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虔益
簡介
羅虔益( Mr. Kenneth Dowie ),加拿大人,於1887年5月9日生於加拿大的新蘇格蘭,他在家中的五個子女中排行第三。由於他為蘇格蘭裔,自小便回蘇格蘭讀小學,然後又搬到英國的南部,到了高中時才舉家搬遷回加拿大蒙特婁附近就讀高中。在馬宜大學(Science Faculty of McGill University)就讀科學院時,他便加入了學生的基督教青年會(Y.M.C.A.)並擔任幹事。他在校專攻土木與結構學程,並取得建築工程學的學位,大學畢業後一度於“自治領橋樑事業(Dominion Bridge Co.)”工作,其後又回馬宜大學進修取得建築學位,並且於該校的長老教會神學院(Presbyterian College of McGill University)進修部分課程。來臺灣前在“洛氏與法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Ross & Macfarlane Architects)”工作時,接受了加拿大長老教會宣道會的呼召後,他便預備成為海外宣教師。於西元1913年10月31日,他被加拿大總會派來淡水擔任宣教士,但不具備牧師身份,他是當時來臺宣教師之中唯一以“宣教行政(Department:Administrative)”為身分的Mission architect。他的職責專為協助淡水中學青年教育工作以及規畫校園,建設校舍。1914年時他赴東京學習日語時結識了基督教女青年會(Y.M.C.A.)派遣至日本的美籍宣教士古利安(Miss Marion Osgood),後來兩人便結婚了,1917年羅虔益夫婦倆返回淡水。羅虔益在臺灣十餘年期間,除了專務建築事宜之外,也曾擔任淡江中學的幾何老師,1921年4月1日到1922年8月31日,他主要代理淡江中學的校長。
羅虔益在臺灣所設計建造的建築物,包括1923年的淡江中學體育部及艋舺教會禮拜堂和1923年淡江中學八角塔校舍,尤其八角塔因對中西文化造型的拿捏和建築技術的熟練設計創造力,而被譽為中西合璧建築的精品。他在淡水中學時主要的工作還是規劃校園與建設校舍。當時淡江中學以老舊並且規模有限的牛津學堂為校舍並非長久之計,而且女學校令人稱羨的校舍也陸續完成。一所足於表現出創校精神和教育理念,以及供未來發展所需的校園才是當務之急。在1919年日本政府允此項建築計劃募款,不久便在臺募得一萬六千元,同時也向加拿大申請了輔助。
不過當時北臺灣教會的建築事務均由吳威廉牧師負責,羅虔益一時無用武之地,情勢尷尬,讓他一度請辭想轉調韓國服務。因此,宣道會於1920年讓羅虔益至洛杉磯去,用六個月的時間學習營建業務。而八角塔的設計圖便是在這時完成的。1921年他返臺後便展開了營建工作。在1923年第一所建築體育館(雨天體操場Gymnasium-Assembly Hall)落成啟用,這棟建築是為6月5日的北部教會設教50週年作為紀念會場而先行竣工的,這間在臺灣建築史上極具地位的建物,10年後還是被選為設教60週年的紀念會式場。他接著還在同年為艋舺教會建了一所禮拜堂,作為北部教會50週年紀念建築物,這所建築之風格與體育館極為相似。但是,羅虔益至今仍為人所樂道的仍是淡江中學的主體校舍“八角塔”。它於1923年11月開工,一直到1925年6月竣工,八角塔至今還大致保存完整。
為了病重的夫人和子女的教育,在1924年,羅虔益返回加拿大,曾於二次大戰期間,充任美國海軍情報局的翻譯官,負責翻譯文件與偵訊戰犯,後來官拜美國海軍少校,1945年12月,戰爭結束,他乘美軍艦由菲律賓抵臺,藉機訪問教會,並帶有五百名在菲律賓的臺籍日軍戰俘名單為禮物,他一再表示永遠地關心臺灣。在“二.二八”事件時,他還曾受偕叡廉老校長和其女兒偕安蓮之託,設法營救陳能通校長,可惜未能成功。他退休後搬遷至加拉蒙市與昔日宣教士朋友比鄰而居,而他也為自己建了一棟“小白宮”,那是仿造他在淡水的家(今真理大學最東側宣教士宿舍),想必他是非常懷念淡水的生活,最後他於1965年6月2日離世。他在臺灣的足跡與故事,以及在建築風格上的努力創造力,都對臺灣近代歷史的發展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