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所在分類:主分類 > 淡水 > 學術研究 > 淡水良師志
紀錄片一堂不會睡著的課-差異化教學推廣黃湘玲老師[編輯]
- 影片描述:《淡水良師志》2020年 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製作
- 影片來源:YouTube網站
|
【個人經歷】
黃湘玲,一位對教育充滿熱忱,並希望學生都能在課堂上有所收穫的國小老師,但她的身分不僅於此,她更是一位致力於推廣差異化教育的良師,只希望能將經驗分享給更多有相同志向的夥伴,用她獨有的吸引力帶領大家去接觸並願意參與差異化的教學,同時專業領域更跨足至華語教學,不論是在社區大學規劃給外籍人士的華語教學,抑或是針對跨國銜轉生教學所規劃的夏令營活動,她都親力親為,希望培訓出的教育人才都能在這個教育環境裡有所貢獻。
她畢業於花蓮師範教育學院(現東華大學),在嘉義市任教英文導師三年及導師一年後,毅然決然選擇留職停薪兩年,到高雄師範大學華語所就讀華語文教學研究所,這期間在指導教授鍾鎮城的帶領下到泰國做華語教學的研究,並前往美濃教導移民華語,這些經歷啟發了黃湘玲老師對差異化教學的熱忱,並投身至其中,畢業後回校任教的同時也和鍾教授以及其他夥伴創立了「台灣來去華語協會」,開始在台灣各地推廣華語教學,另外也獲得天下雜誌2010年閱讀典範教師的殊榮,後來在調職新北市前更曾到越南做數位華語師資培訓。
調職到新北市竹圍國小後的第一年擔任教學組長,並出版個人書籍,因此也有了作家的身分,同時擔任萬華社區大學的督導,負責華語教學課程的規劃,之後擔任高年級導師六年,期間內在課堂落實差異化教學的方式,並擔任國語文領域召集人多年,也指導學生參加作文比賽,更主動和泰國中華國際學校的中文老師合作,設計閱讀導向的國際教育課程,頗獲好評,如此一步一腳印,於2016年獲得新北市師鐸獎。現擔任竹圍國小一年級導師,學校跨校交流時的閱讀講師、康軒出版社的教材諮詢委員,以及康軒華語工作坊講師,極其不易的將國語(第一語言)與華語(第二語言)兩個領域的教學專業做了完美的融合。
【差異化教學】
說起差異化教學,最初的核心價值就是「因材施教」,但是差異化教學更精細的注意到每個班級裡的每個孩子,即便是使用同一套教材,仍然能透過教學方式或者課堂練習、回家作業的設計有所不同。所謂差異化教學,指的是根據興趣導向以及天賦差別的不同,所設計的教學活動。在大部分的課堂中,老師準備好統一的教材,每個同學在課上聽到的都是相同的內容。但是學生間的程度或是個人特質必然存在著或大或小的差異,而統一的教學模式導致學生們的吸收程度有了很大的差距。這是傳統教學模式的一個缺口。正是有了這一缺口,「差異化教學」才應運而生。執行差異化有難度,有的老師雖然聽說過,但礙於時間或進度的壓力而放棄行動。為了能更有效的在教育圈推廣並分享自己的差異化教學經驗,黃湘玲老師在網路上創建了關於差異化教學的社群和部落格,在臉書成立差異化教學的社團,進而吸引海內外華語教學的夥伴,開始定期舉行線上讀書會或是工作坊,也因此開始有來自各地的邀約,請她主講差異化教學的內容。無遠弗屆的網路平臺讓更多的人可以加入到其中,共享新知與經驗,這些都是黃湘玲老師為何可以堅定地將差異化教學做下去的原因。
「九宮格教學設計」是她差異化教學中的一個經典例子。黃湘玲老師將自己設計的活動任務以「九宮格」的形式呈現,並考量人們由上而下的閱讀習慣,將較簡單的題目放在最上排,接著是中間程度和進階任務,這樣的設計理由就是希望就算是程度較低的孩子也願意嘗試。黃湘玲老師利用九宮格教學的「選擇性」和「趣味性」引起學生的興趣。有了學習動機,學生就能對學習產生更多的熱情。學生們不會因為任務難度高於自身能力望而生畏,而是透過比對自己的水準和題目的難度來選擇性地完成,甚至進一步挑戰進階的問題。這樣一來,學生們的積極度得到大大提升。這是教學很重要的一環,也是黃湘玲老師不斷跟差異化教學的參與者說明的。「其實提高學習動機並不難,只不過大多數老師都已經習慣了採用同一個教學標準。」她是位注重培養學習環境的老師,教室書架上的一整櫃圖書都是黃湘玲老師自掏腰包,為的就是讓學生習慣有圖書的環境,從而養成閱讀的習慣,黃湘玲老師說:「要讓孩子有閱讀的習慣,環境的設置是十分重要的。」學習的環境也一樣,旁聽過湘玲老師的課就會發現,當她的學生是件非常幸福的事。在她的課堂上,每一位學生都是「主角」,不會出現因學習能力不如別人而覺得自己格格不入的情況。正是這個原因,在黃湘玲老師的課堂上,每個孩子呈現出來的狀態都是非常穩定的。好的學習狀態和學習氛圍自然可以促進同學們的學習效果。
【差異化教學推廣理念】
黃湘玲老師認為差異化教學不容易讓人理解,不容易理解的原因是所有老師在成為老師之前,都要受教育學程的培訓,但是卻沒有一門課叫差異化教學。因應時代改變,想進一步了解差異化教學的老師只能靠自修的方式。但這個教學方式其實對新手老師來講不太容易理解,因為往往要累積一定的教學經驗後,才會去考慮到學生們有不同差異時該如何解決,雖然差異化教學可能是對學生是最迫切的,但對一個老師的養成卻不是優先條件。所以推廣差異化教學的不容易就在於它有難度,要讓大家願意著手嘗試,而沒有在一開始看似困難的操作方式上打退堂鼓,其實是一件很難的事情。黃湘玲老師堅信進行差異化教學的老師並不是因為有能力去做,而是因為願意去做。
在課堂上,黃湘玲老師很願意給學生自己做選擇,也許有的老師會疑惑學生是否因此選擇容易的作業,但黃湘玲老師覺得,人本來就會想要學習,本來就會想要更好,因為人性不會想做太簡單的東西。在讓學生選擇之後,學生慢慢就會有自學的精神和慾望,因為學會為自己負責任。因此如果將選擇權留給學生,學生會想讓自己變更好的人,這個就是差異化教學的內涵之一。
在課後之餘,黃湘玲老師也透過差異化教學這一「橋樑」在網路上結識了不少志同道合的人。當然,她們的交流不僅侷限於網路,因為差異化教學,網友變成了現實生活中的好夥伴。雖然差異化教學並沒有被全面推行,但仍然有很多老師願意跟著做差異化。在沒有足夠多的創意點子時,黃湘玲老師都願意站出來籌劃教學,分享自己的創意,將資源共用。其實生活或工作上受挫的經驗不少,只是黃湘玲老師不會一直放在心裡,像是第一年到竹圍國小擔任教學組長時,就因為不瞭解許多既定的文化而到處碰壁。另外,她曾特別為了碩士論文比賽南下,但自己又安排了其它工作,導致賽前太過於勞累,因此上臺後腦袋一片空白。她提及在那一兩年內,已經出現三次卡詞的挫敗經驗。黃湘玲老師認為自己不夠專業,所以下定決心強迫自己在每一次上臺之前都要做好萬全準備。這樣教育的方法跟她後來的態度有很大的關係,也影響到她後來帶學生的方式,她會讓學生有上臺的經驗,無論是說故事或發表,她會先給學生5分鐘準備練習,但她也會適時的給學生壓力,如果學生上台的狀態不好,她會請學生下台重新練習一次。這樣一代傳一代的經驗談,是需要遇到願意傳承經驗的貴人才能分享下去,但是到底會不會遇到這樣子的貴人,其實是很難說的。但是,當黃湘玲老師面對學生的時候,她也會盡力當他們的貴人,讓他們有機會改變,進而去影響別人。
【個人生活】
黃湘玲老師同時也是一個經營部落格的部落客,從第一年開始擔任英文教師,就記錄下自己的教學、研究經驗,同時也會分享一些旅遊故事,得到不少迴響,在步入婚姻之後,也開始分享自己的家庭生活和育兒點滴。她還有另一個身份,那就是一個音樂人的妻子、兩個孩子的媽媽。丈夫蔡牧恭老師是國小中高年級的音樂老師,同時也是一名樂手,和好友共組樂團,繼續自己的音樂夢。經常會帶學生樂團參與各種大型演出。黃湘玲老師與蔡老師大學時期在吉他社內相識並相戀,一直相伴走過二十年,直到結婚生子。這一路走來並不是一帆風順,在這期間也有很多波折,例如長期分隔兩地、家長的不同意、相互之間的矛盾等等。但這些不利的因素並沒有分隔開他們,在長時間的陪伴中,一同解決問題、處理各項生活難題。而蔡老師的支持,也成為黃湘玲老師在差異化教學推廣這條路上很大的助力,蔡老師不僅在湘玲老師的簡單解說下就馬上融會貫通差異化教學的概念,也嘗試運用在自己的音樂課上,並和湘玲老師分享成果,兩人不僅是生活中的伴侶,也是工作上亦師亦友的好夥伴。
黃湘玲老師致力於推廣差異化教學,在教導孩子時也會使用差異化教學的方式,和在課堂上的教學相比,自然沒有那麼系統化,比如,女兒很早就展現畫圖天份,兒子卻不喜歡,老師讓他們一起去學畫,鼓勵兒子對自己有自信。一樣的繪畫作業,對兩個孩子的標準是不同的。相同的,兒子擅長操作機械,像是學習騎腳踏車,女兒這方面不但弱了許多,動機也較低,比起強迫,老師願意等待女兒產生動力的那一刻。由此看來,雖然沒有特意地安排,但是黃湘玲老師已經將差異化教學的理念慢慢地滲入到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中。與在教室自費購書相同,她會在孩子房間的書架上放滿滿的書籍,為孩子營造適合的成長環境,慢慢養成閱讀的好習慣,才大班的兒子,經常利用時間抱著地圖書不放。
黃湘玲老師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將休閒的時光過得精彩。在不同的身份轉變之下,不變的是她對待生活的熱枕。以前喜歡單人旅行,走走停停,感受被大自然擁抱的美好,沿途撿拾不平凡的點滴化為力量,並將這股活力與正能量帶回到課堂上,傳遞給學生們。有了自己的家庭後,雖然空餘時間減少,沒有大把的時間可以安排旅行,但是這並沒有使黃湘玲老師停下腳步。先生的樂團出門表演,她就會帶著孩子,在演出地點附近安排旅遊景點。這樣一來,既支持了丈夫的工作,也有了一家人一同出遊的機會。她也曾和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生態農法小組織,介紹各種生態農法的方式,並讓食育教育有更多拓展的面向。在教學工作繁重,無法自由外出旅遊的時候,黃湘玲老師會在家看看書和電影,在她的家中有咖啡和茶器具,假日時,一家人會聚在一起泡咖啡、喝茶,享受其樂融融的家庭時光。「熱愛工作,享受生活」是拍攝中我們從黃湘玲老師身上看到的特質之一。
黃湘玲老師總自嘲自己是個不務正業的老師,她不僅是位國小教師,同時也是工作坊的講師,更是作家、版主、部落客,她的多方經營也讓自己的教學理念和經驗能夠傳承給更多人,希望這一小步一小步的前進,能改善台灣教育體制和華語教育的困境。
|
|
|
|
附錄:字幕檔(輔助檢索用)[編輯]
我覺得哦
我就是個勇氣不知道哪裡來的人啊
就是勇氣爆棚
差異化教學就是一位老師在同一個時間內針對全班的學生做差異化教學
那可能是依據這個全班學生的興趣
或他們的學習風格或是他們的準備度
就是他們的先備知識
然後也許是採用分組、也許是採用分層的概念
或是其他的教學模式去做差異化教學
那目的就是讓不管他是程度高或低
還是說他對這方面原本是有興趣或原本是比較有淺能的學生
他們都可以在同一個時間內學習到東西
這就是差異化最主要的精神
那這樣的概念其實我們在推動的時候就希望說把體育課或美勞課已經常在做的東西
可以把它有效轉換到國數英這些大家以為是不太容易推動的科目上
快打鐘了!快打鐘了!
哇好棒!
那是什麼?
卡片
你們真的要把它戳完了耶
剩下一格、兩格、三格、四格、五格
六格、七格,還有七格
一個教室的組成的差異化從以前到現在都存在
我們念書的各個時刻
或是我們修的各種課裡面大家就是不一樣
但是問題在於我們怎麼面對這個不一樣
而針對不一樣採取什麼樣的做法
那湘玲這幾年應該是一直專精於孩子的部分
所以呢她把這些細節做了很好的梳理
然後讓它有系統
因為差異化它主要並不在解決成績這件事情
它在解決的是學習動機
所以老師如果你的理念是希望你的學生在你的課堂上面是投入學習的
那我一定是推薦差異化教學
第一個它讓學生有學習中心而且不願意下課
如果今天沒有選擇權
因為都是老師單一要求要做什麼任務什麼任務的時候
那學生的自律性是不太會出來的
也不太可能會有自學的行為出現
再來它比較能看到就是??性的評量
因為他們在做任務的時候呢
老師比較有時間可以去觀察他們
最後呢他一定會帶出多餘能力跟多元智能的部分
還有他本身就是任務導向的教學
他其實是自我要求很高的人
我覺得她對學生的要求也不低
要跟得上她的腳步的學生要很認真
但是給她教到的學生應該算有福氣吧
她是一個會把學生的小細節觀察到
然後她會去想要解決這點小事
在我眼裡是小事
因為她的觀察就很細緻
然後會去探討學生為什麼有這種行為
學生的動機是什麼
你剛有沒有看到舢舨船?
舢舨船是什麼?
舢舨船就剛那個船就舢舨船
螃蟹也可以
那我要畫一個那個...我們現在走的地方
步道哦
好啊你就畫一個步道在這邊也可以
我記得有時候我會在休息室遇到妳
那時候我就覺得妳每次回答學生的問題的時候都很專業然後很有耐性
然後有時候學生我都覺得「嗯?」的時候
妳還是可以維持著一貫的教學的風格吧
就是不管是課中或是課後
雖然說那時候我沒有太多機會可以真的看到妳的課
她(湘玲)那時候還沒講差異化
可是可能那時候就有點用在我的身上我在想
因為她會...
我那時候有注意到她對我跟對另一個老師是有點不太一樣的引導的方式
真的哦
那時候可能妳也有注意到我會有點沮喪或什麼
所以妳在每次我們教課之後的檢討
妳會先告訴我
我這堂課做得好的地方在哪裡
然後我需要注意的地方在哪裡
我做得不夠好的地方妳也會直接告訴我
這對我來說很難得
因為你真的出去教書之後
不太會有人真的告訴你這些內容
(覺得老師是怎麼樣的人?)
老師就是一個女強人
因為通常如果有了孩子的老師
通常她的專注力全部都在她孩子身上
可是你很少看到有老師兩邊跑
我覺得老師在這個計畫(推廣差異化)上面態度是非常勇於挑戰的
差異化有其實非常多的聲音
有些老師其實是很反對差異化教學的
因為那不符合經濟成本
老師要投入非常多時間
在班上每一個不同的學生身上去砸很多時間和心力
但是我覺得老師真的很不怕那些困難
(覺得湘玲老師是怎麼樣的人)
好棒棒啊!就很棒啊!
首先要去很多地方講就是一件麻煩的事
很麻煩的事情
有些地方超遠的,遠到她講的時間比她交通時間還要少
可能講三小時,來回移動四個小時
這樣的地點她也願意去
我真的覺得這就是想要把某些東西分享給別人的心情,讓她願意去這樣做
老師要先提供訊息
如果是自己要先動手做會沒有安全感
對,很標準
他講得很標準 再講一次
老師一定要先提供知識跟訊息
如果真的一定要做一定要等老師完整的先解釋過
不然會沒安全感
如果是你們沒安全感嗎我問一下
你們會沒安全感嗎?
我做的角色應該是「妳去,妳放心去,我在家裡hold家裡」
我覺得不需要給太多壓力
她自己就已經會在焦慮或考慮
她到底身體狀況不好還要不要去的情況下
我覺得她自己就是最大的壓力的人了
所以我覺得我不需要再去跟她講說「不要去不要去不要去」
我應該是跟她講說「好,妳想去就去」,看身體狀況吧
我現在會做比較多的選擇
我會考量比較多就是
因為我現在的時間跟體力是有限的
那我就會考量今天這個邀約它可以影響的數量多少
這會是我一個最主要考量的點
那以前就是只要有我就去
比如你們跟去過的新竹啊
就是再遠都去這樣子
但後來發現說身體確實是會有所耗損
那如果有所耗損的話就不利於你繼續做一件事情
所以我覺得那還是需要調整的
可是我算是有點吃到苦頭才懂得停止那種
我12月底的時候就是胃痛、胃食道逆流、腸胃炎全部一起併發
其實要做差異化會想要去推動
我覺得還是回到教育的本質
就是學生
但是我們要照顧、要引導、引領的對象是我們的孩子
那因為做了差異化之後看到他們的眼睛發亮
然後會有笑容
我覺得這個是讓我覺得這樣的課堂風景應該要推廣出去
讓更多教室裡面的孩子都是願意學習的
每一戶人家你們家有蘿蔔拿蘿蔔
有洋蔥的拿洋蔥、那我有蘋果拿蘋果
我們一起把身上有的東西、家裡有的東西一起放到這個鍋子裡面煮
那我們相信有一天旁觀的人他們會一起加進來
就算他只是喝湯沒有貢獻東西我都覺得沒關係
因為他喝了才知道那個湯是什麼味道
他就會覺得那他可以把他有的東西再加進去
也許是加迷迭香
然後就會更香
所以這是我對於推動差異化未來的看法
我還是會做我該做的事情
因為我覺得每一個當下其實就是成就未來
那個種子會發芽然後重點是會成長
而不是只是短暫的開花綻放而已
你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取決於你自己
我沒有比別的老師優秀什麼
我只是比較願意改變
而且願意試試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