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城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1901年台北城街略圖

簡介[編輯]

臺北城是一座清朝時期建於大稻埕艋舺兩地之間的城廓,面積達1.4平方公里,又稱為臺北府城,是清朝在臺灣最晚興建的城池。城廓共有五個城門,分別為:北門承恩門、東門景福門、西門寶城門、南門麗正門、小南門重熙門。臺灣建省後,臺灣巡撫衙門臺灣布政使司衙門等兩大行政機關皆設於此。城牆內的街區被稱為「城內」,與臺北城外大稻埕艋舺開發聚落,合稱「臺北三市街」。

雖然這座城廓歷經多任官員主持才建好,但真正存在的時間不到30年。日本時代的臺北城,1904年(明治37年)所有城牆與西門遭到拆卸,剩下五大城門中的四座,以及過去城牆原址所留下的城市道路,分別為:現今的忠孝西路、中華路、愛國西路、中山南路。1966年(民國55年)時臺北市政府以「整頓市容以符合觀光需要」為由,將未拆除的四個城門修改,將原來城門上傳統閩南式碉堡樓閣與大部分的城墩拆除,改建為仿華北式建築,僅城門基座保持原貌。2014年,適逢臺北建城130周年,臺北市政府於西門舊址北方、捷運西門站四號出口旁設置鋼構裝置藝術品西門印象,以重現昔日西門之意象。



  • 影片描述:臺北建城130週年 史實記紀錄片:臺北建城記
  • 影片來源:YouTube


建城遠因[編輯]

清朝治台初期[編輯]

1683年(康熙22年),清朝予施琅領兵攻打臺灣明鄭勢力,隨著鄭克塽的投降,明鄭在台政權瓦解,台灣收為清朝所有。清朝治理台灣初期十分消極,康熙皇帝用兵於臺灣,僅是為了掃除明朝反對勢力,並非有意治理臺灣。康熙曾說到:「臺灣僅彈丸之地,得之無所加,不得無所損」,朝廷中亦有許多反對將臺灣併入清帝國版圖的大臣,然而施琅卻上《恭陳臺灣棄留疏》,力諫治理台灣之重要,最終康熙終於接受其建議,並於1684年正式將臺灣納入版圖,隸屬福建省臺廈道臺灣府。

北台灣漢人聚落發展[編輯]

台灣雖納入清廷版圖,卻有諸多限制,制定各種嚴厲的禁令與規定,如:頒布〈渡臺禁令〉限制漢人前往臺灣,出入港口亦因此只開放福建廈門臺南鹿耳門對渡。來自福建泉州的移民因地利之便,沿著淡水河靠岸,定居在淡水河與大漢溪新店溪交會之處艋舺新莊等地,逐漸形成漢人聚落。然而因為〈渡臺禁令〉的原因,造成臺灣島上男女比例失衡,大量羅漢腳(未婚男性)聚集島內,時常成為地方社會動亂源頭。1853年(咸豐3年)艋舺地區發生頂下郊拼分類械鬥事件,泉州同安移民後代,因而往北遷徙至大稻埕,倚靠淡水河運輸發展產業與聚落,成為艋舺之外另一個繁榮的港口聚落。以艋舺與大稻埕兩地共同支撐的臺北腹地已經隱然逐漸成形,不過當時艋舺、大稻埕雖人口眾多,仍屬於治所在西南方遠處的淡水廳所管轄。

開放渡台禁令[編輯]

1874年(同治13年)5月,台灣南部發生牡丹社事件,日軍攻打臺灣恆春,清廷聞訊後派遣時任福建船政大臣的沈葆楨,緊急前往臺灣籌辦防務。由於台灣原住民與日軍衝突,清朝遂命沈葆楨出任臺灣海防欽差大臣。牡丹社事件後,1875年(光緒元年),沈葆楨經考察認為必須解除限制漢人的〈渡臺禁令〉,讓更多漢人人力進入台灣以落實「開山撫番」政策,否則臺灣有許多土地無法充分開發,2月獲得朝廷准許。

台北設府與建城[編輯]

1875年(光緒元年)12月光緒皇帝允准台北設府,但第一任台北知府林達泉任內台北並未築城,林達泉亦只留在竹塹辦公。直到1879(光緒5年)3月台灣島重劃行政界線,淡水與竹塹分治,第二任台北知府陳星聚即正式移至台北辦公,並開始著手台北城築城事務。

建城過程[編輯]

選址與城廓規劃[編輯]

1875年(光緒元年) 光緒皇帝批准福建巡撫沈葆楨對台灣建議的「臺北擬建一府三縣」奏摺,臺北府成立。所轄區域包含今日之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桃園市、宜蘭縣、新竹縣及新竹市。但由於臺北府署未建,所以第一任台北知府林達泉留在原淡水廳廳治所在竹塹城辦公。1978年3月上任的林達泉至台北盆地探勘臺北府署及臺北城的建設位置,初步決定於艋舺與大稻埕之間的未開墾荒地構築臺北城,將重要之府城官署、祭祀宗廟等建築設立於其中。不料林達泉因積勞成疾,10 月即卒於任上。

第二任知府陳星聚與直屬長官,福建巡撫岑毓英開始積極興建臺北府城,此時雖選定地點,但該地原為臺北盆地沈積淤泥所開墾成的水田,土質鬆軟不利於建造,為防止未來城牆磚石沉陷,陳星聚便下令在城址上種植竹林以讓底土逐漸紮實。1882年(光緒8年) 正式動工,因此各城門上之門額上書「光緒壬午年」(光緒八年即 1882 年,為壬午年)。岑毓英在該年5月升任雲貴總督,因此改由臺灣兵備道劉璈主導。

劉璈主導後,以堪輿的角度認為臺北城牆方位應需有祖山可憑的風水,於是把方形的台北城牆方位從正北順時針轉正對七星山,以七星山作為臺北府的祖山。雖然城內已蓋了台北府署及府前街、府後街、文武街等與城牆規劃相關的街市已形成,且多人勸阻「全城舊定基址均棄不用」、「前功頓棄,估其經費,應多需銀兩萬餘圓」……等劉璈都不為所動,堅持台北城牆的轉向正對七星山。也因為這樣的改變,1884年(光緒10年)清法戰爭台海戰役之時台北城仍未完工。然而戰爭在線,來臺辦台灣事務的福建巡撫劉銘傳,見台北城還未完工,於是找了地方仕紳請其協助捐款趕建,終於在同年11月竣工。

台北城風水特色[編輯]

台北城的規畫經過三位主事者,包含福建巡撫岑毓英、臺北知府陳星聚與臺灣兵備道劉璈。三人皆有根據風水之說規劃城廓方位,起初岑毓英的風水觀認為整個城應該向著正北的北極星方位,城內官署建設坐東向西(面向淡水河)。但建造之時,臺灣兵備道劉璈的風水觀與其不同,認為正北坐向「後無祖山可憑,一路空虛,相書屬凶」,遂改變城牆建造的方向,使其北依大屯山與七星山峰為靠,但城內完工建設保留,於是臺北城街道與城牆方向不同。

而在選址上,當初台北知府林達泉的安排亦十分巧妙。把城設於泉州三邑人、安溪人為主的艋舺與同安人經營的大稻埕之間,一則可以同時連絡兩處,同時亦可向兩處仕紳籌款建城。捐助仕紳包含板橋林維源艋舺白其祥士林潘成清大龍峒王廷理大稻埕陳霞林及王玉華、葉逢春、李清琳、陳鴻儀、潘慶清、王天賜、廖春魁、林夢岩、陳受益等等皆捐輸銀兩相助。雖然中間有所募款上的插曲,終究還是順利募得了建城所需的30萬兩白銀。

板橋林家與小南門[編輯]

板橋林家祖先為福建漳州人,於乾隆49年(1784年)渡海來臺於臺北新莊落腳。後來經營米業、鹽業,在林爽文事件中物價暴漲因而糶米致富。因新莊泉州人聲勢太盛,舉家遷居桃園大溪。後人繼承家族事業商記中「本記」、「源記」兩部分的林國華與林國芳兄弟,將其商記合併為「林本源」,遷居臺北板橋,就是今日所稱的林本源家族

當時建城,若以四個城門的規劃,板橋林家進城需經過艋舺一帶,再由西門入城。然而屬漳州勢力的林家,為了避開艋舺的泉州裔族人,以方便出入臺北府城,因此捐建小南門,同時建造時有別於其他碉堡式城門,小南門則是唯一的廊柱式城樓。


規模大小[編輯]

  • 城高:一丈五尺
  • 城寬(頂部馬道):一丈二尺
  • 南北:約1.3Km
  • 東西:約1Km
  • 面積:約1.4K㎡
  • 周圍:1506丈

交通地圖[編輯]

讀取地圖中...


城門現況[編輯]


參考資料[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