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開華" 修訂間的差異
(→李其霖教授提供資料) |
|||
行 15: | 行 15: | ||
:*《續修淡水鎮志》,未刊本,(淡水區公所,2012)。 | :*《續修淡水鎮志》,未刊本,(淡水區公所,2012)。 | ||
− | == | + | ==李其霖教授提供之資料== |
孫開華。字賡堂,湖南慈利人,為湘軍將領,武童出身,少時從軍,跟隨鮑超(1828-1886)征討太平軍,以軍功陞任總兵, 1 其初試啼聲於咸豐六年(1856),踏毀小池口城,陣中奮勇當先右膀受抬槍子傷深,記功在案, 2 爾後屢立軍功,加提督銜,1866年(同治5年)任漳州鎮總兵。 3 其後負責募兵勇成立「捷勝軍」,赴臺北蘇澳營辦理開山事務,署陸路提督。 | 孫開華。字賡堂,湖南慈利人,為湘軍將領,武童出身,少時從軍,跟隨鮑超(1828-1886)征討太平軍,以軍功陞任總兵, 1 其初試啼聲於咸豐六年(1856),踏毀小池口城,陣中奮勇當先右膀受抬槍子傷深,記功在案, 2 爾後屢立軍功,加提督銜,1866年(同治5年)任漳州鎮總兵。 3 其後負責募兵勇成立「捷勝軍」,赴臺北蘇澳營辦理開山事務,署陸路提督。 | ||
於 2020年3月28日 (六) 20:05 的修訂
• 本頁分類:主分類 > 淡水 > 人物簡介
孫開華(1840年-1893年),湖南澧州慈利縣人,生於1840年(清道光20年),卒於1893年(清光緒19年),享年五十四歲。為清法戰爭滬尾之役名將。
1866年(清同治5年),霆軍名將鮑超奉命赴湖南募勇,這時孫開華以武童應募,此後一直到1867年(清同治6年)尹隆河(或作永隆河)一役止,孫開華隨統領鮑超轉戰江西、安徽、江蘇、浙江、廣東、湖北六省,達十二年之久。1874年(清同治13年)「牡丹社事件」時,受南洋大臣李宗羲徵調,移駐廈門,督辦海防事務,節制所有練、勇營,並招募勇丁五營,稱為擢勝營(名稱由來是因為孫開華曾在同治3年得擢勇巴圖魯之名號)。後來擢勝營隨孫開華東征西討,防務臺灣。丁日昌任閩撫期間,奏調孫開華來臺,1876年(清光緒2年)12月30日孫開華抵達雞籠。1880年(清光緒6年)孫率所部雞籠、滬尾建築礮臺(只有雞籠礮臺完成,滬尾礮臺一直到中法戰爭前都未完成,中法戰爭時才倉促趕建)7月,因臺防兵單乃令孫開華到楚湘一帶募精勇,編為擢勝中、左兩營。
1884年(清光緒10年)初,因中法戰爭,孫開華再率擢勝中、右營抵淡水,擔任北部統領抵抗法軍。
滬尾之役,孫開華先是填石沈船堵塞淡水河口以防法艦,此外,法軍登陸之時,孫令擢勝右營龔占鰲帶兵伏於假港,擢勝中營李定明伏於油車口,後營范章雲為後應,將士用命,終敗法軍,滬尾之戰終於成功。孫開華除獲白玉翎枝等賞務外,並被委為幫辦臺灣軍務。他的聲名為之大噪。之後,因與劉銘傳交惡,於1886年(清光緒12年)離開臺灣,回泉州署陸路提督。1893年病死泉州。綜觀孫開華的一生,滬尾之役最為著名,是役之成功,除了訓練嚴明之外,也因孫開華的性格強毅寬合,得軍民擁戴而一舉成名。一代名將功在滬尾,故特予列傳。
參考資源
- 淡水學用語辭典
- 《續修淡水鎮志》,未刊本,(淡水區公所,2012)。
李其霖教授提供之資料
孫開華。字賡堂,湖南慈利人,為湘軍將領,武童出身,少時從軍,跟隨鮑超(1828-1886)征討太平軍,以軍功陞任總兵, 1 其初試啼聲於咸豐六年(1856),踏毀小池口城,陣中奮勇當先右膀受抬槍子傷深,記功在案, 2 爾後屢立軍功,加提督銜,1866年(同治5年)任漳州鎮總兵。 3 其後負責募兵勇成立「捷勝軍」,赴臺北蘇澳營辦理開山事務,署陸路提督。
1876年(光緒2年)率師渡臺,先駐基隆,後帶領所部抵達後山成廣澳(今臺東縣成功鎮),討伐當地社番告捷,獲朝廷賞黃馬褂。這開啟長達7年的開山工作,與原住民部落發生多次征戰。1878年(光緒4年)又率兵平定加禮宛(噶瑪蘭族) 4 、巾老耶(撒奇萊雅族)的反抗。1883年(光緒9年) 回任提督不久,國際情勢生變,法軍在越南與清軍衝突,海上因此戒嚴。此時,孫開華因曾涉及臺灣事務,故授命負責台北防務。 5
在《劉壯肅公奏議》當中,福建巡撫劉銘傳稱讚孫開華「器宇軒昂,精明強幹」、「該提鎮等於器械操練雖少講求,要皆久著霆軍,飽經戰陣,臣連日接談簡器練兵之法,類皆鼓舞歡欣。如能不畏艱險,於兵事切實講求,皆不負國家干城之選」。 6
法軍於1884年(光緒10年8月20日)開始增派艦隊往滬尾河口,已經顯露進攻之勢。戰爭在即,滬尾通商委員李彤恩卻向劉銘傳匯報,指稱孫開華諸軍無法應戰,滬尾岌岌可危。 7 此時,提督孫開華督軍,與掛提督銜總兵章高元等前往抵禦,力挫法軍數次,兩軍短兵相接,孫開華率隊直前,於陣中斬殺執旗法將一名並奪其旗,此役擊斃法軍約三百名,法軍敗退至海邊爭相登艦,溺死者無數。 8
劉銘傳於〈敵攻滬尾血戰獲勝摺〉當中提到:「滬尾英人登山觀戰,拍手狂呼,無不頌孫開華之奮勇絕倫,餽食物以鳴歡舞。伏念各將士忍饑裹創,野宿山隈。當呻吟疲病之餘,處絕險孤危之地,奮身血戰,以弱摧強,實屬異常勞苦。所有統領擢勝等營署福建陸路提督記名提督漳州鎮總兵孫開華,身先士卒,忠勇善戰,危局獨支,厥功尤偉。該提督歷著戰績,已蒙恩賞穿黃馬褂,並賞給清字勇號,現署福建陸路提督,官職較崇,微臣未敢擅請,可否破格以獎戰功之處,恭候聖裁。」 9 孫開華獲朝廷加恩賞給騎都尉世職,並賞給白玉翎管一枝、白玉般指一個、白玉柄小刀一把、火鐮一把、大荷包一對、小荷包二個。 10 1893年(光緒19年)去世,諡壯武。 11
-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藏,《清史館傳稿》,701007660號。
-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藏,《呈原任福建陸路孫故提督生前詳細出身履歷清冊》。
-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藏,《清國史館傳包》,第702002773-2號。
- 《光緒宣統兩朝上諭檔》,冊4,頁285-286。光緒4年10月3日廷寄。
- 何璟等,〈光緒10年1月4日為法信日緊遵旨籌備台防恭摺覆陳仰祈聖鑒事〉,《清宮洋務始末臺灣史料》,冊3,頁1500-1503。
- 劉銘傳,《劉壯肅公奏議》,頁166。
- 左宗棠,〈光緒10年10月29日為微臣抵閩詳察臺灣現在情形妥籌赴援恭摺仰祈聖鑒事〉,《左宗棠全集》,冊8,頁526-528
- 黃典權等編纂,《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九,人物志,頁299。
- 劉銘傳,《劉壯肅公奏議》,頁177。
-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法軍侵臺檔(下)》(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頁258。
- 譚鍾麟,〈光緒19年9月4日為福建陸路提督因病出缺請旨迅賜簡放以重職守恭摺馳陳仰祈聖鑒事〉,《光緒朝硃批奏摺》,冊43,頁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