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尾礮臺"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支撐洞)
(建築風格)
行 25: 行 25:
 
===土垣===
 
===土垣===
 
  又稱為母牆,礮臺的最外圍,堆成與礮臺約略等高的土堆,高約6.5公尺,具有遮蔽礮臺及加強防禦的功能。
 
  又稱為母牆,礮臺的最外圍,堆成與礮臺約略等高的土堆,高約6.5公尺,具有遮蔽礮臺及加強防禦的功能。
<gallery>
+
<gallery widths="300px" heights="200px">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行 31: 行 31:
 
===壕溝===
 
===壕溝===
 
  將土垣和子牆區隔開來,提供類似護城河的作用。
 
  將土垣和子牆區隔開來,提供類似護城河的作用。
<gallery>
+
<gallery widths="300px" heights="200px">
 
Image:滬尾礮臺-壕溝.jpg|壕溝(白色處)
 
Image:滬尾礮臺-壕溝.jpg|壕溝(白色處)
 
</gallery>
 
</gallery>
行 38: 行 38:
 
  礮臺唯一的出入口是東南方的營門,營門門額有光緒12年([[1886年]])重建完成時劉銘傳所題「'''北門鎖鑰'''」四字,至今依然清晰可見。因礮臺是一座軍營而稱「營門」。
 
  礮臺唯一的出入口是東南方的營門,營門門額有光緒12年([[1886年]])重建完成時劉銘傳所題「'''北門鎖鑰'''」四字,至今依然清晰可見。因礮臺是一座軍營而稱「營門」。
  
<gallery>
+
<gallery widths="300px" heights="200px">
 
Image:滬尾砲台-北門鎖鑰.JPG|營門
 
Image:滬尾砲台-北門鎖鑰.JPG|營門
 
</gallery>
 
</gallery>
行 44: 行 44:
 
===子牆===
 
===子牆===
 
  為礮臺的主要壁體,以當時昂貴鐵水泥修築而成,厚度達4.3公尺,最高達7公尺。
 
  為礮臺的主要壁體,以當時昂貴鐵水泥修築而成,厚度達4.3公尺,最高達7公尺。
<gallery>
+
<gallery widths="300px" heights="200px">
 
Image:滬尾礮臺-子牆.jpg|子牆
 
Image:滬尾礮臺-子牆.jpg|子牆
 
</gallery>
 
</gallery>
行 50: 行 50:
 
===運彈坡===
 
===運彈坡===
 
  為Y字型的斜坡,連結兩方砲座。當時以此坡來運輸彈藥。
 
  為Y字型的斜坡,連結兩方砲座。當時以此坡來運輸彈藥。
<gallery>
+
<gallery widths="300px" heights="200px">
 
Image:滬尾礮臺-運彈坡.jpg|運彈坡
 
Image:滬尾礮臺-運彈坡.jpg|運彈坡
 
</gallery>
 
</gallery>
行 56: 行 56:
 
===砲座===
 
===砲座===
 
  砲座呈圓弧形,兩座為一組,其間以甬道相通,配備「阿姆斯壯(ARMSTONG)後膛鋼砲」和「德製克魯伯大砲」,周圍壁體凹陷處為儲彈槽,砲口皆面對淡水河出海口。原有四座砲座,分別為十二吋阿姆斯壯後膛砲一尊,十吋阿姆斯壯後膛砲一尊,八吋克魯伯後膛砲二尊,現皆已不存。
 
  砲座呈圓弧形,兩座為一組,其間以甬道相通,配備「阿姆斯壯(ARMSTONG)後膛鋼砲」和「德製克魯伯大砲」,周圍壁體凹陷處為儲彈槽,砲口皆面對淡水河出海口。原有四座砲座,分別為十二吋阿姆斯壯後膛砲一尊,十吋阿姆斯壯後膛砲一尊,八吋克魯伯後膛砲二尊,現皆已不存。
<gallery>
+
<gallery widths="300px" heights="200px">
 
Image:滬尾礮臺-砲台座.JPG|砲台座
 
Image:滬尾礮臺-砲台座.JPG|砲台座
 
</gallery>
 
</gallery>
行 62: 行 62:
 
===置彈槽===
 
===置彈槽===
 
  在砲座旁牆面砲彈形狀的洞。從前砲彈的放置處。因「阿姆斯壯(ARMSTONG)後膛鋼砲」和「德製克魯伯大砲」的彈藥大小不同,因此不同種砲座旁之置彈槽尺寸也會不同。
 
  在砲座旁牆面砲彈形狀的洞。從前砲彈的放置處。因「阿姆斯壯(ARMSTONG)後膛鋼砲」和「德製克魯伯大砲」的彈藥大小不同,因此不同種砲座旁之置彈槽尺寸也會不同。
<gallery>
+
<gallery widths="300px" heights="200px">
 
Image:滬尾礮臺-置彈槽.jpg|置彈槽(阿姆斯壯(ARMSTONG)後膛鋼砲)
 
Image:滬尾礮臺-置彈槽.jpg|置彈槽(阿姆斯壯(ARMSTONG)後膛鋼砲)
 
Image:滬尾礮臺-置彈槽2.jpg|置彈槽(德製克魯伯大砲)
 
Image:滬尾礮臺-置彈槽2.jpg|置彈槽(德製克魯伯大砲)
行 69: 行 69:
 
===神龕===
 
===神龕===
 
  在置彈槽旁的正方形孔洞。據說於清代時為放置神明之處,放置的神明通常為武神(例:岳飛、關羽等)。於民國初年則是放置通信設備。
 
  在置彈槽旁的正方形孔洞。據說於清代時為放置神明之處,放置的神明通常為武神(例:岳飛、關羽等)。於民國初年則是放置通信設備。
<gallery>
+
<gallery widths="300px" heights="200px">
 
Image:滬尾礮臺-神龕.jpg
 
Image:滬尾礮臺-神龕.jpg
 
</gallery>
 
</gallery>
行 75: 行 75:
 
===被覆===
 
===被覆===
 
  覆蓋在兵房上的泥土,質地柔軟,其上植草具有吸彈作用,被覆上立有兵房的通氣孔。
 
  覆蓋在兵房上的泥土,質地柔軟,其上植草具有吸彈作用,被覆上立有兵房的通氣孔。
<gallery>
+
<gallery widths="300px" heights="200px">
 
Image:滬尾礮臺-被覆.jpg|被覆
 
Image:滬尾礮臺-被覆.jpg|被覆
 
Image:滬尾礮臺-通氣孔.jpg|通氣孔
 
Image:滬尾礮臺-通氣孔.jpg|通氣孔
行 82: 行 82:
 
===甬道===
 
===甬道===
 
  礮臺之甬道為士兵寢室、儲藏室、辦公室、儲彈室及日常活動空間,甬道互相連通,兼具遇到砲擊時防衛之作用。
 
  礮臺之甬道為士兵寢室、儲藏室、辦公室、儲彈室及日常活動空間,甬道互相連通,兼具遇到砲擊時防衛之作用。
<gallery>
+
<gallery widths="300px" heights="200px">
 
Image:滬尾礮臺-甬道.jpg|甬道
 
Image:滬尾礮臺-甬道.jpg|甬道
 
</gallery>
 
</gallery>
行 88: 行 88:
 
===支撐洞===
 
===支撐洞===
 
  在甬道中兩邊牆壁的長方形小洞。據說從前會插入木頭做為支撐士兵上下舖之用。
 
  在甬道中兩邊牆壁的長方形小洞。據說從前會插入木頭做為支撐士兵上下舖之用。
<gallery>
+
<gallery widths="300px" heights="200px">
 
Image:滬尾礮臺-支撐洞.jpg|支撐洞(圖中的長方形小洞)
 
Image:滬尾礮臺-支撐洞.jpg|支撐洞(圖中的長方形小洞)
 
</gallery>
 
</gallery>
行 94: 行 94:
 
===鐵水泥===
 
===鐵水泥===
 
  位於營門一進來旁邊的兩個圓桶狀的水泥模型,是當時所保留下來的「鐵水泥」,也就是現今的「水泥」。距今已有120年歷史。因當時鐵水泥是以木桶裝著從外國進口,此兩桶是當時沒使用而乾掉的水泥,故現今表面上仍有木桶的形狀。
 
  位於營門一進來旁邊的兩個圓桶狀的水泥模型,是當時所保留下來的「鐵水泥」,也就是現今的「水泥」。距今已有120年歷史。因當時鐵水泥是以木桶裝著從外國進口,此兩桶是當時沒使用而乾掉的水泥,故現今表面上仍有木桶的形狀。
<gallery>
+
<gallery widths="300px" heights="200px">
 
Image:滬尾礮臺-鐵水泥.jpg|鐵水泥
 
Image:滬尾礮臺-鐵水泥.jpg|鐵水泥
 
</gallery>
 
</gallery>
行 100: 行 100:
 
===廣場===
 
===廣場===
 
  民國八十年([[1991年]])開始修復工程,修復時地坪開挖,礮臺內埕廣場發掘出面積龐大舊有建築基礎、地坪與少數遺物。但年代和式樣尚待後續挖掘考證。目前採取現況保存,待考證完成後再修復。
 
  民國八十年([[1991年]])開始修復工程,修復時地坪開挖,礮臺內埕廣場發掘出面積龐大舊有建築基礎、地坪與少數遺物。但年代和式樣尚待後續挖掘考證。目前採取現況保存,待考證完成後再修復。
<gallery>
+
<gallery widths="300px" heights="200px">
 
Image:滬尾礮臺-廣場.jpg|廣場
 
Image:滬尾礮臺-廣場.jpg|廣場
 
</gallery>
 
</gallery>

於 2017年12月17日 (日) 14:21 的修訂

• 目前所在分類:主分類 > 淡水 > 景點 > 古蹟
圖檔描述:滬尾砲台入口處:北門鎖鑰
拍攝日期:2012-03-25
拍攝地點:滬尾砲台
所有人:Rocio
攝影者:Rocio

Alt text
CC-BY-SA授權,引用時請註明出處以相同方式分享
  • 影片描述:台北好讚16 淡水站03滬尾礮臺
  • 影片來源:YouTube
  • 影片描述:【探訪台灣古蹟系列-001】二級古蹟─滬尾砲臺
  • 影片來源:YouTube


簡介

  礮臺位在油車里油車口4號,今淡水高爾夫球場西側,面積26,711平方公尺。中法戰爭後,劉銘傳深知臺灣海防的脆弱及重要性,決定加強臺灣海防的建設並在各海口增建礮臺以利防禦。西元1886年(光緒12)劉銘傳聘請德國籍技師巴恩士(Lieut Max E. Hecht)負責督造,於澎湖、基隆、滬尾、安平、旗後等五處海口建造十座新式礮臺。其中,滬尾有兩座礮臺,一為「北門鎖鑰」即今日滬尾礮臺,另一為「保固東瀛」今已不見其遺跡,並透過英商怡和洋行向英國購買「阿姆斯脫朗」大礮31尊全數安裝於這10座新礮臺上。1889年(光緒15)大礮安裝完竣後,滬尾礮臺便未曾實際參與戰事,所以建築部分至今保存相當完整。

  劉銘傳所聘請的這位軍事專家後來葬在淡水外僑墓園中,墓碑上刻著﹝大清 欽賜雙寶三等第一寶星德國人巴恩士之墓﹞。這位巴恩士在西元1885年(光緒11)北洋武備學堂創立時,應聘擔任教習,因而與淮軍有關,並被推派來臺灣協助劉銘傳治理臺灣防禦工事,設計了當時臺灣地區數座重要的近代化礮臺,結果竟埋骨異鄉。

  日治時期日軍撤走滬尾礮臺內的四門大礮,改將此地作為礮兵射擊的練習場,1918年日本人在砲台東側建造號稱東洋第一的高爾夫球場,1928年在北邊建造淡水無線電收信所用於和東京、大阪、鹿兒島聯繫之基地,顯示砲台的軍事防衛功能逐漸消退。臺灣光復後,滬尾礮臺改由國軍駐防,民國74年(1985年)8月19日公告為台閩地區第二級古蹟、類別為關塞,之後開放民眾參觀。

命名

  原本寫作滬尾砲臺,後來改作滬尾礮臺

  「礮」是「砲」的古字,先前為了便於閱讀辨識,沿用「砲」多年,2011年底依內政部規定改正,恢復古字用法。內政部公告國定古蹟正確名稱,明訂滬尾砲臺為滬尾「礮」臺,因此服務中心及內部相關簡介都已更名,原則上兩個字意義相同,就如同正體字與異體字差別,目前並無硬性規定要用哪一個字,兩者通用。

  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館長唐連成表示,九十四年滬尾「砲」臺開放參觀以來,都使用「砲」字。另外,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崔成宗表示,「礮」的原始意義是古代用來攻戰的機石,屬於一種攻擊武器,創始於范蠡,意指駕著戰車以機器發送石頭,攻擊敵人;「砲」與「礮」通用,指兵器。「炮」字的讀音為ㄆㄠˊ,本義是燒烤、烤肉,卻常被誤用為「炮」臺。

建築風格

  由於滬尾礮臺處於較高地勢,不易被察覺,加上礮臺外圍還有一道土垣圍護,隱密性佳,故易守難攻,是一座防禦性優越的暗礮臺,滬尾礮臺建造為矩形形狀,由外至內的結構分別是:

土垣

  又稱為母牆,礮臺的最外圍,堆成與礮臺約略等高的土堆,高約6.5公尺,具有遮蔽礮臺及加強防禦的功能。

壕溝

  將土垣和子牆區隔開來,提供類似護城河的作用。

營門(北門鎖鑰)

  礮臺唯一的出入口是東南方的營門,營門門額有光緒12年(1886年)重建完成時劉銘傳所題「北門鎖鑰」四字,至今依然清晰可見。因礮臺是一座軍營而稱「營門」。

子牆

  為礮臺的主要壁體,以當時昂貴鐵水泥修築而成,厚度達4.3公尺,最高達7公尺。

運彈坡

  為Y字型的斜坡,連結兩方砲座。當時以此坡來運輸彈藥。

砲座

  砲座呈圓弧形,兩座為一組,其間以甬道相通,配備「阿姆斯壯(ARMSTONG)後膛鋼砲」和「德製克魯伯大砲」,周圍壁體凹陷處為儲彈槽,砲口皆面對淡水河出海口。原有四座砲座,分別為十二吋阿姆斯壯後膛砲一尊,十吋阿姆斯壯後膛砲一尊,八吋克魯伯後膛砲二尊,現皆已不存。

置彈槽

  在砲座旁牆面砲彈形狀的洞。從前砲彈的放置處。因「阿姆斯壯(ARMSTONG)後膛鋼砲」和「德製克魯伯大砲」的彈藥大小不同,因此不同種砲座旁之置彈槽尺寸也會不同。

神龕

  在置彈槽旁的正方形孔洞。據說於清代時為放置神明之處,放置的神明通常為武神(例:岳飛、關羽等)。於民國初年則是放置通信設備。

被覆

  覆蓋在兵房上的泥土,質地柔軟,其上植草具有吸彈作用,被覆上立有兵房的通氣孔。

甬道

  礮臺之甬道為士兵寢室、儲藏室、辦公室、儲彈室及日常活動空間,甬道互相連通,兼具遇到砲擊時防衛之作用。

支撐洞

  在甬道中兩邊牆壁的長方形小洞。據說從前會插入木頭做為支撐士兵上下舖之用。

鐵水泥

  位於營門一進來旁邊的兩個圓桶狀的水泥模型,是當時所保留下來的「鐵水泥」,也就是現今的「水泥」。距今已有120年歷史。因當時鐵水泥是以木桶裝著從外國進口,此兩桶是當時沒使用而乾掉的水泥,故現今表面上仍有木桶的形狀。

廣場

  民國八十年(1991年)開始修復工程,修復時地坪開挖,礮臺內埕廣場發掘出面積龐大舊有建築基礎、地坪與少數遺物。但年代和式樣尚待後續挖掘考證。目前採取現況保存,待考證完成後再修復。

交通地圖

  • 地址: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一段6巷34號
  • 交通:【捷運】搭乘淡水線→捷運淡水站→轉搭紅26路或從指南客運10路(捷運站對街)→淡水滬尾砲臺站下車,往前步行約1分鐘即可抵。
讀取地圖中...



資料來源

  1. 《國定古蹟滬尾礮臺修復或再利用計畫》,(臺北:臺北縣政府文化局,2010)。
  2. 《臺北縣淡水礮臺調查研究與修護計劃》,(臺北:臺北縣政府文化局,1988)。
  3. 《臺北縣淡水礮臺整修規劃調查研究報告》(漢光建築師事務所,1987)。
  4. 周宗賢淡水輝煌的歲月》,(臺北:臺灣商務,2007)。
  5. 周宗賢《臺北縣文化資產手冊》(臺北縣:臺北縣文化局,2005)。
  6. 張建隆尋找老淡水》,(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6)。
  7. 臺北縣立淡水古蹟博物館《淡水地區文化資產(有形文化財)普查計劃報告書》,(臺北:臺北縣立淡水古蹟博物館,2008年9月)。

參考資源

相關頁面

相關連結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