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公學校"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小 |
小 |
||
行 3: | 行 3: | ||
==簡介== | ==簡介== | ||
− | [[淡水公學校]]為今日[[淡水國小]]之前身,[[1912年]] | + | [[淡水公學校]]為今日[[淡水國小]]之前身,[[1912年]]由[[滬尾公學校]]改名而來。明治31年([[1896年]])3月31日[[臺灣總督府]]以敕令第九十四號公布臺灣總督府直轄諸學校官制,同年5月21日以府令第4號發布國語傳習所名稱位置,在全島設立14所傳習所,淡水亦為其中一所。 |
明治41年([[1898年]])7月28日臺灣總督府公布臺灣公學校令,其附則規定「國語學校附屬學校及國語傳習所之設備得全部讓與公學校」,除了澎湖島、恆春與臺東3所傳習所和4所分教場(類似分校)外,各地國語傳習所皆轉變為公學校,於是淡水國語傳習所遂改制為「[[淡水公學校]]」,就學資格為8歲以上、14歲以下的臺籍兒童,另外也詳細制定六年制的公學校授課內容,包括修身、作文、讀書、習字、算術、唱歌與體操等科目,其著名校友為臺灣第一位博士-[[杜聰明]]先生。改名為[[淡水公學校]]後第一屆畢業生之一的[[周炳坤]]。 | 明治41年([[1898年]])7月28日臺灣總督府公布臺灣公學校令,其附則規定「國語學校附屬學校及國語傳習所之設備得全部讓與公學校」,除了澎湖島、恆春與臺東3所傳習所和4所分教場(類似分校)外,各地國語傳習所皆轉變為公學校,於是淡水國語傳習所遂改制為「[[淡水公學校]]」,就學資格為8歲以上、14歲以下的臺籍兒童,另外也詳細制定六年制的公學校授課內容,包括修身、作文、讀書、習字、算術、唱歌與體操等科目,其著名校友為臺灣第一位博士-[[杜聰明]]先生。改名為[[淡水公學校]]後第一屆畢業生之一的[[周炳坤]]。 |
於 2015年10月4日 (日) 13:58 的修訂
• 本頁分類:主分類 > 淡水 > 學校簡介
淡水公學校為今日淡水國小之前身,1912年由滬尾公學校改名而來。明治31年(1896年)3月31日臺灣總督府以敕令第九十四號公布臺灣總督府直轄諸學校官制,同年5月21日以府令第4號發布國語傳習所名稱位置,在全島設立14所傳習所,淡水亦為其中一所。
明治41年(1898年)7月28日臺灣總督府公布臺灣公學校令,其附則規定「國語學校附屬學校及國語傳習所之設備得全部讓與公學校」,除了澎湖島、恆春與臺東3所傳習所和4所分教場(類似分校)外,各地國語傳習所皆轉變為公學校,於是淡水國語傳習所遂改制為「淡水公學校」,就學資格為8歲以上、14歲以下的臺籍兒童,另外也詳細制定六年制的公學校授課內容,包括修身、作文、讀書、習字、算術、唱歌與體操等科目,其著名校友為臺灣第一位博士-杜聰明先生。改名為淡水公學校後第一屆畢業生之一的周炳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