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街角博物館"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淡水維基館
(→簡介) |
小 (→相關連結) |
||
行 31: | 行 31: | ||
:*[http://www.tamsui.org.tw/115-3.html 淡水街角博物館最可愛的「親子水岸群」介紹] | :*[http://www.tamsui.org.tw/115-3.html 淡水街角博物館最可愛的「親子水岸群」介紹] | ||
:*[http://tamshui.funp.tw/?&page=2 淡水街角博物館部落格] | :*[http://tamshui.funp.tw/?&page=2 淡水街角博物館部落格] | ||
+ | :*[http://www.yatsen.gov.tw/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372:博物館新體驗-淡水街角博物館巡禮\李明岳&catid=95&Itemid=343 博物館新體驗-淡水街角博物館巡禮\李明岳] | ||
− | [[Category:團體]] | + | [[Category:團體]][[Category:淡水街角博物館]] |
於 2014年3月22日 (六) 01:12 的修訂
簡介
淡水街角博物館是指淡水老街上具藝術性、歷史性、公共性、在地性或文化性面向的店家或藝文展示空間,是屬於「非典型」而「量力而為」的小型博物館,經營者具有鄉土情懷及文化熱情,希望結合歷史古蹟、在地產業、生態環境讓淡水的的每個街角訴說著屬於老街的人文及地景故事,使老街成為民眾探古尋奇及漫步體驗的生活街角博物館(Street Corner Museum)。
2009年入選街角博物館的有23個成員,由淡水文化基金會扮演輔導協力的營造中心角色,成員依照其特性進行分類及群組化分群如下:
分群 成員名稱 產業文化群 三協成糕餅博物館、登峰魚丸博物館、淡水信用合作社總社、保安堂 親子水岸群 水岸共通元素:有河book、淡水漁業生活影像館、海灣藝文咖啡;
濃厚親子互動元素:安卡創意手作館、微笑星球親子館、淡水泰迪熊博物館漢洋交流群 重建老街(漢人街)附近的館舍:奇跡藝術咖啡、紅樓及布袋戲主題館(現為香草街屋)
馬偕街及真理街(洋人街)附近的館舍:滬尾偕醫館、淡江中學校史館、真理大學校史館藝術文化群 莊武男藝術空間(滬尾文物中心)、台灣藝術發展協會、李永沱虛擬美術館、吳開乾藝術空間、手舞藝術空間、天使樂舞劇場、來如台灣文物體驗館
各群組依照「文化保甲」的概念推選文化鄰長一名,該鄰長扮演群組內核心館(core museum)角色,皆由長期推動老街藝文活動的在地達人擔任。「產業文化群」的文化鄰長是三協成糕餅博物館的李志仁館長;「親子水岸群」的文化鄰長是淡水漁業生活影像館的程許忠館長;「漢洋交流群」的文化鄰長是淡江中學校史館的蘇文魁老師;「藝術文化群」的文化鄰長則是滬尾文物中心的莊武男老師。該鄰長需協助其它群組內的衛星館(satellite museum),並提供遊客諮詢導引的服務,是一個強調「人」,而非強調「展示物」的博物館新體驗。
資料來源
- 第二十三期(西元2009年05月16日出刊)
- 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淡水街角博物館官網。(檢索於:2013年11月6日)
相關新聞
- 2009-05-19 全台首例 淡水設博物館家族連線【自由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