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裨史志/快樂橫山" 修訂間的差異
行 1: | 行 1: | ||
{{淡水裨史志模板|孩子的快樂天堂-橫山國小|<table><tr><td>{{Youtube|Gm8bRzBrUcw|400|center|裨史志前導片-《快樂橫山》}}</td><td>{{Youtube|ttOjvK3aCaU|400|center|《淡水裨史志》01 2016年 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製作}}</td></tr></table>| | {{淡水裨史志模板|孩子的快樂天堂-橫山國小|<table><tr><td>{{Youtube|Gm8bRzBrUcw|400|center|裨史志前導片-《快樂橫山》}}</td><td>{{Youtube|ttOjvK3aCaU|400|center|《淡水裨史志》01 2016年 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製作}}</td></tr></table>| | ||
− | + | 撰文/ 秦淳格 曹雅涵 陳華羅 廖經文<br> | |
− | + | 攝影/ 林芸慈 陳華羅 秦淳格 郭珮君 | |
− | + | ===陽光路的盡頭 是一所有魔法的學校=== | |
+ | 橫跨北海岸的[[淡金公路]],有著無數轉角可以通達你想抵達的羅馬,「陽光路」也是其一,一個不經意,就會錯過。沿著陽光路直行,每到花季便盛開的櫻花大道、綠意盎然的[[三芝]]梯田景觀,種種美景推疊,而這次要為各位介紹的主角–[[橫山國小]],就位於這秘境的盡頭。 | ||
− | + | 首先迎接我們的是隻色彩斑斕的「龍貓」,它是由「茭白筍紙」打造而成的裝置藝術,一踏進橫山國小,印入眼簾的是「金色童年」四個大字,彷彿與之呼應,孩子的歡笑聲旋即搶先一步吸引眾人的注意,更進一步觀察,會發現教室外彩繪的牆,原來都是出自這裡的孩子之手,裡頭的故事承載著三芝的「生產」、「生活」、「生態」等元素,「五星級廁所」則融入了孩子的交趾陶藝作品,美觀之餘,也能更讓人在使用時感到舒服自在。 | |
− | + | 這樣的學習環境,有別於許多小學的呆板、陳舊,活潑童趣的樓棟裝飾,讓橫山國小於101榮獲「新北藝術之星」特色學校特優認證,背後的推動者,正是校長陳志哲。 | |
− | === | + | ===「教育是百年樹人的工作」陳志哲=== |
− | + | 當陳志哲校長初至橫山國小時,他認為應先放下成見、了解一個學校的歷史脈絡,先「發現什麼」再「去做什麼」,這也是他身為教育者的哲學。「這個學校有什麼特色?有什麼需要改善?這些問題是什麼?」他認為,要先「用耳朵去聽、用眼睛去看、用腳步去體驗,透過這樣的過程去思考,怎樣去經營一個能永續發展的學校?」談到教育,校長眼神煥發光芒,滔滔不絕地說道。 | |
− | + | 教育是一個應以長久為考量的事業,陳志哲以「放煙火式」做比喻,今年難得有資金便放煙火讓大家開心,但是明年沒有錢就不放,造成的反而是失落,這是件可怕必須避免的事情,但對於台灣的教育現況,這短視的情況卻層出不窮,仍有許多人汲汲營營追求曇花一現的煙花。陳志哲指出「希望是從A到A+,而不是把A否定掉,換成B或是C。」 | |
− | |||
− | === | + | ===廢校是一個危機 也是一個轉機=== |
− | + | 「我看得見山,我看得見海,但是我看不見我們的孩子從哪裡來。」陳志哲說。橫山國小處於臺灣本島最北端的山上,居民人數僅五百餘人,而五百多人中有許多都是高齡長者,平均每年當地的新生兒僅有個位數。 | |
− | + | 橫山國小曾經在10年前發生過裁撤併校的危機,因為學生人數一直往下降,當時新北市有兩所學校要裁併校,一所是漁光國小,另一所就是橫山國小。10年過去了,漁光國小已轉型為坪林國小漁光分校,而橫山國小仍在。 | |
− | + | 因少子化及身處偏鄉的原因,學校人數一直少於教育局規定的國小人數最低門檻,陳志哲表示,當時的熊曉鴻校長決定引進外部資源進行改革,以區隔偏鄉小學與都市不同的教育道路。 | |
− | + | 運用在地特產筊白筍,結合教育部「藝術生根」計畫,利用筊白筍殼製成手工紙為特色學校課程,運用「茭白筍」進行生態環保交流、社區交流、藝術交流、及文創陶藝交流,最主要就是希望能夠以在地生根為主。經過幾年的努力,終於做出成效,讓老師和家長們有信心將孩子送到橫山國小來讀書。 | |
− | === | + | ===資源匱乏與困境=== |
− | + | 「將茭白筍生態與教學課程進行融合的過程,學校其實曾經面臨很多困難。」回憶起過去的艱辛,陳志哲校長語帶感慨,並說明因為經費不足,所以學校在剛開始非常克難,僅使用一般的榨汁機,將茭白筍的殼打碎,溶成漿水以製作紙張。 | |
− | + | 但如此方法無法做出令人滿意的紙張,後來和老師們的努力之下,向附近的臺灣電力公司尋求贊助,才有足夠資金,購買絞碎茭白筍殼專用的機器,他們因為學校所有人員對橫山國小教育模式的堅持而感動,即使地理位置偏僻、學生人數少,教職員們仍願意千里跋涉上山的教育熱忱。 | |
+ | 隨著這幾年辦學成績卓越,橫山國小在媒體的曝光率提高,吸引不少家長送孩子們前來就讀,同時也吸引更多優秀老師前來任教。當陳志哲談到學校目前的現狀時,他欣慰地表示,未來還會繼續努力,實現橫山的永續發展前景。 | ||
− | === | + | ===藝術深根計畫=== |
− | + | 「叩!叩!叩!」在木頭互相撞擊聲的回音當中,我們走進位在橫山國小外圍的美術教室,在聽見一個聲音試圖衝破吵鬧聲、以引導學生進入下個步驟,這正是美術老師何美玉的課堂,而她也是讓筊白筍殼發揮無限可能的推手。 | |
− | + | 在一場研習會中,她因緣際會受邀到橫山國小教授美術,而這一待就是九年,九年來何美玉透過美術課程,讓人了解資源的再生利用所迸發出的無限可能。 | |
− | + | [[三芝]]是筊白筍的盛產之地,這項帶動當地經濟發展的產物,相對產生大量的丟棄筍殼,何美玉從中看到筊白筍殼的價值,由於以往從事造紙的工作及對於紙張原料的敏感度,讓她發現或許可以將筊白筍殼拿來製作紙漿。 | |
− | + | 此提議經由實驗、測試,並結合學校特色教案,橫山國小成功地將筊白筍殼運用進美術課程,原本是被當地視為沒有價值的筍殼,竟因為一堂美術課,搖身一變成為創造藝術的素材。 | |
− | |||
− | + | ===茭白筍的無限可能=== | |
+ | 二樓的美術教室裡,幾張桌椅簡單陳列著學生的作品及未完成品,角落邊的長桌放滿許許多多的顏料和器材,這裡是孩子能發揮創意的自由天堂,老師在課堂上只會告訴學生大概的主題,隨後就讓他們隨意地討論、作畫、發揮天馬行空的創意。 | ||
− | + | 在幾次美術課的拍攝中,我們覺得最有趣的是筊白筍殼在泡水、打散、調漿、瀝乾後會被放進製粿、糕餅的模子,步驟就像真的在製作糕點一樣,只不過在同樣可口誘人的外表下,筊白筍殼所製作的成品能保持更久。 | |
− | + | 學生仔細確認紙漿已填滿模子,並利用強力敲擊,試圖把尚未凝固的雛形脫離模子,然而這個步驟也是最容易失敗的,因為紙漿雛形可能會因為無法一次脫離模子而變型,孩子就得重頭再做一次,但從失敗中學習,是讓孩子成長的一大助力。 | |
− | + | 每位小孩子他都有各自獨特的創意,只要有適當的環境,便能讓他們自由發揮本性和潛能,一般學校較為注重升學,所以比較重視課本上知識的背誦與測驗,但橫山國小提供學生一個自然成長、快樂學習的校園環境,在美術課中學童動手做的過程中可能遭遇作品損壞的挫折,可是透過不斷嘗試後所獲得的經驗,能提高他們的受挫力,也使得學生對自己更有自信。 | |
− | |||
− | + | ===知識從不侷限於書本 處處皆是題材=== | |
+ | 在校舍走廊間,一群二年級學生從教室走了出來,自然課老師─林麗珠決定帶學生走出校門認識大自然。在我們的眼裡看來以為場難得的校外教學,可是這在橫山國小卻是很常見的自然課教學模式。這堂課,遠離了課本和桌椅,學生們在潺潺小溪、鮮豔昆蟲、蜿蜒樹藤上學到了自然界的生態法則。 | ||
− | + | 在觀察大自然萬物的過程中,孩子們懂得彼此尊重、愛護環境,也從美好的景物中培養文學造詣,面對不同的情境能舉一反三,不同的生活經驗也增加了對於更多詞彙的認識,使體驗到的形容詞更加豐富,而每一次的教學也讓孩子們覺得學習是快樂的、放鬆的。 | |
− | + | 橫山的學生也會特別珍惜能夠離開教室的課堂,因為跟著老師、同學一起接觸大自然的經驗,比起平時的休閒,能有更多元的的感受和知識收穫,所以在每一次出遊的自然課途中,總能聽見孩子快樂的嬉笑聲和發自內心的歌聲。 | |
− | |||
− | + | ===扮演「橋梁」角色的老師=== | |
+ | 林麗珠認為,橫山是一座非常棒的地方,隨著大自然變換展現不同樣貌,並以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做為橋樑,在能力可及範圍帶著孩子去接近大自然,了解它的四季變化、對照學校的課程教材。在橫山,自然課最有價值的教材,大自然都已經準備好了,只要孩子們知道可以去哪裡尋寶,他在假日時也便懂得在這座寶山裡尋寶。 | ||
− | === | + | 林麗珠認為,橫山國小教的不只是來自課本的呆板知識,更能藉由從校園外教導孩子認識周遭的環境,了解自己生長的這塊土地。橫山最珍貴的資產除了有天然寶山,還有老師們的用心教學,讓教學不只是知識的傳遞,而是生命的影響,讓學生能融會貫通,並有一份感謝的態度對待自然界的蟲鳴鳥叫,而不是將這一切豐富的資源當作理所當然。 |
− | + | ||
− | + | ===圖書館的後盾 師生教學相長=== | |
+ | 我們現場拍攝時發現,小朋友先看完大自然的教材後,把疑問都記在心裡,回到學校後,圖書館就成了他們獲取知識資源的寶庫,孩子可以在圖書館查很多關於動、植物的資料,從中詢問老師進行延伸學習。 | ||
+ | |||
+ | 當然,另一方面經由孩子的靈活思維,老師們如果遇到自己不確定該如何回答的問題,也能教學相長,在師生彼此的討論中,將大自然和書本上的知識相互連結呼應,學習頓時變得非常活潑,孩子也會對於學習這件事感到有趣。透過老師的課程教學安排也能結合美勞課,自由發揮地畫出自己在大自然所觀察到的一切。 | ||
不同於台灣升學制度下的課程,活潑的課堂外教育,實際走入課本教的生態,不僅能讓學生將課本的知識學以致用,也能從老師對於溪流、昆蟲、樹葉、果實、藤蔓、池塘、農作所衍生出的引導,讓學生抱持著疑問,再回到學校從書本中找答案,最後透過師生的相互討論,以達到學習的最高成效。 | 不同於台灣升學制度下的課程,活潑的課堂外教育,實際走入課本教的生態,不僅能讓學生將課本的知識學以致用,也能從老師對於溪流、昆蟲、樹葉、果實、藤蔓、池塘、農作所衍生出的引導,讓學生抱持著疑問,再回到學校從書本中找答案,最後透過師生的相互討論,以達到學習的最高成效。 | ||
− | === | + | ===給孩子一個舞台=== |
− | + | 你可曾有過或見過無法上台而難過到哭的經驗?這是我們對於橫山的另一種「不可思議」,因為我們這行人回憶起國小時,從不曾會有像他們學童這樣對於舞台的渴望。 | |
− | |||
− | + | 禮拜二早上八點,我們一行人循著聲音,走入校園的圖書館,發現有個版子上面寫著「故事時間」,上面有滿滿的學生姓名,這是給予低年級小朋友們的故事時間。 | |
− | + | 不過這天,有位小朋友在時間結束之前衝上台喊「我也要念!這禮拜該輪到我!」礙於時間因素,志工媽媽希望下周再展現,但孩子卻放聲大哭,最後志工媽媽還是決定讓小朋友一字一句的把整本書唸完,完成這個舞台展現機會。 | |
− | + | 當說故事可以讓小朋友對書本產生興趣,也能用一些潛移默化、淺顯易懂的方式,傳達給品德教育。其中的志工─東東媽媽說到,主要是鼓勵孩子閱讀、鼓勵孩子自動自發去學習,養成了一個良好的習慣。建成媽媽則是分享,透過故事的機會,能和孩子一起互動,講故事講到最後,也讓她覺得找回自己的赤子之心。 | |
− | + | 採訪結束後,走來了一位小朋友拉著我們要我去看他畫的圖畫,坐在旁邊聽他介紹他想像的飛船圖,從他的敘事過程,可以看的出來是經過一番縝密的思考和想像;從他的言語當中,聽見了他對事物的好奇心與熱情,對於我們而言,橫山國小就像桌上的這幅圖一樣,建構著美好的教育藍圖。 | |
− | + | 另外,學校也舉行迎新年活動,是提供一個舞台讓孩子展現十八般武藝,當中也會邀請家長一同與會,迎接新的一年。陳志哲亦表示「給孩子一個舞台,帶給他們成功的將來」,希望藉此機會,讓橫山孩子發揮其中的無限可能。 | |
− | === | + | ===橫山人的情感連結=== |
− | + | 「他大兒子五年級的時候,我就問說你兒子讀橫山好嗎?」「沒想到他竟然回我很好啊!他很快樂。」這是東東媽媽與宜湘媽媽的對於「為什麼選擇橫山國小?」的回答,也是其他家長給予我們的普遍答案,家長面上的笑容更加深我們對於快樂橫山的肯定。 | |
− | + | 東東媽媽笑著說,雖然常常會被小孩帶回家的「驚喜」不知所措,但是做家長的會覺得很高興,因為他在學校的生活就是這麼多元而開心,家長的負擔也較為輕鬆,因為學習的多元,不用成天督促孩子寫功課。 | |
− | + | 一所只有八十多人的學校,小一到小六的孩子都好像家人一樣,每個人都互相彼此認識,回家就會分享今天發生了什麼可愛的事、有趣的事,親子之間的關係也都因這樣的互動而加深,清楚知道孩子在學校所發生的事情,也能成為家長們之間的話題來源。 | |
− | + | 家長們的分享,與美術老師何美玉不謀而合,她認為橫山國小最特別的是,學生和學校的情感連結,當一個小孩子從一年級入學到六年級畢業,幾乎與全校同學都情同手足、相互熟識,聽著彼此的家庭故事,便很容易熟悉這個大家庭裡的所有人,因為在橫山國小,老師不僅參與在學生的知識性學習上,也在孩子的童年生活中佔有一席之地。 | |
− | === | + | ===陳志哲的「高情緒與低成就」=== |
− | + | 談及橫山的孩子是否會在學業成績上落後都市孩子,陳志哲有其獨特的見解。他表示,「假設有兩條線,一條是學習情緒,一條是學習成績,這兩條線。如果是都市國小孩子的話,可能學習成績較高,可是學習情緒較低,他的學習成績,會因為他的學習情緒的起伏而影響;但對於橫山的孩子來講,也許一開始學習成績較低,但他們學習情緒很高,所以他們的學知能力會慢慢提高,因為他有興趣支撐他學習,成績自然會慢慢往上升,甚至一直延伸到國中。」 | |
− | + | 看到學校的成功效績後,陳志哲也嘗試去了解和發掘橫山的運營模式,他的願景是將學校永續經營,在經營學校時,更要灌注自己的滿腔熱情和辛勤付出。 | |
− | + | 教育必須要是一個百年大業,要有永續的概念,才能夠延續課程或是教育的生命,這樣對橫山國小的孩子、對地方、對學校未來的發展而言,才是一件正向思考必須要面對的一個態度。 | |
− | + | 對於陳志哲來說,目前橫山國小就是他要永續經營的一個企業,是他精心灌溉的一片沃土,他堅信,即使艱辛,付出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 |
|<gallery> | |<gallery> | ||
File:快樂橫山001.jpg|小朋友專注觀看投影片。 | File:快樂橫山001.jpg|小朋友專注觀看投影片。 | ||
行 107: | 行 110: | ||
File:快樂橫山011.jpg|校長與校門口金色童年石碑合影。 | File:快樂橫山011.jpg|校長與校門口金色童年石碑合影。 | ||
File:快樂橫山012.jpg|學校裡的老榕樹是小朋友下課的遊樂場 , 雖然 他們有攀爬牆 , 但是小朋友更喜愛爬大樹。 | File:快樂橫山012.jpg|學校裡的老榕樹是小朋友下課的遊樂場 , 雖然 他們有攀爬牆 , 但是小朋友更喜愛爬大樹。 | ||
− | </gallery> | + | </gallery>| |
− | + | *製作人/曹雅涵 | |
− | + | *導演/郭珮君 | |
+ | *攝影/郭珮君 廖經文 林芸慈 秦淳格 | ||
+ | *剪輯/曹雅涵 | ||
+ | *配樂/廖經文 | ||
+ | *字幕/仲夏 | ||
+ | *訪問/陳華羅 曹雅涵 | ||
}} | }} |
於 2017年3月9日 (四) 11:35 的修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