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芳火車站

出自 淡水維基館
於 2021年3月26日 (五) 14:15 由 侯皓文 (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簡介)

前往: 導覽搜尋

簡介

「瑞芳」地名的由來,是清朝時代當時的陸路交通不便,往來台北地區全靠基隆河水路運送,現在的柑坪里(合稱內瑞芳)逐漸成為台北地區往返於噶瑪蘭(今宜蘭)之間的必經之地。當時的基隆河接駁渡口附近,由陳登賴世兩人合開一店,名為「瑞芳」,漸成為前往山區採金與往返噶瑪蘭中途補給及休息所,由於往來者眾多,都不約而同或口頭相約,都說去「瑞芳」,久而久之「瑞芳」便成為地名了。近年來台灣觀光蓬勃發展,瑞芳火車站在臺鐵的營運總能在前三十名,主要就是依靠文化及觀光發展而再度復活的一個車站。

西元1919年5月宜蘭線鐵路八堵瑞芳段通車,瑞芳正式設火車站。目前火車站仍為進入黃金山城(水湳洞金瓜石九份)、濱海漁村(瑞濱、南雅、鼻頭角)及黑金鐵道平溪線的重要轉運站,於民國102年後,久違的深澳支線將於第三月臺復駛,將瑞芳火車站由礦業車站再度轉為觀光型車站。
>

歷史沿革

日本時期

  • 1919年4月:日本政府設立瑞芳站
  • 1921年:瑞芳站臨時木造站房完工

民國時期

  • 1954年5月:站體改建為水泥磚站房
  • 1965年4月:深澳線通車(深奧火力發電廠啟用),同年瑞芳後站啟用
  • 1977年12月:四腳亭至瑞芳站區間雙軌化通車
  • 1985年5月:瑞芳站至侯硐車站區間雙軌化完工通車
  • 1994年7月:站體加情施工,包括:房鋪磁磚更新、候車室及地下道新裝天花板及牆面油漆、站前廣場延伸等工程
  • 2007年:深澳線廢止(深澳火力發電廠停用)
  • 2013年11月:瑞芳車站後站(第三月台)正式開放,供乘客站內進出
  • 2014年1月:深澳線復駛(海科館車站完工)

交通地圖

參考資源

相關頁面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