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Andylu11/文章心得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閩客間的經濟競合-汀州客與林本源

文章心得

  看完了曾令毅老師的文章後,對於18、19世紀在台北盆地的族群變遷和經濟結構變化有了深入的了解,從原本最早的汀洲客家人,經歷了分類械鬥,到漢人林本源家族的勢力,家族間的潮起潮落,牽動了地方勢力的消長和經濟的起伏。

  在康熙年間,汀洲的客家人渡台開墾,一部分在三芝、石門登陸,一部分在八里,而其中汀州人的代表人物就是名聲顯赫的-胡焯猷先生;在上呈給長官的書信中提到「以四十餘年首創基業」說明了他在北部地區開墾的盡力盡力,新莊的武聖廟明志書院凌雲寺都跟胡焯猷先生有關連,以他為中心的汀州人便以新莊為中心向外沿著淡水河口開墾,並從事米穀貿易,累積財富,使汀洲人在北部地區的勢力如日中天。

  但隨著康熙末年,粵人在北部地區的入墾,發生了多起漳、粵和泉人的械鬥,使得部分的粵籍人為了避難,開始變賣土地、田產,選擇南遷至桃園,汀洲人隨著械鬥後勢力逐漸縮小,選擇跟粵人南遷,使得北部地區的勢力範圍發生了許多的變動。

  在嘉慶年間,胡焯猷先生所創立的胡林隆墾號中的土地便慢慢的典當給林本源家族,致使其勢力增長了起來,而林本源家族的林平侯先生,在辭官以後,致力返台發展經濟與社會事業,但由於台北盆地大多都已開發,使得林家逐漸以山區的拓墾為首要方向,便在拓墾的過程獲取了樟腦等高經濟的山中資源來販售,使得其家族勢力逐漸的如日中天。

  然而在這段期間,各家族勢力的消長除了文獻紀載可以考證外,在閱讀完文章中我發現了一個最重要的因素-寺廟;寺廟中的紀念碑,對於主要的捐獻者會加以記錄,我們能從而得知當時建廟的人員如果沒有雄厚的財力或勢力便無法創建,所以寺廟能成為一種紀錄當時家族勢力的極為重要的代表。

  在淡水的鄞山寺是當時汀州人的信仰中心,而在此寺廟的石碑內就記載了胡焯猷先生的事蹟,不僅如此,凌雲寺武聖廟也都有記載著與胡焯猷先生相關的事蹟,便說明了當時胡焯猷為中心的汀州人在台北盆地龐大的勢力。然而觀音山上的憲示立碑、淡水林子的重造公司田溪橋碑和紀福德寺的碑記便可得知林本源家族勢力的消長,透過寺廟裡的紀錄、和各地所建的石碑中,便不難推斷當時地區主要勢力以及顯赫的人物,因為這些建築,使得歷史便更廣為人知,永久傳承。

  不僅如此,在讀完文章中我對於當時的一些民俗傳說非常地感興趣,淡水鄞山寺的水蛙穴和滬尾街上蜈蚣穴因為物種相剋的關係,使住在草厝尾街的泉州居民日生惶恐,因此請來風水師對水蛙穴出策破解,使得水蛙穴的一口井便混濁,象徵勾破了其水蛙眼,導致流傳了鄞山寺日後的管理人生命都會坎坷,也顯現了當時居民對於信仰的重視。

  看完了此篇文章使我對於當時台北盆地的歷史有了更深入的認識,也讓我對當時的環境和民俗風情有了更多的想像,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