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新住民志/指望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 目前所在分類:主分類 > 淡水 > 學術研究 > 淡水新住民志

紀錄片指望[編輯]

  • 影片描述:《淡水新住民志》1 2018年 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製作
  • 影片來源:YouTube網站

專訪[編輯]

  • 編撰:

  


遇見一個人,然後生命全部改變

  如果沒有遇見謝正順,阮碧兒也許不會嫁來台灣,不會有兩個可愛的女兒,不會用有現在的家庭和事業。慶幸的是,他們相遇了,自此,她的生命開始發生改變。

  2010年,阮碧兒在一家美容店打工,偶然情況下,經過仲介的牽線,結識了現在的丈夫謝正順。一開始,阮碧兒不會講國語,在越南時她還不知道自己會嫁到哪,也就沒有學習語言。直到嫁給謝正順,跟著他來到台灣以後才開始學習中文,在那之前,兩人之間的交流全靠用手比劃。謝正順笑稱當時阮碧兒對他眨眼睛,自己被電到了,雖然兩人已經結婚八年,但他還是常拿這件事出來調侃妻子,然而每次阮碧兒都極力否認,“我當時只是睫毛掉了”,她有些害羞,怎麽都不肯承認。從確定關係,到訂婚,再到舉辦婚禮,時間大約一個禮拜。拍婚紗照的時候,阮碧兒換了三件婚紗,白色、粉色和橘色,她還很清楚地記得當時有件婚紗偏大,穿在身上並不合適。但她沒有抱怨,禮貌又配合地辦完了婚禮該有的流程。本想將婚紗照掛在臥室裏,但是謝正順擔心相片受損,就小心地收了起來,時不時拿出來看一看,回憶相遇時的美好。

  謝姓夫家世居淡水三芝,來到這裏後,謝正順就送她去了三芝國小學習中文。起初她完全跟不上課,覺得很難,為了跟上大家的進度,每天提前半小時到學校,跟著老師從最基礎的注音開始學起。勤奮好學、不服輸,阮碧兒不是一個只願靠別人生活的人,既然當初選擇來台灣,那麽不管遇到什麽問題,都只能硬著頭皮走下去,她懷著身孕、挺著肚子依然去學習中文。不久後,她就能用中文和丈夫交流了。現在,她還和同事一起創立了自己的粉絲專頁,用中文發貼文,並上傳自己的作品圖,藉此吸引更多的客戶。

  兩地之間不止是語言上的差異,生活習慣和人文風俗也各有不同,她將學習如何在新的文化環境裏生存,學習如何平衡家庭與工作,學習如何維護自己的利益和自尊,學習如何護自己周全。台灣和越南之間隔著一望無際的海洋,她像是一條遊向大海的小魚,遊到台灣以後才發現,原來早已離家那麽遠。越南對阮碧兒來說是家鄉,是兒時生活過的地方,有著特殊的感情和回憶。她用越南的魚露給家人煮飯,餵女兒吃特有的鴨仔蛋,給親戚朋友們做越南菜,有時還會教女兒講幾句越南話,無形之中成為促進兩地文化交流的一把鑰匙。

我真的很幸福

  外籍新娘來到台灣,總是不可避免地要遭受許多非議,被人誤會動機不純,但阮碧兒是幸運的,夫家雖然不算富裕,卻對她足夠好。在台灣,長輩不一定要幫著子女帶兒孫,但是阮碧兒的婆婆會在她外出工作時照看孩子。“有房子住,有婆婆幫忙照顧孩子,這樣就很好啊”,她在台灣組建了自己的家庭,開始自己的事業,展開了一段全新的生命旅程,在這裏,茶是熱的,飯是熱的,人心是溫暖的。除了家庭,阮碧兒還有自己的美甲工作,丈夫謝正順支持她去做自己喜歡的事,婆婆覺得既然娶過來了,就要好好對人家。她遇見了最好的山水,最好的人,不止一次地說“我真的很幸福”,還希望自己的姐姐也能嫁來台灣。

  在台灣沒有娘家人,沒有社交圈,兩地文化的差異,語言的隔閡,有時也會産生難以言狀的孤獨感,內心的五味雜陳無法用語言描述出來。阮玉華是她在台灣最好的朋友,兩人都是嫁來台灣的越南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和家庭,都是要在一個陌生的地方開始新生活的異鄉人。與老鄉的相處讓她覺得舒服自在,她們可以講著彼此熟悉的語言,毫不顧忌地說出心裏話,坦誠生活的笑與淚。阮玉華常常會為她帶一些越南菜,或是包好她最喜歡的越南粽子送給她,幫她照顧孩子,教她做幾道越南小吃。她們分享生活瑣事或人生經驗,討論夫妻相處,婆媳關係,小孩教育,不僅是老鄉,更像是互訴衷腸的家人,是彼此情感傾訴的對象,也是思念家鄉時的寄托。她們相互幫襯,彼此關心,難過的時候可以抱團取暖,在無數個孤獨想家的日子裏為對方帶來心靈的撫慰和感動。

  如今,阮碧兒擁有自己的美甲事業,有自己的收入來源,可以買自己想買的東西。下班,逛菜市場,跟丈夫一起去海邊散步,回到家後任由女兒躺在懷裏撒嬌,阮碧兒對生活充滿了感恩和知足。

  兩個女兒的陪伴,家人朋友的關心,以及一份自己心頭好的事業,這便是她的幸福。

經歷成長會找到更好的自己

  阮碧兒在越南時就學習過美甲,來到台灣以後,又開始重起爐竈,去考了專業的美甲師二級檢定證書。二級考試的題目只有二十題,但是題庫裏卻有八百道中文題,阮碧兒坦誠說考試很難,自己有時題目都看不懂,但是她最後還是順利通過了測試。

  作為背井離鄉、遠嫁台灣的外籍新娘,阮碧兒需要情感輸出口。美甲對她來說,與其是說工作,不如說是打開台灣這片土地的方式,讓自己融入到台灣人的日常中去,更加近距離地感受台灣人的生活,感受她們或熱情,或冷漠,或溫和,或急躁的態度。過去,她在台灣的人際關係只有夫家、鄰居,是美甲帶她走出生活的小圈子,認識不同的人,在新的地方找到自己的價值和方向。她用不同的水鑽和甲油在指甲上繪出各種美麗的圖案,憑著自己的想法繪製,接受客人的誇讚。那是她的人脈,是她的專業知識,是她的主場,由她掌控。

  生命因成長而從不停下腳步,阮碧兒從來沒有沾沾自喜於當前的成績,而是選擇了不斷開發新的領域,通過學習來使自己掌握更多的知識和技能。她打算6月份去考美甲師一級證書,參加美睫培訓,跟著老師學習接種睫毛,還想等到積累了足夠的人氣和經驗後,開一家屬於自己的美甲店,然後去韓國參加美甲比賽,實現自己的夢想。

  關於未來,她有著少女般美好又浪漫的想象,也有著歷經艱難、非做不可的勇氣和毅力。對內磨合提高自己,對外開放鍛煉自己,她經歷時光的洗鍊然後不斷成長。目標實現,塵埃落定的那一刻是一種欣喜,而步履堅定一路向前的過程也是另一種安心。更重要的是,她一直都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麽,一直都在路上,一直都在全力奔跑。

  熱愛的事業幫助她從初涉異鄉的不安和迷茫中走出來,找到自己的節奏和步調,被生活接納,也接納生活,並對未來充滿底氣和自信。

靜谧世界,兀自風雅

  油煙機發出轟轟的響聲,小小的廚房裏,阮碧兒挽起衣袖為家人準備晚飯,小女兒從客廳跑到廚房,在她身邊轉來轉去,一會拉著她的衣服鬧著要吃飯,一會踩上她的鞋子鬧著要媽媽抱。她一邊做飯,一邊耐心地哄著,不曾對孩子流露出半分急躁。她將客人付的零錢交給大女兒,讓她存在自己的小豬存錢筒裏,幫助她早日買到自己心心念念了很久的平板。她用輕柔的嗓音給孩子講故事,哄她睡覺,哄她喝牛奶,把生命中遇過的所有美好返還在年幼的女兒身上,讓她在綿綿不斷的情意中長大,沐浴美好,經歷美好,享受美好,然後給予這個世界同樣的美好。

  林語堂先生說:「福氣不是自外而來的,而是自內而生的。一個人若享真正的福氣,或是人世間各式各樣的福氣,必須有享福的德性,才能盈持保泰。」 阮碧兒就是這樣一個有福氣的人,如今的她和八年前的照片裏相差並不大,反而多了一份從容和自信。時光並未在她臉上刻下滄桑,她還是那個穿著白色婚紗含羞微笑的少女。   她的駐顔術是安靜,她的德性便是溫柔。不論是孩子的哭鬧還是客戶的呵責,都能溫和平靜地接納,對於生活所給予的一切,從不自怨自艾,唉聲歎氣,臉上寫滿了平和與知足。在這個迅速更叠的時代裏,開闢自己的靜谧世界,風雅多情。 指,即手指、指甲,阮碧兒用柔軟的雙手將生活向上,也用自己的手描畫出美麗多彩的指甲;望,即希望、盼望,不管生命如何發展,她總是對未來抱有著美好的希望,對女兒的成長抱有積極的盼望。

  大女兒的小豬存錢筒一點一點地變滿,阮碧兒對未來的浪漫想象也在一點一點兌換現實。




淡水新住民志簡介

  淡水新住民志是淡江大學文學院文創大淡水地區全記錄第六期的子計畫一,於2017年8月1日起至2018年7月31日期間由淡江大學大傳系王慰慈老師與中文系中文系黃文倩老師、大傳系陳玉鈴老師共同主持。其中,大傳系團隊總計拍攝了7部以大淡水地區新住民家庭故事為主題的社區紀錄短片及人物專訪:指望塾|賢漂流芹苴辛辣琴生破柬而出欣情不,一樣


淡水新住民志列表

  1. 指望
  2. 塾|賢
  3. 漂流芹苴
  4. 辛辣琴生
  5. 破柬而出
  6. 欣情
  7. 不,一樣



版權資訊

  • 統  籌:淡江大學文學院淡水文創整合計畫案
  • 計畫主持:王慰慈
  • 監  製:王慰慈
  • 作  者:淡江大學大傳系三年級
  • 視覺指導:陳玉鈴
  • 行政指導:曾小玲
  • 行政專員:吳祐寧 賈恩祺
  • 文字編審:周儀鈞
  • 美術編輯:詹雅婷 林紫雯 陳書涵
  • 視覺設計:葉柔安
  • 發 行 人:林煌達
  • 出版發行:淡江大學文學院
地  址:新北市淡水區英專路151號
傳  真:(02)26209925
電  話:(02)26215656-2305



資料來源

  • 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新住民志(新北市:淡江大學,2018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