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昶雄"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簡介)
(簡介)
行 1: 行 1:
 
{{導覽條1|人物}}
 
{{導覽條1|人物}}
 
==簡介==
 
==簡介==
  [[王昶雄]],生於[[1915年]],本名[[王榮生]],淡水[[重建街]]人。[[淡水國小|淡水公學校]]、臺灣商工學校商科、日本郁文館中學、日本大學齒學系畢業。在日本求學時即積極參加文學活動,加入《青鳥雜誌》、《文藝草紙》季刊為同仁,並在《臺灣新民報》發表作品。1942年返臺,參與《臺灣文學》編務。翌年與同鄉女畫家林玉珠女士結縭,育有一子三女。作品散見於《臺灣文學》、《文藝臺灣》、《臺灣日日新報》,小說有〈淡水河的漣漪〉、〈梨園之秋〉、〈鏡〉、〈奔流〉等。
+
  [[王昶雄]],生於[[1915年]],本名[[王榮生]],淡水[[重建街]]人,淡水知名牙醫作家。[[淡水國小|淡水公學校]]、臺灣商工學校商科、日本郁文館中學、日本大學齒學系畢業。在日本求學時即積極參加文學活動,加入《青鳥雜誌》、《文藝草紙》季刊為同仁,並在《臺灣新民報》發表作品。1942年返臺,參與《臺灣文學》編務。翌年與同鄉女畫家[[林玉珠]]女士結縭,育有一子三女。作品散見於《臺灣文學》、《文藝臺灣》、《臺灣日日新報》,小說有〈淡水河的漣漪〉、〈梨園之秋〉、〈鏡〉、〈奔流〉等。
  
 
  戰後仍執業牙醫,雖曾暫停文學活動,然很快即跨越語文障礙,50年代時即有譯文、創作發表,後來又寫了為數不少的新詩、隨筆、臺語歌詞。以中文重現文壇後,其文學風格轉而著重於抒情言志,所寫以散文為多,在戰前作家中,其散文藝術成就為其中佼佼者,甚受矚目。1980年以散文〈人生是一幅七色的畫〉,震驚文壇。他自謂「醫是側室,文學是元配」,足見他對文學創作的執著與熱愛。他天性爽朗豁達,談笑風生,雅好杯中物,人稱「少年大仔」。由他作詞、呂泉生譜曲的〈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悅耳感人,傳唱海內外,歷久不衰,也再次綻放其人生的五彩春光。
 
  戰後仍執業牙醫,雖曾暫停文學活動,然很快即跨越語文障礙,50年代時即有譯文、創作發表,後來又寫了為數不少的新詩、隨筆、臺語歌詞。以中文重現文壇後,其文學風格轉而著重於抒情言志,所寫以散文為多,在戰前作家中,其散文藝術成就為其中佼佼者,甚受矚目。1980年以散文〈人生是一幅七色的畫〉,震驚文壇。他自謂「醫是側室,文學是元配」,足見他對文學創作的執著與熱愛。他天性爽朗豁達,談笑風生,雅好杯中物,人稱「少年大仔」。由他作詞、呂泉生譜曲的〈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悅耳感人,傳唱海內外,歷久不衰,也再次綻放其人生的五彩春光。

於 2013年10月28日 (一) 22:17 的修訂

• 本頁分類:主分類 > 淡水 > 人物

簡介

  王昶雄,生於1915年,本名王榮生,淡水重建街人,淡水知名牙醫作家。淡水公學校、臺灣商工學校商科、日本郁文館中學、日本大學齒學系畢業。在日本求學時即積極參加文學活動,加入《青鳥雜誌》、《文藝草紙》季刊為同仁,並在《臺灣新民報》發表作品。1942年返臺,參與《臺灣文學》編務。翌年與同鄉女畫家林玉珠女士結縭,育有一子三女。作品散見於《臺灣文學》、《文藝臺灣》、《臺灣日日新報》,小說有〈淡水河的漣漪〉、〈梨園之秋〉、〈鏡〉、〈奔流〉等。

  戰後仍執業牙醫,雖曾暫停文學活動,然很快即跨越語文障礙,50年代時即有譯文、創作發表,後來又寫了為數不少的新詩、隨筆、臺語歌詞。以中文重現文壇後,其文學風格轉而著重於抒情言志,所寫以散文為多,在戰前作家中,其散文藝術成就為其中佼佼者,甚受矚目。1980年以散文〈人生是一幅七色的畫〉,震驚文壇。他自謂「醫是側室,文學是元配」,足見他對文學創作的執著與熱愛。他天性爽朗豁達,談笑風生,雅好杯中物,人稱「少年大仔」。由他作詞、呂泉生譜曲的〈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悅耳感人,傳唱海內外,歷久不衰,也再次綻放其人生的五彩春光。

  2000年元旦凌晨時分,王昶雄因胃癌溘然病逝。王氏棄世後,臺北縣蘇貞昌縣長全力推動王昶雄全集的編譯及出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接受文化局委託,進行全集編譯工作,歷經兩年的蒐羅整理,出版全集十一冊,這是作家一生努力的心血結晶,也是近一世紀專注創作的見證。

作品

小說

  • 中篇《奔流》
  • 中篇《淡水河之漣漪》

散文

  • 《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

新詩

  • 《陋巷札記》
  • 《樹風問答》
  • 《海的回憶》
  • 《當心吧!老友》

歌詞

  • 《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詞:王昶雄 曲:呂泉生

參考資料

  • 淡水學用語辭典
  • 《續修淡水鎮志》,未刊本,(淡水區公所,2012)
  • 王昶雄〈感概談家山:滬尾風情畫〉,十一期,(臺北:淡江史學,2000)

相關頁面

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