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里民志" 修訂間的差異
小 (序言是計畫主持人所撰寫,不適合修改。本頁資料以大傳系提供之手冊為準。) |
|||
行 3: | 行 3: | ||
[[檔案:淡水里民志手冊封面.jpg|300px|thumb|{{檔案:淡水里民志手冊封面.jpg}}]] | [[檔案:淡水里民志手冊封面.jpg|300px|thumb|{{檔案:淡水里民志手冊封面.jpg}}]] | ||
<onlyinclude> | <onlyinclude> | ||
− | [[淡水里民志]]是[[淡江大學]]文學院[[文創大淡水地區全記錄]]第七期的子計畫一,於[[ | + | [[淡水里民志]]是[[淡江大學]]文學院[[文創大淡水地區全記錄]]第七期的子計畫一,於[[2018]]年8月1日起至[[2019]]年7月31日期間由[[淡江大學]]大傳系[[王慰慈]]老師與中文系中文系黃文倩老師共同主持。其中,大傳系團隊總計拍攝了6部以大淡水地區里民為主題的社區紀錄短片及人物專訪:《[[淡水里民志/放學後,回家前|放學後,回家前]]》、《[[淡水里民志/Searching|Searching]]》、《[[淡水里民志/都市遊俠:險路不險|都市遊俠:險路不險]]》、《[[淡水里民志/正德里的柑仔店|正德里的柑仔店]]》、《[[淡水里民志/鄰聚里|鄰聚里]]》及《[[淡水里民志/外興仁|外興仁]]》。 |
==序言== | ==序言== | ||
− | 本計劃起源於[[淡江大學]]文學院[[文創大淡水地區全紀錄]] | + | 本計劃起源於[[淡江大學]]文學院[[文創大淡水地區全紀錄]]計畫於2012年8月1日迄今已進入第七年頭。本計畫結合了大傳系大三的「影視專案企劃」、「影視專案製作」兩門課程,並整合了專業知能服務學習、文學院重點研究計劃案,以及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劃等資源,帶領學生以具體行動,拿起攝影機關懷社區。它起源於為了保存大淡水地區既有之文化、歷史、產業、社會相關之人事物美好的故事。執行單位由大眾傳播系大三師生共同投入為期八個月的田野調查、採訪、報導、拍攝、紀錄、後期製作、展演策劃、成果出版,一直到發表會結束後,將所有成果內容建構在淡水維基館中,懇切期待對淡水文化歷史的保存能有具體的貢獻。過去我們完成了《[[經略淡水-淡水人的在地觀點|人物志]]》、《[[淡水食貨志-淡水工商業的發展與經營|食貨志]]》、《[[淡水風土志-淡水小農的故事|風土志]]》、《[[淡水裨史志-淡水生命軌跡 坊間人物故事|裨史志]]》、《[[淡水炫光志:淡水藝術家的故事|炫光志]]》、《[[淡水新住民志|新住民志]]》等主題,不同關注下,保持了許多動人的生命故事。 |
今年為配合學校推動大學社會責任實踐,[[淡江大學]]和[[馬偕醫學院]]兩校共同組成一個USR團隊,以所在的淡水地區作為實作場域,提出以「永續生活圈」的概念,推動在地「環境永續」、「經濟永續」、「社會永續」相關議題,了解社區/鄰里社區之不同需求,再藉由動員學校的課程與師生資源,進入社區,協助他們的需要。這些行動包括了弱勢孩童的課後輔導、社區鄰里對於長者的照顧活動、老街整修重建計劃、社區志工的投入,我們看見了「老有所動」、「小有所識」、「外有所屬」的美麗能量正在滋生。 | 今年為配合學校推動大學社會責任實踐,[[淡江大學]]和[[馬偕醫學院]]兩校共同組成一個USR團隊,以所在的淡水地區作為實作場域,提出以「永續生活圈」的概念,推動在地「環境永續」、「經濟永續」、「社會永續」相關議題,了解社區/鄰里社區之不同需求,再藉由動員學校的課程與師生資源,進入社區,協助他們的需要。這些行動包括了弱勢孩童的課後輔導、社區鄰里對於長者的照顧活動、老街整修重建計劃、社區志工的投入,我們看見了「老有所動」、「小有所識」、「外有所屬」的美麗能量正在滋生。 | ||
行 73: | 行 73: | ||
*發 行 人:林呈蓉 | *發 行 人:林呈蓉 | ||
*出版發行:[[淡江大學]]文學院 | *出版發行:[[淡江大學]]文學院 | ||
− | : | + | :地 址:新北市淡水區英專路151號 |
:傳 真:(02)26209925 | :傳 真:(02)26209925 | ||
:電 話:(02)26215656-2305 | :電 話:(02)26215656-2305 |
於 2019年12月1日 (日) 17:23 的修訂
• 本頁分類:主分類 > 淡水 > 學術研究淡水里民志是淡江大學文學院文創大淡水地區全記錄第七期的子計畫一,於2018年8月1日起至2019年7月31日期間由淡江大學大傳系王慰慈老師與中文系中文系黃文倩老師共同主持。其中,大傳系團隊總計拍攝了6部以大淡水地區里民為主題的社區紀錄短片及人物專訪:《放學後,回家前》、《Searching》、《都市遊俠:險路不險》、《正德里的柑仔店》、《鄰聚里》及《外興仁》。
序言
本計劃起源於淡江大學文學院文創大淡水地區全紀錄計畫於2012年8月1日迄今已進入第七年頭。本計畫結合了大傳系大三的「影視專案企劃」、「影視專案製作」兩門課程,並整合了專業知能服務學習、文學院重點研究計劃案,以及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劃等資源,帶領學生以具體行動,拿起攝影機關懷社區。它起源於為了保存大淡水地區既有之文化、歷史、產業、社會相關之人事物美好的故事。執行單位由大眾傳播系大三師生共同投入為期八個月的田野調查、採訪、報導、拍攝、紀錄、後期製作、展演策劃、成果出版,一直到發表會結束後,將所有成果內容建構在淡水維基館中,懇切期待對淡水文化歷史的保存能有具體的貢獻。過去我們完成了《人物志》、《食貨志》、《風土志》、《裨史志》、《炫光志》、《新住民志》等主題,不同關注下,保持了許多動人的生命故事。
今年為配合學校推動大學社會責任實踐,淡江大學和馬偕醫學院兩校共同組成一個USR團隊,以所在的淡水地區作為實作場域,提出以「永續生活圈」的概念,推動在地「環境永續」、「經濟永續」、「社會永續」相關議題,了解社區/鄰里社區之不同需求,再藉由動員學校的課程與師生資源,進入社區,協助他們的需要。這些行動包括了弱勢孩童的課後輔導、社區鄰里對於長者的照顧活動、老街整修重建計劃、社區志工的投入,我們看見了「老有所動」、「小有所識」、「外有所屬」的美麗能量正在滋生。
本屆社區紀錄行動十分感謝來自福建師範大學中文系的閩台生、交換生協助,使我們在今年修課學生較少的情況下,能有足夠的人力可以完成本系列紀錄行動。在歷時9個月時間,我們從田野調查、探訪、拍攝、後製剪輯,完成6部紀錄片、6篇專訪、以及精選劇照和工作照30張。下學期服務學習部分還包含主視覺設計評選、策展、宣傳與媒體公關發稿等訓練;過程中團隊同學還必須週週填服務日誌及在課堂中進行反思討論。學生在課堂中的投入早已遠遠超過4個學分基本的要求。
學生走入社區,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從實地演練和摸索中達成學習的目的、從社區人事物中學習知識與技能、從團隊合作的精神到彼此互助,也培養人際溝通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期待此次淡江大學守謙國際會議中心同舟廣場舉辦紀錄片成果發表會,能與大淡水的親朋好友和觀眾面對面的互動,讓淡水美好人事物的生命故事,能再一次被關注。
在此特別感謝拍攝合作對象、淡江大學文學院、淡江大學服務學習課程辦公室、以及教育部的經費協助,讓淡江大眾傳播系的孩子可以勇敢走出校園,拓展他們生命的領域。本計劃除了每年對外發表成果展之外,所有歷屆影音、文字專訪集、相片等成果皆整合於「淡水維基館—大淡水全紀錄」網站中。
王慰慈
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系教授
107年度淡江大學文學院「淡水人文與在地敘事」計劃主持人/監製
2019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劃-淡水好生活/協同主持人
得獎紀錄
本系列之《都市遊俠:險路不險》— 淡江大學建築系黃瑞茂老師的故事
榮獲2019 MOD 微電影獎
- 「蹲點台灣紀錄片-優選」5萬獎金
- 「社區一家紀錄片-首獎」10萬獎金
- 「社區一家紀錄片合作獎」25萬獎金
淡水里民志
放學後,回家前
李麗卿/老師(小阿德課輔班)
|
【回上端】
Searching
涂敏芬/企管系老師(探索包團隊)
|
【回上端】
都市遊俠:險路不險
黃瑞茂/建築系老師 (重建街改造團隊)
|
【回上端】
正德里的柑仔店
黃俊雄/里長(正德里)
|
【回上端】
鄰聚里
唐麗樺/里長(油車里)
|
【回上端】
外興仁
興仁國小師生
|
【回上端】
版權頁
- 統 籌:淡江大學文學院「淡水人文與在地敘事」計畫案
- 計畫主持:王慰慈
- 監 製:王慰慈
- 作 者: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系第34屆三年級
- 視覺指導:蔡佩倫 陳玉鈴
- 行政專員:陳書涵 郭思婕
- 文字編審:周儀鈞
- 美術編輯:郭玫均 邱永榛
- 視覺設計:陳穎
- 發 行 人:林呈蓉
- 出版發行:淡江大學文學院
- 地 址:新北市淡水區英專路151號
- 傳 真:(02)26209925
- 電 話:(02)26215656-2305
- 出版日期:2019年6月1日
資料來源
- 淡江大學大傳系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