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蛋" 修訂間的差異
行 22: | 行 22: | ||
*第二種說法: | *第二種說法: | ||
− | + | 一名經營早餐店與兼賣滷蛋的楊碧雲女士,無意將蛋滷得過久,蛋就變成了越來越硬、越來越黑,且又黑又硬的滷蛋,品嚐起來的味道是非常美味的,之後,楊女士就將此蛋稱為「[[鐵蛋]]」。 | |
楊碧雲原想將此美食取名為「元祖[[鐵蛋]]」,但是有一家專門在販售麻糬的元祖食品連鎖店,為了不與元祖同名而侵犯專利權,因此,楊碧雲就將這種鐵蛋稱之為「[[阿婆鐵蛋]]」。 | 楊碧雲原想將此美食取名為「元祖[[鐵蛋]]」,但是有一家專門在販售麻糬的元祖食品連鎖店,為了不與元祖同名而侵犯專利權,因此,楊碧雲就將這種鐵蛋稱之為「[[阿婆鐵蛋]]」。 | ||
行 64: | 行 64: | ||
:*[http://icook.tw/recipes/50576 丫曼達的廚房~香Q鐵蛋-《愛料理》食譜網] | :*[http://icook.tw/recipes/50576 丫曼達的廚房~香Q鐵蛋-《愛料理》食譜網] | ||
[[category:飲食]] | [[category:飲食]] | ||
+ | |||
+ | [[zh:鐵蛋]] | ||
+ | [[en:Iron egg]] | ||
+ | [[ja:鐵蛋]] |
於 2019年5月3日 (五) 21:49 的修訂
• 本頁分類:主分類 > 淡水 > 飲食簡介
鐵蛋(石頭蛋)是由滷蛋衍生成的蛋類小吃,外表有著巧克力般的迷人色澤,口感Q彈結實有咬勁,越嚼越香,口中並會不時散發著濃郁甘醇的醬香與蛋香,已是淡水特色的名產。
鐵蛋大顆的是用雞蛋做成的,小顆的是鳥蛋。鐵蛋的製作相當費時,每天必須用含有醬油及五香配方的滷料,將蛋滷三小時以上,然後吹風陰乾大約7天,若要更硬的鐵蛋,必須重複滷吹兩個星期。以前的鐵蛋是現買現吃,否則必須冷藏,現在的鐵蛋則是用真空包裝,可以放得比較久。
起源
關於起源目前有兩種說法。
- 第一種說法:
相傳由在渡船頭畔經營被討海人稱為「海腳大飯店」的麵店,其老闆娘黃張哖,在一個下雨天的日子,由於生意不好,覺得賣不出去的滷蛋丟了可惜,於是將滷蛋不斷的回鍋,滷汁徹底滲入蛋裡,為滷好的蛋受海風不斷地吹拂,變得越來越小,直到蛋白變得堅硬無比,像鐵一樣黑。沒想到客人卻喜歡上這種更有嚼勁、更加美味的黑滷蛋,在1983年(民國72年)之後經由《民生報》記者林明峪報導,以蛋色深沉如鐵,而命之為「鐵蛋」。爾後引起許多人的注意,甚至有日本的媒體到台灣採訪,之後,鐵蛋也就成為了淡水有名的小吃了。
黃張哖(阿哖婆)所做的阿婆鐵蛋出名後,大量生產鐵蛋供商家批貨販賣,楊碧雲是當年的批貨商之一,後來自己引進製作技術,搶先將「阿婆鐵蛋」申請為註冊商標,日後反倒成為鐵蛋的元祖店家,就是現在老街上極富盛名的「阿婆鐵蛋」。
而阿哖婆的女兒黃玲紅,雖然八歲開始就幫著母親顧店做鐵蛋,一手做出的鐵蛋有「阿母的味道」,卻認為當初是因為自己不懂註冊商標的方式,而先讓別人申請去了,只有另外申請了「海邊鐵蛋」的註冊商標。
黃玲紅為了紀念當初發明鐵蛋的創始人阿哖婆,所以後來又另在註冊商標上加上了阿婆兩個字,於是商標便成了「海邊阿(哖)婆鐵蛋」,由於「阿婆鐵蛋」早已打響名聲,鐵蛋市場沒有「海邊阿哖鐵蛋」的立足之地,阿哖婆鐵蛋就此式微。
- 第二種說法:
一名經營早餐店與兼賣滷蛋的楊碧雲女士,無意將蛋滷得過久,蛋就變成了越來越硬、越來越黑,且又黑又硬的滷蛋,品嚐起來的味道是非常美味的,之後,楊女士就將此蛋稱為「鐵蛋」。
楊碧雲原想將此美食取名為「元祖鐵蛋」,但是有一家專門在販售麻糬的元祖食品連鎖店,為了不與元祖同名而侵犯專利權,因此,楊碧雲就將這種鐵蛋稱之為「阿婆鐵蛋」。
食材
- 以下為十人份材料。
食材 份量 蛋 3斤 水 1000c.c 醬油 1000c.c 糖 300g(可依口味適當調整) 香油 10c.c
做法
- 將蛋洗淨後,放入電鍋蒸熟,外鍋放約一杯半的水。
- 拿出之後泡冷水,並將蛋殼全部去除。
- 將蛋泡入醬汁中,電鍋外鍋三杯水蒸。
- 取出吹涼,再放入鍋內,一樣以三杯水蒸,重覆數次(隨著次數增多,蛋會越縮越小,有嚼勁,可依個人喜好調整次數)。
相關店家
參考資料
- 淡水學用語辭典
- 《愛料理》食譜網
- 臺灣大百科全書-淡水阿婆鐵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