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淡水熟齡志/鵝媽媽脫殼記 被上帝擁抱的蛾"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行 3: 行 3:
 
==專訪==
 
==專訪==
  
    樸素卻不失質感的衣著、胸前掛著桃紅色十字架是初見月娥姐時的打扮。「樸實」與「虔誠」是對她的第一印象,幾句簡單的寒暄,吹起我們記錄月娥姐生命故事的號角,為這不平凡的人生歷程寫下一則篇章。    
+
 
 +
 
 +
樸素卻不失質感的衣著、胸前掛著桃紅色十字架是初見月娥姐時的打扮。「樸實」與「虔誠」是對她的第一印象,幾句簡單的寒暄,吹起我們記錄月娥姐生命故事的號角,為這不平凡的人生歷程寫下一則篇章。    
  
 
    
 
    
 
 
===「六字箴言,改變人生」===
 
===「六字箴言,改變人生」===
  

於 2022年6月25日 (六) 06:08 的修訂

• 目前所在分類:主分類 > 淡水 > 學術研究 > 淡水熟齡志

紀錄片:鵝媽媽脫殼記 被上帝擁抱的蛾

  • 影片描述:鵝媽媽脫殼記 被上帝擁抱的蛾-呂月娥
  • 影片來源:YouTube



專訪

樸素卻不失質感的衣著、胸前掛著桃紅色十字架是初見月娥姐時的打扮。「樸實」與「虔誠」是對她的第一印象,幾句簡單的寒暄,吹起我們記錄月娥姐生命故事的號角,為這不平凡的人生歷程寫下一則篇章。   

  

「六字箴言,改變人生」

與月娥姐初見,在馬偕故居,一個晴朗的午後。六字箴言如何改變她的人生,是月娥姐和我們分享的第一個故事。  

「我就是一個乖乖牌,什麼都不敢做。」  

月娥姐出生的年代,女性嫁一個好丈夫、在家中相夫教子是唯一的人生目標,除了是當代社會普世價值外,家庭也灌輸給她一樣的想法。就這樣,月娥姐安分守己的過日子,直到三十歲那年,偶然間看到了作家王鼎鈞的書裡面寫道,「不要怕,不要悔」  

這句話在書中的原意是「三十歲以前不要怕,三十歲以後不要悔」,這段話使月娥姐陷入沉沉的思考,回顧而立之年前的時光,似乎沒有好好地聽過自己心裡的聲音,生活都被社會框架給限制住,從沒有認真地思考過心中真正想要的是什麼。「過去怕東怕西的過了,那三十歲以後絕對不要後悔。」因此一直有開店夢想的月娥姐,便在台北開了一間複合式咖啡廳──小蜜房,也悄悄種下月娥姐往後數十年精采人生的種子。  


  

「最愛哭的老闆娘」

在小蜜房當老闆娘的呂月娥

小蜜房,是台灣第一間擁有台式卡拉OK的餐廳,是客人們勞碌一天後,放鬆身心、治癒心靈的最佳選擇。「在小蜜房,客人不像客人,老闆娘也不像老闆娘,大家都是家人。」月娥姐告訴我們,每當客人來到小蜜房,都自在的好似在自己家一樣,像是想唱歌就自己找伴唱帶、口渴就到吧台找想喝的飲料……而餐廳的老闆娘──也就是月娥姐,鮮少老老實實地待在櫃檯裡,特別喜歡到桌邊到處與客人閒聊,好客的個性讓她與顧客關係相當緊密,有幾位甚至成為摯友,在幾十年後的今天,也依然保持著聯繫。  

歡樂背後也會有沉重的一面,只要是人,不可能只有正面的情緒,有時候,客人帶著低落的心情來到小蜜房,月娥姐依然會上前關心、與他們談天。除了日常煩惱外,小蜜房的客人來自各界,月娥姐也常有機會從他人的第一視角了解到生活的光怪陸離,共情力很強的月娥姐總會將自己代入其中,往往哭得淅瀝嘩啦,比當事人更有情緒。聽月娥姐說,當時小蜜房的客人都笑稱小蜜房裡面最愛哭的就是老闆娘。  

 小蜜房的夜晚,可以說是乘載了無數無從傾瀉的情感,幾年下來,月娥姐漸漸發現自己已經無法再承受這麼多,在經過幾次與自我的對話後,最終決定停止營業。雖然回憶酸甜苦辣,但我可以確定的是,對於月娥姐來說,在小蜜房的種種是她幸福的一段記憶。   


「走上街頭,無所畏懼」

投身社會運動

在小蜜房開業期間,正巧碰上台灣社會運動相當蓬勃的時段,常會有需多人在小蜜房討論相關議題,身為一個愛聊天的老闆娘,月娥姐也在不知不覺中被影響,開始關心社會上各種議題。  

「很多事情不知道,被賣了也不曉得。」   小蜜房熄燈後,因為幾十年累積許多對於社會的想法,轉換成了執行的驅動力──參加社運。過去天天在小蜜房接收各種訊息的月娥姐,開始投身參加社會運動,尤以八零年代對於台灣相當重要的環保與婦女權益的議題為主。或許是因為抱持著六字箴言「三十以後不要悔」的信念,眼看社會需要被改變,而身邊的人對此卻毫不在乎,看到此景月娥姐感到相當不安,既然不想坐以待斃,在家也沒辦法靜靜地待著,因此決定衝出去,為社會做一點貢獻,即使過程很辛苦、會感到疲憊,但是心裡著實踏實許多,也會比較放心。  


帶著年邁失智的母親在河岸散步

「生命無常,引退江湖」

「1999年在街頭上橫著走的都是月娥姐帶的隊」當年走上街頭,月娥姐已經是近半百的年紀,同年,發生了重創台灣的九二一大地震,奪走了許多人的生命。身為家中老么的月娥姐,從小到大完全不需要擔心家裡的事,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之後,總是無後顧之憂的向前走。  

然而因為這場天災,讓她深深的感受到生命的脆弱與無常性,想到年邁的母親,赫然發現自己未曾盡到孝道,總是在社運場上衝的月娥姐,開始有了「有天媽媽消失了怎麼辦」的想法,認真思考過後認為如果這天到來自己肯定會很難過,因而選擇漸漸退出前線,想要多花一些時間陪伴家人。經過幾年的沉澱之後,月娥姐決定搬離家,到一個不一樣的地方度過人生下半場。  



「落葉歸根,淡水,是我的家」

月娥姐是土生土長的台北人,後來選擇淡水為往後餘生的居住地,至今已是第二十個年頭。  

「月娥姐,為什麼您會選擇來到淡水居住?」當月娥姐聽到這個問題時,馬上起身說:「走!直接帶你們去看!」月娥姐一邊走一邊跟我們說著當初她來到淡水的故事。  

從小生活在台北的月娥姐,並不是淡水的常客。民國91年第一次搭著捷運來到淡水,走出捷運站的那一刻,面對著熙熙攘攘的人群,獨身一人的她顯得格格不入,不知所措的情緒油然而生。這時,一幢紅磚房的畫面漸漸在她的腦中變得清晰,那是月娥姐年輕時跟朋友來淡水玩的時候看到的房子,當時她和朋友說:「以後老了,要住進這間紅磚房!」。於是月娥姐循著記憶中的路線,從捷運站出發,走著走著果真找到了那幢「回憶中的紅磚房」,但不盡人意的是,房子已經過於老舊以至於不能住人了。雖然不免有一絲失落,她抱著舊地重遊的心撥通了招租公告上的電話,月娥姐一個人居住,三層樓的透天厝對她來說實在太大了,「本來沒有打算租下來,但房東一說租金覺得好便宜喔,就簽約了。」月娥姐笑著跟我們說,而這個地方,正是現在的馬偕街5號,看著依然存在著的建築物,彷彿和她一起回到二十年前的那一天。  

談到對於淡水的情感,月娥姐是這麼說的:「淡水是我最後的住家。」   



「是祂,帶我來到這裡」

來到淡水以後,月娥姐在這裡迎來了人生中的重大轉變──受洗成為基督教徒。月娥姐剛搬到淡水居住時的租屋處「馬偕街5號」座落於淡水禮拜堂對面,當時的她,總是窗門緊閉做著自己的事,甚至沒有特別注意到斜對面有間教堂,直到有一天,在家裡整理東西到一半,教堂的鐘聲突然傳進月娥姐的耳裡,隨後推開窗尋找聲音的源頭,結果被映入眼簾的一幕震驚,打開窗戶的月娥姐探頭向外看,看到陽光灑落在教堂上,一對老夫妻穿著正式,踏著斜陽,伴隨著鐘聲緩緩走進教堂,「那是我看過人生最美麗的樣子了。」聽著月娥姐的敘述,我們好像也跟著陷入了當時的感動。被這個畫面深深打動的月娥姐,開始走進教堂,想要了解基督教,因為她認為,這個信仰一定給了這對老夫妻莫大的祝福才能造就出這麼幸福且美麗的場面。 
在教會唱聖歌

起初月娥姐只是偶爾參加聚會,直到有次在教會做禮拜時聽著身旁的弟兄姊妹唱著詩歌,聽著聽著眼淚不自覺得地掉下,腦中浮現「好討厭!54年了,到現在才認識人家!」的想法,或許是打動到月娥姐心底最柔軟的一塊,她因此決定成為上帝的孩子,成為真正的基督徒。 


「在信仰上帝之後,感覺好像所有的事都是注定好的。」

月娥姐受洗兩個月後,母親突然生病,就將母親接到淡水一同居住,就如同上天的暗示,要她多花時間陪伴自己的母親。除此之外,月娥姐接下來幾次遇到的事情,也好像是上天在冥冥中有指示,例如:月娥姐曾經寫了一本書《愛.Jesus》,在出版前已經經過好幾次的檢查,結果在印刷出版後,才發現自己的名字被打錯成呂月「蛾」,而她是在要將這本書送去給台北朋友時發現的,瞬間讓她雀躍的心情盪到谷底。幾年後月娥姐跟著教會到緬甸傳福音時名牌上的名字也被寫錯成虫部的蛾,兩次名字被寫錯的經驗,讓月娥姐認為這好似是上帝在透過這幾件事在告訴她──  

「我就是一條蟲。」

過去那站在社運前線帶隊向前衝的模樣、再多的身分,根本不算什麼,當初的生活再風光、再轟轟烈烈,實際上,都是在上帝之下,就跟渺小的昆蟲沒有兩樣。漸漸地,月娥姐從認為上天不公、不能理解上天的旨意,到接受自己與上帝相比下是多麼的微小,心態上的轉變也慢慢改變了她的生活方式。  



「簡單生活,了無遺憾」

呂月娥5.jpg

與月娥姐經過深度對談後了解到,現在她只想要過著簡簡單單的生活度過晚年,難以想像眼前這個溫和、無所求的老人家,過去曾是征戰無數社運戰場的領頭羊,我們問道:「您最理想的生活樣貌是什麼樣子的呢?」  

「兩個皮箱、一本聖經、一張提款卡」她想了想,這麼說道。  這是月娥姐正努力邁向的生活目標,有幾件衣服、精神上的糧食、穩定的金錢來源,能維持基本生活需求的三樣東西就足夠了,對於現在的她來說,生活已經不需要太多外在事物來支撐,因為現在的她擁有信仰,之後的歲月她相信上帝將會為她指引,就像當初來到淡水一樣。  



「活水湧流,必會開花結果」

這句話可以完全表達月娥姐現在的人生態度。曾經有教會弟兄是這麼形容她:「月娥姐以前是動物,現在的她就像一株植物。」還未認識上帝以前,她只能憑著自己的想法橫衝直撞,然而來到淡水後,便有如一株植物栽在溪水邊,接受上帝的灌溉,跟著上帝的安排。相信終將領她走向最美好的結局,為這不一般的一生賦予一個最完美的結尾。  






淡水熟齡志簡介

大傳系教授王慰慈帶領第三十七屆大傳系學生製作。王慰慈表示,八部以在地關懷為主題,記錄淡水區八位熟齡與長青社區人士,他們面對老年化的社會,如何有智慧的保持健康和快樂的心境、以及他們的生活理念、態度、信仰和人生哲學。希望透過紀錄長者們的生活環境與生活經驗,在這老年化社會當下可以提供更多值得效仿的精神給面臨退休的人參考。 本屆放映的八部紀錄片主角,分別是淡水國小退休校長林元紅、淡江大學退休校長林雲山、國民美術創辦人劉秀美老師、金甌高職退休老師吳秀英、從事影視專長退休的外交官李東明先生、轟轟烈烈參加過政治競選,也開過餐廳,現在回歸平靜的呂月娥女士、從事記者但退而不休一直為淡水社區守護的蔡灜先生、以及用繪本藝術接觸長者,成為陪伴並延緩老化的後青春繪本館的一群可愛長者朋友。透過影像記錄這些長者們的人生下半場,尋找到自己生命的鑰匙,雖然他們退休了,但每一天都活得很精彩,成為社區有生命活力和影響力的人。學生們在這九個月的拍攝期間,從他們的身上,獲得不少人生的啟發。



淡水熟齡志列表

  1. 笑長-紅出自我林元紅
  2. 依雲伴山-樸實剛毅的林雲山校長
  3. 自我的劃像-國民美術的自我拓印
  4. 百卉含英-賢德的人間天使吳秀英
  5. 後青春繪本館
  6. 無敵東明Woody Tommy-Mr.Photo李東明
  7. 鵝媽媽脫殼記 被上帝擁抱的蛾
  8. 退而不休-社區守護神



版權資訊

  • 計畫統籌:
淡江大學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劃案:「淡水好生活」
淡江大學文學院「《熟齡志》- 淡水社區紀錄行動」計劃案
淡江大學服務學習課程
  • 計畫主持:王慰慈
  • 監  製:王慰慈
  • 作 者 群: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系第37屆三年級
  • 視覺指導:陳玉鈴
  • 行政專員:陳友勤、莊惠閔
  • 文字編審:陳品靜
  • 美術編輯:陳兆珺、姜宜廷
  • 視覺設計:陳兆珺
  • 發 行 人:文學院院長 林呈蓉
  • 出版發行:淡江大學文學院大眾傳播系
地  址:新北市淡水區英專路151號
傳  真:(02)26209925
電  話:(02)26215656-2305



資料來源

  • 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提供。

附錄:字幕檔(輔助檢索用)

聖經裡頭一個很重要的人叫做保羅
他就說他原來看重的很多東西
等到他的生命有了一個
很大的改變的時候
他就看過去都是糞土
那對我來講
就是一路過來
有高山有低谷
但是你回過頭來你看
你都會覺得說
那個都是對你的生命的一種豐富
然後也是一種祝福

~慈愛的天父~
~天天都看顧~
這是一首詩歌 就是
我們要常常講一個故事
~我真愛講這故事~
~天頂奧妙的事~
就是我們喜歡分享
天上天父很奇妙的故事

我覺得從我認識她到現在
她的態度跟對人的親切
對我來講始終如一
所以後來我慢慢就發現她有很多
比外人優的
那種優質的個性在她裡面
她很信實
她很順服
然後她又很慷慨
愛國 愛鄉 愛民
她愛別人比愛自己多

放眼看得到的都好年輕的面孔
然後一群小朋友在學游泳
你說多開心
然後還有更棒的是
我老人家就可以躺著
然後我就心裡面一邊禱告
禱告 真的是最棒的
可以讓我們這個年紀的
老一輩的女性
他們有時候到年紀大的時候
就會常常抱怨
老了沒用了
老了等死
老了就沒有盼望
你知道嗎
可是我們基督徒好棒
你不管是在什麼情況
你都可以禱告
像現在我躺在那邊(泡湯)
我就可以為我所關心的人
還有我所愛的人
為他們禱告

主啊 真的很感謝祢
太久沒有這樣的一個查經
一個禱告
主啊 真的獻上感恩獻上讚美
不同的帶領我們
有不同的經歷
也都向祢獻上感恩
因為主祢讓我們從不同的處境裡頭
無論在
與人的相處 與家人的相處
或者是我們在許多的事情上
我們的工作上
我們都可以看見
祢在這其中幫我們
或者解決許多的難處
主我們感謝祢
謝謝主祢聽我們的禱告
報告耶穌基督的聖名
阿門
還好有耶穌
我們真的又經歷
真的實在是靠主
某種程度的得勝
至少我們都還可以很平安在這邊聚會

三十歲以前的我
其實那時候還沒有很深認識自己
所以那個(傳統)觀念裡頭
我對自己的人生大概會想說
就是所謂賢妻良母吧
可是我也沒有想到
我人生走的路是完全完全超乎
跌破所有人的眼鏡

小蜜房是唯一一家
屬於台式的卡拉ok
那時候我記得最多的就是
藝文界 藝術界 媒體界
等於是各方面的人都會去
那為什麼小蜜房會這麼吸引人
是因為她的女主人(月娥)
她不是在賺錢 她在賺朋友
她讓每個人進來都很放鬆
你很少看到這樣子的一種地方
它(小蜜房)等於是很多人
客廳的一個延長
那很多人去那邊等於是另一個綠洲
因為大家就是去那邊尋找慰藉
因為去那邊感覺上就會碰到一堆人
去(小蜜房)大家全部都熟了
你不認識
你去一兩次 大概就熟了

我三十歲的時候 看到這一本書
然後我看到這一本書
我就心裡想說
三十以前不要怕
三十以後不要悔
可是我知道的
我三十以前我都是在怕怕怕
那我三十以後我絕對不要悔
我就強迫自己改變
我要從環境上面去做一個很大的突破
所以我就想到說
要開一個小店
從咖啡廳
然後也加進像家庭式的卡拉ok
類似一個這樣子的空間

那種地方幾乎在台灣
你找不到第二家
所以那時候就是在
那是建國南路的巷子裡
就是小蜜房變得一個很有特色
那因為包括女主角本身有她的故事性

這些就是
什麼反核啊
以前我的日子
我也是街頭人生
就是這樣子過的
那時候我已經在政治的環境裡面
而且幾乎就是
如果在街頭上面
橫著走的那個
就是我在帶隊
可是你那時候也不知道
自己年紀有多大
反正你就是
每天都衝啊衝啊衝啊
然後
那個九二一大地震是第一次
讓我去意識到說
生命無常
然後才安靜下來想說
那如果
兩腿一伸那個人就是我的時候
我有沒有遺憾的事情
你用幾十年胡搞瞎搞
一下子那種改變也是自己慢慢地轉換跑道
然後就心裡在想說
那這些我就不管了
我就要慢慢
要回來過自己的生活

你坐在那個地方(小蜜房)
你是去看別人
的一齣戲
但是在別人的眼光裡面來看你的話
你也在演出
你自己的一齣戲
最後結束的階段
居然是
這個老闆娘
她不演了
她結束了她這樣子的一個生命階段
她回歸到
另外一個生活的樣貌
投入政治
或者投入宗教

我第一次進教會
然後那個詩歌字幕放下來
那首詩歌叫做
你若甘願給上帝引導
我一邊跟人家唱詩歌
我眼淚就一直掉一直掉
一方面覺得好丟人
沒有人認得妳
一個女人在那邊
拚命掉眼淚 沒辦法控制
然後
一直哭一直哭
可是那時候
我心裡面
一個聲音 好清楚
我到現在都清清楚楚的
好討厭
五十四年了到現在才看到人家
其實那時候我還不認識上帝
可是神已經認識我了
祂已經愛我了
祂擁抱我了
失散多年的女兒回來了這樣子
惜惜惜惜
就是那樣子的感覺
被疼惜 被擁抱

上帝奇妙的安排
讓我成為基督徒
媽媽九十五歲
傳統的阿嬤
也成為基督徒
照顧媽媽那三年
照講應該是不可能的任務
而且是辛苦的
但是真的是神很愛我
也很愛媽媽
然後派了很多天使
來幫忙照顧
然後也讓媽媽
雖然肉體就是老到不行了
就是很衰殘
但是 媽媽就像baby一樣
睡覺的時間好長
然後吃飽了
她就打盹一下
但是她如果坐著的時候
然後就是這樣
她如果這個動作
就是她在感謝上帝 讚美上帝
我們會不會覺得好平安
我們會覺得好安慰
知道神與媽媽同在

像我們的肉體一定會慢慢地走下坡嘛
對不對
然後接下來我的禱告就是說
神啊 感謝祢
然後讓我的年日多少 
我的力量就有多少
就是說
我只要是每天健健康康的
然後我可以服務
我可以做事情
我的年日多少
我都可以動
我都可以做事 可以照顧自己
然後我也有那個能力
可以去照顧別人
我就覺得很棒 

不管我幾歲
我很清楚
尤其這二十年
每一個生命的轉折
都是在神的帶領
所以我的信仰是上帝把我拖著走
我順服我就跟著走
我確定我把自己交給上帝
然後上帝一定會為我預備一個
對我最好的安排

回過頭來看
我覺得都不會是偶然
也因為神讓我走了一段
跟別人不一樣的道路
就流浪到淡水二十年
然後就覺得
感覺上面一無所有
但是我卻樣樣不缺
那個平安 那個確定
就是說
這樣子的生活方式
這樣子的生命狀態
我覺得
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