北岸遙望山勢整體恰如觀音側臥,因此命名為[[觀音山]]。 | ||
+ | |||
+ | ==行政區域== | ||
+ | [[八里區]]的行政區劃隸屬於新北市,為新北市廿九個區之一,全區又可分為十個里,分別為埤頭、頂罟、舊城、訊塘、荖阡、下罟、長坑、龍源、米倉以及大崁,除了長坑里、舊城里及荖阡里等三里之外,其餘七里皆與臺灣海峽或[[淡水河]]相鄰。 | ||
全區依山、傍水、臨海,此地理形勢完整的特性,早在滿清雍正年間,即在此設立八里坌巡檢,可見國防、軍事、交通上的重要性。 | 全區依山、傍水、臨海,此地理形勢完整的特性,早在滿清雍正年間,即在此設立八里坌巡檢,可見國防、軍事、交通上的重要性。 | ||
− | == | + | ==景點列表== |
− | |||
− | |||
− | |||
:*[[八里左岸自行車道]] | :*[[八里左岸自行車道]] | ||
:*[[十三行博物館]] | :*[[十三行博物館]] | ||
行 25: | 行 48: | ||
==相關連結== | ==相關連結== | ||
+ | :*[http://proj1.sinica.edu.tw/~damta/pdf/%BCB%AFq%A9%F7PDF/%A4%E5%C4m%BE%FA%A5v%A5H%ABe%AA%BA%A4K%A8%BD.pdf 文獻歷史以前的八里](劉益昌撰) | ||
+ | :*[http://studentclub.tku.edu.tw/~taiwan/taiwan/b/02-1.htm 淡水鎮對岸-八里鄉興衰始末考](葉鴻灑撰) | ||
+ | :*[http://www.918.org.tw/top5/view.asp?id=13 八里坌的興衰起落](林一宏撰) | ||
+ | :*[http://dns2.tksh.ntpc.edu.tw/web/b4/p4-2.htm 八里的歷史] | ||
+ | :*[http://blog.xuite.net/evanhoe/balihun/4082341-%E5%85%AB%E9%87%8C%E5%9D%8C%E5%B0%8F%E6%AA%94%E6%A1%88%EF%BC%88%E6%9B%B4%E6%96%B0%EF%BC%89 八里坌小檔案] | ||
+ | :*[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3634 台灣大百科全書/對渡口岸] | ||
:*[http://tour.ntpc.gov.tw/page.aspx?wtp=1&wnd=67 新北市觀光旅遊網-八里老街] | :*[http://tour.ntpc.gov.tw/page.aspx?wtp=1&wnd=67 新北市觀光旅遊網-八里老街] | ||
:*[http://www.sshm.ntpc.gov.tw/ 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 | :*[http://www.sshm.ntpc.gov.tw/ 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 | ||
− | |||
[[Category:地名]] | [[Category:地名]] |
於 2024年6月15日 (六) 09:20 的最新修訂
• 本頁分類:主分類 > 淡水 > 地名八里舊稱八里坌,目前行政區劃為新北市八里區,位於臺北盆地西北端,緊鄰淡水河出海口之西南側,東北隔淡水河與淡水遙相對望,西北濱臨臺灣海峽,西邊與南邊分別隔著觀音山與林口、五股為鄰,總面積約39.49平方公里。早期因河運發達,曾為臺灣北部重要的通商口岸,後因河道淤積,港埠功能日漸式微,終成如今人口約3、4萬人的小鄉鎮;近年則因西濱公路、台北港、淡江大橋等公共工程的開發,八里將以其嶄新的一面邁向未來。
目錄
今日八里[編輯]
(待補 ...)
歷史發展[編輯]
史前時期[編輯]
八里舊稱八里坌,在有文字記載前,即有原住民族在這裡生活,依據考古學者的發現,早在新石器時代,人類在八里坌居住已達6、7千年以上,當時的居民已有打製石器與製作陶器的技術;在進入鐵器時期以後,距今約2、3千年前當時的居民已發展出黑陶、鐵器、琉璃、金器等的製作技術,且已有了墓葬的習俗;自鐵器時期以後的原住民應該已經有了初步的農耕技術。考古學者進一步從八里坌出土的遺址與文物,推知史前人類在此地區的發展歷程包括:距今約7,000至5,000年前的大坌坑文化時期;距今約4500至3500年前的訊塘埔文化時期;距今約3000年前的圓山文化時期;距今約1800年前的十三行文化早期、800年前的十三行文化中期和400年前十三行文化的晚期。
西荷時期[編輯]
(待補 ...)
明鄭時期[編輯]
明朝崇禎五年,西班牙人溯淡水河進入臺北盆地,降服武澇灣番社三大部落,規地南至竹塹(新竹),東至宜蘭,據其舊錄所載,有地名「Parecuchu」,是為八里區舊名八里窟社之譯音;另傳說早在西元1358年,盤據今八里地區之蕃人取名「Arieun」,是為八里坌之原名,但現也無法考證。
清治時期[編輯]
依林一宏教授〈左岸故事:八里坌的興衰起落〉一文所述:清代是原住民與漢族移民勢力消長互易的階段。當時漢人以八里坌為基地向北臺灣各地墾拓,同時八里坌也被發展成北臺進出口貿易的重要口岸。1674年(康熙23年)清政府首先派撥安平水師守備。至1711年(康熙50年),設立海防機關八里坌汛之後,漢人開始有組織地大量湧入,以此為據點、上溯淡水河系向各地墾拓。1724年(雍正2年),當時北臺灣層級最高的軍事單位淡水營派駐八里坌,此地一躍成為軍事重鎮。1731年(雍正9年),八里坌巡檢署成立,是當時北臺灣最高文官官署,此地成為政治中心。當時因為龜崙嶺(今龜山)的原住民勢力龐大,陸路交通必須由南崁上林口臺地,再下八里坌沿水路進入臺北盆地新莊一帶,又確立了八里坌交通重鎮的地位。
八里在清治時期,早於淡水之前即已成為臺灣與大陸通航的特設港口。臺灣納入清廷版圖後,實施臺、閩「對渡」政策,進行對渡的口岸稱為正口。乾隆年間,臺閩對渡口岸有福建廈門與臺灣鹿耳門、泉州蚶江與彰化鹿港、福州五虎門與臺北八里坌,共6個對渡口岸。1810年(嘉慶15年)清廷下令,臺閩6處正口可自由通航,不拘對渡。道光年間又開放第7、8個正口:雲林五條港和宜蘭烏石港。直到咸豐年間臺灣開港,外國輪船可在安平、打狗(今高雄)、淡水、基隆入港貿易,臺灣航運主力才逐漸從帆船轉移到輪船。 (待補 ...)
日治時期[編輯]
日本統治臺灣期間,八里以從事漁業為主,發展上成了淡水的附鄉,1920年日本政府改變了地方制度,在八里設八里庄,並在臺北州下設郡,與淡水、三芝、石門一街三庄同屬淡水郡轄管,直到日治時期結束為止。
中華民國時期[編輯]
1945年日本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敗後,臺灣納入中華民國版圖,八里之行政區劃改為臺灣省臺北縣淡水區八里鄉。1950年行政區重新調整,裁撤縣級區署,由縣政府直轄各鄉鎮。2010年臺北縣改制為新北市後,八里鄉再改為八里區。
自然環境[編輯]
八里區位於臺北盆地之西北端,總面積為39.4933平方公里,呈長形帶狀,其主要位在淡水河出海口之西側,東北隔淡水河與淡水相望,西接林口區,南隔觀音山與五股區為鄰,西北濱臨臺灣海峽。略呈長條帶狀,兩端向東南及西南延伸,狀似蟹螯,鉗制臺北盆地淡水河之出口,地理形勢非常優越,早期為臺灣重要的河港之一。
綜觀八里區之地形,約有三分之二的土地屬於丘陵山地,其他的三分之一為分布在北面沿海地區,以及東西淡水河沿岸部分的沖積地層。主要的山地有觀音山(612公尺)及太平山(147公尺),地形富變化,面對河流、盆地與海洋,靠山傍水,自然景緻十分優美。觀音山因山上總共有18個小峰曲相互環抱,在中央有一峰特別高聳,從淡水北岸遙望山勢整體恰如觀音側臥,因此命名為觀音山。
行政區域[編輯]
八里區的行政區劃隸屬於新北市,為新北市廿九個區之一,全區又可分為十個里,分別為埤頭、頂罟、舊城、訊塘、荖阡、下罟、長坑、龍源、米倉以及大崁,除了長坑里、舊城里及荖阡里等三里之外,其餘七里皆與臺灣海峽或淡水河相鄰。
全區依山、傍水、臨海,此地理形勢完整的特性,早在滿清雍正年間,即在此設立八里坌巡檢,可見國防、軍事、交通上的重要性。
景點列表[編輯]
參考資料[編輯]
相關連結[編輯]
- 文獻歷史以前的八里(劉益昌撰)
- 淡水鎮對岸-八里鄉興衰始末考(葉鴻灑撰)
- 八里坌的興衰起落(林一宏撰)
- 八里的歷史
- 八里坌小檔案
- 台灣大百科全書/對渡口岸
- 新北市觀光旅遊網-八里老街
- 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