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八景" 修訂間的差異
行 5: | 行 5: | ||
今日所謂之淡水八景則為曾任[[淡水鎮公所]]秘書的李育鈞所定,其於民國55年(1966)12月5日在《微信新聞報》(《中國時報》前身)及民國65年(1976)8月4日在《民族晚報》發表了淡水八景,包括觀音吐霧([[觀音山]])、大屯春色([[大屯山]]主峰)、黌崗遠眺([[淡江大學]]所在山崗)、烈祠松濤(新北市[[忠烈祠]])、海口嚥日(淡水河口)、鷺洲泛月([[淡水八里]]間之沙洲)、煙雨孤帆([[淡水河]])、漁港堤影(淡水舊漁港)。唯此八景隨時代之變遷,有些景色已不復見,如鷺洲汎月之沙洲今已不在、煙雨孤帆亦隨科技之進步而不再用風帆,故[[淡水區公所]]於民國100年(2011)舉辦「淡水新八景——全民大公投」的活動,選出新的淡水八景。 | 今日所謂之淡水八景則為曾任[[淡水鎮公所]]秘書的李育鈞所定,其於民國55年(1966)12月5日在《微信新聞報》(《中國時報》前身)及民國65年(1976)8月4日在《民族晚報》發表了淡水八景,包括觀音吐霧([[觀音山]])、大屯春色([[大屯山]]主峰)、黌崗遠眺([[淡江大學]]所在山崗)、烈祠松濤(新北市[[忠烈祠]])、海口嚥日(淡水河口)、鷺洲泛月([[淡水八里]]間之沙洲)、煙雨孤帆([[淡水河]])、漁港堤影(淡水舊漁港)。唯此八景隨時代之變遷,有些景色已不復見,如鷺洲汎月之沙洲今已不在、煙雨孤帆亦隨科技之進步而不再用風帆,故[[淡水區公所]]於民國100年(2011)舉辦「淡水新八景——全民大公投」的活動,選出新的淡水八景。 | ||
+ | |||
+ | ==淡水八景原文== | ||
+ | 引用李育鈞介紹淡水八景之文如下: | ||
+ | |||
+ | 一、觀音吐霧: | ||
+ | |||
+ | 觀音山雖不高(608.9公尺)也不在淡水鎮內,但卻是我們淡水人眼問所繫的精神堡壘。由於柔美的出名和秀麗的線條,幾乎每個人都會用其獨特的觀點去尋找「觀音朝天」之美。因為關渡是台北盆地唯一的缺口,出前是海陸風必經的要衝,所以「隔江相望,山巔雲霧鬱蒸、聚散馳逐、變幻焦窮、蔚為奇觀」由此場景得名。 | ||
+ | |||
+ | 二、大屯春色: | ||
+ | |||
+ | 大屯主峰在淡水東北,也是與北市界出,其實鎮內所見是其支脈面天山(977公尺,登山口在興福寮)。山形健壯富陽之美,恰與觀音相映成趣。它除了富林泉之勝,供人探幽尋勝,更因「入春後尤見山濃谷艷、明媚無比」成八景佳境。 | ||
+ | |||
+ | 三、黌岡遠眺: | ||
+ | |||
+ | 黌岡指的是淡江大學所在的山岡,淡大昔稱英專,其校地和克難坡、英專路,都是民國42年淡水士紳所捐獻。早年淡水市容古樸,在此「登臨其上,當風振衣,睥睨江城,壯懷無已,極目西望,海天一色,碧波萬煩,平添『海水泱泱,雪山蒼蒼,淡江之風,山高水長』的氣慨」此景因而中選。 | ||
+ | |||
+ | 四、烈祠松濤: | ||
+ | |||
+ | 台北縣忠烈祠是由1937年日本人的「淡水神社」所改建,「松濤」則在其下方近海處。由於初建時規劃得當,其地又近海口,後側有舊砲台(北門鎖鑰)和台灣高爾夫球場名勝,因此「松林夾道,枝柯蔽日;盛夏覆止,暑氣所消。海風輕拂,日夜松濤不絕」。 | ||
+ | |||
+ | 五、海口嚥日: | ||
+ | |||
+ | 淡水夕陽本就是淡水的指牌,尤其秋天「夕陽西沉、下映浪花,蜿蜒若巨鰲噴如…,冉冉自此墜海,如被吞嚥然」。 | ||
+ | |||
+ | 六、鷺洲泛月: | ||
+ | |||
+ | 以前淡水與八里間隨沙洲渚,人「浮線」、雅稱「鷺洲」,早年水清時洲南河面宜於垂釣、洲北宜於弄潮。洲上「水禽交?」而且「夏秋良夜,銀柱橫江,得二三知已,泛舟中流,扣舷輕歌,最樂」可惜,「鷺洲」已在某次颱風時流失,這景已可除名。 | ||
+ | |||
+ | 七、煙雨孤帆: | ||
+ | 淡水河到了淡水逐漸寬廣可謂海天一色、碧波萬煩。特別是冬雨天「雲層陰鬱,益增山色空濛。…,縱目煙波畫處,正一帆風滿,施施然若將何之,一縷輕愁,萬里雄心,自凸付諸江上孤帆也」。 | ||
+ | |||
+ | 八、 漁港堤影: | ||
+ | |||
+ | 淡水舊漁港,建於民國42年,魚獲盛極一時。隨防波堤長85公尺,景緻可延伸至郵局碼頭。「若風日晴和,則水織綾羅,與機帆船群,在水光天色中交相輝映。樓台樹林,更入水皆美;堤上仕女亦依稀畫作水中行,低頭游望,麗影乍顯,佳趣天成」。 | ||
==相關頁面== | ==相關頁面== |
於 2013年10月28日 (一) 21:25 的修訂
簡介
淡水八景的概念源於中國地方志的傳統,這些志書習於將某地景色湊齊八樣,可說是傳統方志的特色之一。清同治年間所修的《淡水廳志》中所列八景為戍台夕陽(紅毛城)、屯山積雪(大屯山)、坌嶺吐霧(觀音山)、劍潭夜光(劍潭)、淡江吼濤(淡水港口)、蘆洲汎月(鷺洲)、關渡分潮(關渡)、峰峙灘音(汐止),此八景迄至日治時期不變。爾後隨著政區之劃分,部份淡水八景已不在「淡水」境內,今遂多將此淡水八景稱為「淡北八景」。
今日所謂之淡水八景則為曾任淡水鎮公所秘書的李育鈞所定,其於民國55年(1966)12月5日在《微信新聞報》(《中國時報》前身)及民國65年(1976)8月4日在《民族晚報》發表了淡水八景,包括觀音吐霧(觀音山)、大屯春色(大屯山主峰)、黌崗遠眺(淡江大學所在山崗)、烈祠松濤(新北市忠烈祠)、海口嚥日(淡水河口)、鷺洲泛月(淡水八里間之沙洲)、煙雨孤帆(淡水河)、漁港堤影(淡水舊漁港)。唯此八景隨時代之變遷,有些景色已不復見,如鷺洲汎月之沙洲今已不在、煙雨孤帆亦隨科技之進步而不再用風帆,故淡水區公所於民國100年(2011)舉辦「淡水新八景——全民大公投」的活動,選出新的淡水八景。
淡水八景原文
引用李育鈞介紹淡水八景之文如下:
一、觀音吐霧:
觀音山雖不高(608.9公尺)也不在淡水鎮內,但卻是我們淡水人眼問所繫的精神堡壘。由於柔美的出名和秀麗的線條,幾乎每個人都會用其獨特的觀點去尋找「觀音朝天」之美。因為關渡是台北盆地唯一的缺口,出前是海陸風必經的要衝,所以「隔江相望,山巔雲霧鬱蒸、聚散馳逐、變幻焦窮、蔚為奇觀」由此場景得名。
二、大屯春色:
大屯主峰在淡水東北,也是與北市界出,其實鎮內所見是其支脈面天山(977公尺,登山口在興福寮)。山形健壯富陽之美,恰與觀音相映成趣。它除了富林泉之勝,供人探幽尋勝,更因「入春後尤見山濃谷艷、明媚無比」成八景佳境。
三、黌岡遠眺:
黌岡指的是淡江大學所在的山岡,淡大昔稱英專,其校地和克難坡、英專路,都是民國42年淡水士紳所捐獻。早年淡水市容古樸,在此「登臨其上,當風振衣,睥睨江城,壯懷無已,極目西望,海天一色,碧波萬煩,平添『海水泱泱,雪山蒼蒼,淡江之風,山高水長』的氣慨」此景因而中選。
四、烈祠松濤:
台北縣忠烈祠是由1937年日本人的「淡水神社」所改建,「松濤」則在其下方近海處。由於初建時規劃得當,其地又近海口,後側有舊砲台(北門鎖鑰)和台灣高爾夫球場名勝,因此「松林夾道,枝柯蔽日;盛夏覆止,暑氣所消。海風輕拂,日夜松濤不絕」。
五、海口嚥日:
淡水夕陽本就是淡水的指牌,尤其秋天「夕陽西沉、下映浪花,蜿蜒若巨鰲噴如…,冉冉自此墜海,如被吞嚥然」。
六、鷺洲泛月:
以前淡水與八里間隨沙洲渚,人「浮線」、雅稱「鷺洲」,早年水清時洲南河面宜於垂釣、洲北宜於弄潮。洲上「水禽交?」而且「夏秋良夜,銀柱橫江,得二三知已,泛舟中流,扣舷輕歌,最樂」可惜,「鷺洲」已在某次颱風時流失,這景已可除名。
七、煙雨孤帆: 淡水河到了淡水逐漸寬廣可謂海天一色、碧波萬煩。特別是冬雨天「雲層陰鬱,益增山色空濛。…,縱目煙波畫處,正一帆風滿,施施然若將何之,一縷輕愁,萬里雄心,自凸付諸江上孤帆也」。
八、 漁港堤影:
淡水舊漁港,建於民國42年,魚獲盛極一時。隨防波堤長85公尺,景緻可延伸至郵局碼頭。「若風日晴和,則水織綾羅,與機帆船群,在水光天色中交相輝映。樓台樹林,更入水皆美;堤上仕女亦依稀畫作水中行,低頭游望,麗影乍顯,佳趣天成」。
相關頁面
參考資料
- 《淡水學用語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