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裨史志/樂齡阿嬤

出自 淡水維基館
於 2017年3月9日 (四) 10:33 由 Rocio (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已保護「淡水裨史志/樂齡阿嬤」([編輯=僅允許管理員](無限期)[移動=僅允許管理員](無限期)))

前往: 導覽搜尋

樂齡阿嬤-平凡中的不平凡

  • 影片描述:裨史志前導片-《樂齡阿嬤》
  • 影片來源:YouTube
  • 影片描述:《淡水裨史志》03 2016年 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製作
  • 影片來源:YouTube

專訪

拍攝團隊 {{{5}}}

文/ 鄭人豪 俞沅均 鍾嘉怡
攝影/ 闕頌益 俞沅均 江翌華

從「素人阿嬤畫展」啟程

  「出生在物質貧乏的年代,農事和家務是她生活的重心,直到 60 歲才在參加三芝安康社區松年大學畫畫班拿起畫筆,結果著迷似的一發不可收拾。阿嬤的過人之處在於透過生活題材,樣樣即可隨手拈來。像她居住的三合院、孫子就讀的小學、假日陪孫子到野外捕蟬、田邊的稻草人、自己種的琵琶、養的雞鴨等場景,都成了她粉彩筆下的人物,一幅幅生動的作品,就是她生活的點滴和生命雋永的記憶。」

  這是新聞筆下的周江武子,讓眾人雙眼為之一亮。2015年5月在新北市的婦女樂活館與鍾素梅舉辦-素人阿嬤「浮生繪影」聯合畫展。新聞記者在展場採訪周江武子時,見她津津樂道地說,「我只有去學一天(繪畫課)而已,晚上回家後感到無聊睡不著時,就趴在床上亂畫亂畫,真的很不好意思,還可以拿來這邊作展覽。」這是鏡頭前的周江武子,真誠而不造作。

  時隔5個月,我們邁過交通壅塞的淡金路走入阿嬤所在的三芝區,沿著蜿蜒的林間小路經過觀光步道的賞楓林,這裡有不少腳踏車隊,空氣新鮮、涼風快意,不過我們的駕駛可沒空閒享受悠閒的沿途風光,專注尋著路邊一塊福德村的小路牌,路牌指向只有一台車身可以通過的羊腸小徑,接著一個像超大溜滑梯的陡降坡「咻~」帶我們溜進了另一個世界,兩排高聳的樹林猶如撥雲見日,攤開了一片片田野風光映入我們眼簾,梯田環繞、零星矮房、白鷺鷥來無影去無蹤。遠處一棟改建的三合院佇立在田邊,不會搞錯的,方圓百尺也只有這一戶人家,我們來到了周江武子的家。

拿起鋤頭又拾起畫筆的阿嬤

  為什麼一個72歲的老人家還可以拿起鋤頭又拾起畫筆呢?沒錯,周江武子阿嬤還沒退休!畫畫不是她茶餘飯後的消遣,天未亮,阿嬤和阿公就得下田忙碌了,一個足球場那樣大的筊白筍田,正是他們夫妻大半輩子的心血,持續不輟的農務工作至今仍不停歇。我們懷抱著滿腹的疑惑與敬佩的心情,走訪周江武子阿嬤的人生故事。

  周江武子,出生於日本時代,只讀過小學,家裡有8個兄弟姊妹,排行老四。從小就要負擔照顧弟妹的責任,為了分擔家計,開始在三芝學習裁縫,做西裝、縫扣子。20歲就嫁給了阿公,生了四個小孩,分別是兩男兩女,為了扶養這個家庭做過很多份工作,製鞋工廠、電子工廠、百葉窗工廠、還從事過水泥、抹墻營造業的粗活。

  至今,她仍是家裡農活的主力軍。目前與丈夫及小兒子一家同住。

裁縫學徒變身認真媳婦

  阿嬤原本在當學徒學做衣服,相親的時候有跟阿嬤講說她可以繼續學做衣服,但是嫁過來以後阿嬤後來才發現這是不可能的。阿公家的田地多,采山有好幾甲,大到要從外面請人採茶。所以阿嬤就幫忙採茶,認真地當媳婦,再沒有時間做小裁縫。這一幫,就是五十餘年。

聽爸爸的話

  我們問了阿嬤年輕時有沒有特別想做的事情?有什麼夢想嗎?然而對於當時的女性來說,能嫁個好丈夫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談起年輕的歲月,阿嬤臉上滿是掩不住的笑意。原來從小時候就開始做衣服的阿嬤,一直想著長大以後可以繼續做衣服給人穿。只是,在那吃飽便滿足、有工便知足的年代,她更多時候是聽從父母的安排。當時的她不如現今社會,要嫁哪兒就嫁哪兒。

  在阿嬤的眼裏,嚴格的父命是必須要聽從的。父親告訴她,對方家有田地、吃得飽,阿嬤也就認命了。也正是這樣簡單樸實的想法,促成了這段美好姻緣,讓原本是個體的倆人,成為了一同攜手渡過漫長歲月的務農夫婦。

周家媳婦

  走進阿嬤家,總有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好客的阿嬤總把我們當自己孫子對待,每回都會問我們:「吃飽了沒呀?」接著身子一轉,便神奇地熱好了四菜一湯喊著我們快進來吃,嚇得我們不得不趕緊拿起碗筷乖乖坐在飯桌當阿嬤的「乖孫子」。她還會開玩笑說:「要是這些飯菜你們不吃,我都要拿去餵雞了哦!」身為長期離家外食的我們,難得能嚐到一桌家常菜。身處他鄉,卻嚐到了「家」的味道,感動地跟阿嬤說:「不如我當你們家養的雞好了!」

  五十年來,阿嬤作為周家媳婦的持家功力實在令我們敬佩萬分。不需要都市套房的裝潢,一條竹籐椅也能坐上幾十載;不需要增添氣氛的LED黃光崁燈,一口鍋爐的溫度就能溫暖所有人的胃;不需要大魚大肉,隨手炒盤自己栽種的青菜,就能吃出美味的健康。不過今日媳婦熬成婆,也是經年累月促成的功夫呀。阿嬤記憶中的那一樁樁年華,可不是我們現代都市人所能觸及的想像。

  阿嬤告訴我們,過去山上的女人大多除了帶孩子就是煮飯。等到孩子長大了些,女人們便會去上班、工作、採茶、煮飯,日日上演四點一線的忙碌生活。

  阿嬤剛嫁來的時候,和阿公一起生活在大家庭裏。那大家庭足有二十幾口人,阿嬤得與其他女眷輪流煮飯。初來乍到的她連飯都還不會煮,多虧了嫂嫂們的幫忙。從最初的十二天輪一次到分家後每三天煮一次,妯娌間竟從來沒有過爭吵,有什麼話都會湊到一塊兒講。言及當時還是生手的自己,常常搞不定早餐,公婆都會一起幫忙,阿嬤笑言婆婆還要好過自己的母親。

小媳婦眼中的老媳婦

  小媳婦淑莉一家和阿嬤住一起,生了兩個可愛的孫子才剛上小學。我們從淑莉阿姨的口中問到許多她和阿嬤一起相處的寶貴故事。阿姨說得很起勁,因為她是打從心底地感謝彼此之間的婆媳牽絆,也由衷地崇拜阿嬤這般的精煉與能幹。

  在小媳婦淑莉的心目中,阿嬤不管是在採茶亦或是在做家事上,都是無可否認的第一名。

  阿嬤剛嫁進來時,的確有很多事都不會做。但幸運的是,阿嬤有三個嫂嫂,四個人相互協助,就這樣造就了阿嬤深厚的居家功夫。阿嬤告訴自己的小兒媳,以前剛嫁過來,頭天五點多起來沒有煮到早餐,今天提前到四點多起床,想說今天夠早了吧?卻發現又被煮好了,只好再提早一點。最後發現,原來要提早到兩三點上工才煮得到,還真是有點「可怕」”。

  在這個三合院的大家族還沒有分家時,連喝的水都要用煮的,而且道具也只有一個比現在瓦斯爐大上好幾倍的灶。從圈養的豬到大人的食物,再到小孩的便當全都得靠它。另外,還得分先後順序。所以每到吃飯時,大家都特別積極,不然最後的人就只能喝稀飯了。家人數量實在太多,且都鍾情米飯。反而地瓜和稀飯都得不到家族成員的太多青睞。

  「嫁到這邊,我什麼事都不會做。然後後來她(阿嬤)說這樣也好。反正如果有100分的婆婆,不需要有100分的媳婦。」淑莉阿姨說著說著,眼框便漸漸失守,泛起了漣漪。

像疼女兒一樣待兒媳

  阿嬤有很好的婆家,我們也很想知道阿嬤是怎麼樣的婆婆呢,於是我們就聊起了她的兩個媳婦。

  大媳婦嫁來七年,肚子都還沒有一點動靜,便去姐姐家吃助孕的蜆。結果細菌感染傷到腎臟,身體水份排不出來,全身腫了幾乎一年餘左右。經歷了這件事後,大媳婦陷入了低潮,礙於辦法已用盡,差點就想放棄生孩子的想法。但她恰巧去了間廟裡朝拜,在長庚遇見了她的貴人,終於在第八年讓阿嬤抱上了孫女,不到一年的時間,第二胎也接著誕生了。

  在大媳婦身腫求醫住院的日子,身側總有阿嬤的陪伴。在自己大兒子上班時,都是阿嬤向公司請假相隨。大媳婦住多久,她就伴多久。醫院裏的人常常誤會她們是母女,而大媳婦對阿嬤也是任何掏心窩的話都能聊。

  而小媳婦則像是個現代版的阿嬤。剛來婆家時,一道菜也不會做,經常得請老公幫忙。豁達的阿嬤認為,畢竟她一直在外面生活,什麼都不會,38歲才嫁進來。山上的人對於煮飯這事都很隨性,有的吃就好,慢慢學沒關係。

  阿嬤難道對媳婦們都沒什麼要求嗎?畢竟八點檔的電視劇裏,媳婦的角色都被婆婆虐待得很厲害,不是嗎?阿嬤認真地說:「要求什麼?乖乖的就好啊。她們來也給我們生了兩個孫子那麼健康,人生就是這樣一家人幫來幫去,這樣才像一家人。」

  阿嬤:「人生就是這樣,活著就是要做事,我們做得動就做阿。」

  談到這裡,我們不禁想問,阿嬤要照料家事,又要上山採茶務農,不會覺得辛苦,或是有任何的埋怨、不愉快嗎?於是阿嬤又跟我們分享了她年輕時的工作經驗。

  阿嬤原本只是種田,但社會日新月異,工業社區一個個冒出來。茶葉不再種山也不再開墾,開始把重心轉向工廠。阿嬤做過的工,種類五花八門,例如:鞋子、百葉窗、電子……巧的是,阿嬤每在一個工廠待不久,工廠就倒閉。兒子甚至和她開玩笑說乾脆別做了,去哪兒都領得到退休金。

  相信工地給大家的印像都是身強體壯的男性為員工,誰又能想到這樣的地方也曾是阿嬤的工作場所?

  阿公年輕時曾經患胃出血,不得已只能在家中修養。可孩子們都還小,在念國、高中,並沒有過多的積蓄可以直接給孩子,就連房子都還是租的。阿嬤便一力扛起了這個家。阿嬤在工地待了五六年左右,工作範圍包括外出挖土、做建築。她曾和師父去過很多工地,如臺北、南機場的建築工地。即使是陽明山也有過阿嬤的足跡,哪兒有房子在建,阿嬤就去那兒。由於每個孩子都在唸書階段,因而這筆教育費是不可節省的開支。兒子去當兵後,就曾勸自己的母親,回工廠工作,別在工地做粗工了。但阿嬤抱持著如此信條:「人生就是這樣啊,活著就是要做事,做得動就做啊!」

  出外賺錢養家固然辛苦,箇中艱辛只有當事人自己最為清楚。但今天坐在我們面前的周江武子談及這些辛勞時,非常的怡然自得,絲毫沒有埋怨,彷彿像是在訴說著他人的故事般。我們看到的是一位為著了丈夫、孩子而無所畏懼,無私貢獻的母親與妻子。

阿嬤愛旅遊

  阿嬤的世界可不只有茭白筍田和這間宅子,愛玩的阿嬤喜歡出國,經常到處趴趴走。阿嬤什麼國家都去,先不說最近的大陸她去了好幾次,歐洲她也走訪了兩次,有一次甚至去了41天。就連最短的停留也在瑞士待了7天,她還不忘向大家展示帶回來的伴手禮。

  阿嬤個性愛玩但也從簡,有的時候在花費上亦會舍不得。隔壁鄰居的女兒在大陸開工廠,經常和她結伴出游。提到要不要去日本,阿嬤果斷說不要,因為常常去日本,一次去都要幾萬,上次去瑞士,亦花了十幾萬。

  不過,年輕時愛玩的阿嬤也出過一次包。阿嬤自認自己會做,會花錢,也會玩。在孩子還小的時候,阿嬤去澳洲雪梨,一去就是十幾天,恰好撞上筊白筍收成季節。當時阿嬤沒料想到筊白筍那麼快便可以收成,而剛好那時候阿公都在做木工,也沒時間顧及,結果回來時已來不及收成。憶及當時情景,阿嬤一直在念叨好可惜,不知道辛苦栽種的筊白筍那麼快就成熟了。

阿嬤愛嘗鮮

   阿嬤69歲那年,社區大學前來招生,詢問到這座三合院,問大家要不要加入。阿嬤心裡想著,這些都是以前沒有機會和時間學的,如今孩子長大了,自己也老了,那就去試試看好了。學習的東西盡管都是來自自己熟悉的農村,主辦方所給予的務農知識亦都五花八門,讓阿嬤獲益匪淺。

  處於半退休狀態的阿嬤可以用多才多藝來形容。除了社區課程,阿嬤還參加了慈濟的活動,學了不少的手語。此時的阿嬤盡管經歷了許多風霜,但還是像個孩子一樣向大家展示她學到的新事物。「你看,好多哦!我都忘記了。慈濟教很多。我們社區也有做表演,我也都有去表演啦,什麼老人會啊,都有去表演一下。上課就亂來的啊,快樂就好。」

  阿嬤邊跟大家分享晚年學習中的樂趣,還邊告訴我們該怎麼唱戲。阿嬤當時是這樣告訴我們的:「(朗誦歌)台語念國語不像,要念台語啊。女的念一句,用唱的,不是念的(唱歌)哈哈,就是這樣唱的。一個唱過來,一個唱過去這樣。去那邊就是好好笑,就是亂唱這樣。都是一些老人啊。這個比較難,這個很多。這個不一樣的。(繼續唱)這是寫一個人的故事。男的再去找女的,然後被女的摔了。然後就變一本書出來。就是唱這本書。(阿嬤記性很好)我以前有讀這個漢文過啊。以前我沒讀國中的時候,人家去我們那邊教漢文啊。我就有讀一些啊。這漢文我就會轉,會唱過來。」

  社區為老人舉辦了不少課程,讓原本就喜歡嘗鮮的阿嬤多了些興趣。最後我們也終於挖掘到阿嬤成為素人畫家的始末。原來阿嬤有個農會的朋友,跟她一同學習畫畫。她看見阿嬤的畫作便斷言她有繪畫的天分,之後她便到阿嬤家中拿畫去做展覽。阿嬤嘴上是說她隨便畫的被拿去展出,但她拿著畫跟我們比劃哪裡應該暗些,為什麼另外一處需亮些時的表情和語氣,可一點也不像隨便的呢。

  阿嬤和鍾素梅阿嬤不同,素梅阿嬤從小就喜歡畫畫。阿嬤這幾年才開始嘗畫畫的鮮,上課回來以後,一有空便會擺弄畫筆。阿嬤還是個任性的姑娘,畫圖紙只上了一節課就跑去大陸玩七八天,結果回來時,其他人課程都上完了。只得拿著老師給的畫冊回到家中信手塗鴉,用阿嬤的話來說就是「亂畫亂畫」”。

  我們還問過阿嬤有沒有想當畫家?阿嬤卻回答:「齁,我才不要,只是有空自己亂畫一點,休閒而已。」

回到素人畫家阿嬤

  阿嬤雖然只是個平凡的小人物,但她也並非一般人想像中的鄉村農婦。除了在農田中耕作之外,閒暇時間並不是只待在客廳泡茶看電視,而是去嘗試接觸新事物。她常常參加社區舉辦的活動及課程,在上過畫畫課之後,便時常自己拿起色鉛筆畫出一幅又一幅生動的畫作。阿嬤甚至還有自己的臉書,不時就拿著智慧型手機,跟兒女子孫透過LINE聊聊彼此近況,可以說是個不折不扣的3C通。在阿嬤親友的眼裡,她是個超人阿嬤。

  後來想想,阿嬤其實不算畫家。相較於畫畫,阿嬤更傾向於做家務事,且種筊白筍的功夫更顯厲害;但她又的確是素人畫家,擁有最純樸、良善的誠心,為自己的晚年持續勾勒著生命的線條與色彩。

  「阿嬤很平凡,卻又如此的不平凡。」


專訪相片


淡水裨史志簡介

  淡水裨史志,是淡江大學文學院文創大淡水地區全記錄第四期子計畫一的大傳系成果,於2015年8月1日起至2016年7月31日期間執行。拍攝對象如下:素人阿嬤畫作鍾素梅、農婦畫家周江武子、三芝區婦女互助服務協會江翠芳前理事長、全方位創作的藝術家張金蓮、在老街開設心波力幸福書房的詩人許赫、新北之星特色學校橫山國小校長陳志哲、平日開計程車之餘,致力於民間鐵路文學的羅文德老師、年輕創業的插畫新秀蔡佩倫。


紀錄片列表

  1. 快樂橫山(橫山國小校長-陳志哲)
  2. 千水子凡(三芝婦女服務協會-江翠芳)
  3. 樂齡阿嬤(素人畫家-周江武子)
  4. 鍾生繪影(三芝素人畫家-鍾素梅)
  5. 傳書幸福(心波力幸福書房-許赫)
  6. 子子(全方位藝術家-張金蓮)
  7. 鐵道旅人(鐵道旅人-羅文德)
  8. 報告色長南瓜來了(插畫新秀-蔡佩倫)



版權資訊

統  籌:淡江大學文學院淡水文創整合計畫案
策  劃:王慰慈
監  製:王慰慈
作  者:淡江大學大傳系三年級
視覺指導:陳玉鈴
行政指導:曾小玲
美編指導:任家慧
行政助理:何和威、陳颽心、呂莉婷
文字編審:盧逸峰
美術編輯:黃雪婷、陳姿妘
封面設計:蔡佳勳
執行單位: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
發 行 人:林信成
出版發行:淡江大學文學院
  地址:新北市淡水區英專路151號
  傳真:(02)26209925
  電話:(02)26215656-2305
出版日期:2016年5月20日


資料來源

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淡水裨史志-淡水生命軌跡 坊間人物故事(新北市:淡江大學,2016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