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T28906/網頁測試"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未顯示同一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5 次修訂)
行 15: 行 15:
 
[[檔案:馬偕墓園20131019.jpg|150px|馬偕墓園]]
 
[[檔案:馬偕墓園20131019.jpg|150px|馬偕墓園]]
 
</marquee>
 
</marquee>
<font  color="#A52A2A" size="6" face="微軟正黑體">淡水維基館 Tamsui Wiki</font>
+
<font  color="#A52A2A" size="6" face="微軟正黑體">'''淡水維基館 Tamsui Wiki'''</font>
 
</td>
 
</td>
 
<td width="35%">
 
<td width="35%">
行 41: 行 41:
  
 
<center>
 
<center>
<table border="0">
+
<table border="0" VALIGN=TOP>
 
<tr>
 
<tr>
 
<td>
 
<td>
{{Clickable button|123|'''景點'''|iconPrimary=ui-icon ui-icon-triangle-1-e|class=ui-button-blue}}
+
{{Clickable button|:分類:景點|'''景點'''|iconPrimary=ui-icon ui-icon-triangle-1-e|class=ui-button-blue}}
 
</td>
 
</td>
 
</tr>
 
</tr>
 
<tr>
 
<tr>
 
<td>
 
<td>
{{Clickable button|123|'''飲食'''|iconPrimary=ui-icon ui-icon-triangle-1-e|class=ui-button-blue}}
+
{{Clickable button|:分類:飲食|'''飲食'''|iconPrimary=ui-icon ui-icon-triangle-1-e|class=ui-button-blue}}
 
</td>
 
</td>
 
</tr>
 
</tr>
 
<tr>
 
<tr>
 
<td>
 
<td>
{{Clickable button|123|'''人物'''|iconPrimary=ui-icon ui-icon-triangle-1-e|class=ui-button-blue}}
+
{{Clickable button|:分類:人物|'''人物'''|iconPrimary=ui-icon ui-icon-triangle-1-e|class=ui-button-blue}}
 
</td>
 
</td>
 
</tr>
 
</tr>
 
<tr>
 
<tr>
 
<td>
 
<td>
{{Clickable button|123|'''團體'''|iconPrimary=ui-icon ui-icon-triangle-1-e|class=ui-button-blue}}
+
{{Clickable button|:分類:團體|'''團體'''|iconPrimary=ui-icon ui-icon-triangle-1-e|class=ui-button-blue}}
 
</td>
 
</td>
 
</tr>
 
</tr>
 
<tr>
 
<tr>
 
<td>
 
<td>
{{Clickable button|123|'''地區'''|iconPrimary=ui-icon ui-icon-triangle-1-e|class=ui-button-blue}}
+
{{Clickable button|:分類:地區|'''地區'''|iconPrimary=ui-icon ui-icon-triangle-1-e|class=ui-button-blue}}
 
</td>
 
</td>
 
</tr>
 
</tr>
 
<tr>
 
<tr>
 
<td>
 
<td>
{{Clickable button|123|'''機構'''|iconPrimary=ui-icon ui-icon-triangle-1-e|class=ui-button-blue}}
+
{{Clickable button|:分類:機構|'''機構'''|iconPrimary=ui-icon ui-icon-triangle-1-e|class=ui-button-blue}}
 
</td>
 
</td>
 
</tr>
 
</tr>
行 82: 行 82:
 
<td>
 
<td>
 
=='''認識淡水維基館'''==
 
=='''認識淡水維基館'''==
「[[淡水維基館]]」創建於2013/09/13,旨在紀錄淡水的一切:歷史文化、風土民情、生活點滴、觀光旅遊、吃喝玩樂 ... 等等,只要與淡水有關無所不包。<br>  [[淡水]]往昔是一個地方的概稱,指依靠淡水河建立的城鎮聚落,隨著時代演進,地理範圍亦有所變化。歷史上曾有淡水廳、淡水縣、淡水郡、淡水街、淡水鎮、淡水區等行政區劃,清治時期淡水甚至曾是北台灣的總稱。如今的淡水是指新北市的轄區淡水區,位於台灣西北部淡水河出海口北岸,遠在中國清朝時期即因其地理位置而成為台灣北部船舶往來的重要港口,進而帶動其繁榮與發展。
+
'''[[淡水維基館]]'''」創建於2013/09/13,旨在紀錄淡水的一切:歷史文化、風土民情、生活點滴、觀光旅遊、吃喝玩樂 ... 等等,只要與淡水有關無所不包。<br>  [[淡水]]往昔是一個地方的概稱,指依靠淡水河建立的城鎮聚落,隨著時代演進,地理範圍亦有所變化。歷史上曾有淡水廳、淡水縣、淡水郡、淡水街、淡水鎮、淡水區等行政區劃,清治時期淡水甚至曾是北台灣的總稱。如今的淡水是指新北市的轄區淡水區,位於台灣西北部淡水河出海口北岸,遠在中國清朝時期即因其地理位置而成為台灣北部船舶往來的重要港口,進而帶動其繁榮與發展。
 
</td>
 
</td>
 
</tr>
 
</tr>
行 400: 行 400:
 
<hr>
 
<hr>
 
<br>
 
<br>
==開始編輯==
+
=='''開始編輯'''==
 
<font size="3" face="微軟正黑體">
 
<font size="3" face="微軟正黑體">
 
{{Clickable button|使用說明:目錄|'''要怎麼開始編輯?'''|iconPrimary=ui-icon ui-icon-help|class=ui-button-green}}{{Clickable button|使用說明:沙盒|'''先試試身手!'''|iconPrimary=ui-icon ui-icon-pencil|class=ui-button-green}}{{Clickable button|ThisSite:編輯討論區|'''去哪裡問問題?'''|iconPrimary=ui-icon ui-icon-comment|class=ui-button-green}}</font>
 
{{Clickable button|使用說明:目錄|'''要怎麼開始編輯?'''|iconPrimary=ui-icon ui-icon-help|class=ui-button-green}}{{Clickable button|使用說明:沙盒|'''先試試身手!'''|iconPrimary=ui-icon ui-icon-pencil|class=ui-button-green}}{{Clickable button|ThisSite:編輯討論區|'''去哪裡問問題?'''|iconPrimary=ui-icon ui-icon-comment|class=ui-button-green}}</font>
  
 
  __NOTOC__
 
  __NOTOC__

於 2014年11月10日 (一) 10:56 的最新修訂

<MARQUEE onMouseOver="this.stop()" onMouseOut="this.start()" scrollAmount="1" behavior="alternate" scrollDelay="0" width="100%" height="100%"> 淡水臺銀日式宿舍 英商嘉士洋行倉庫縣定古蹟碑 滬尾偕醫館 淡水紅毛城 小白宮 淡水紅樓 馬偕墓園 </marquee> 淡水維基館 Tamsui Wiki

 註冊帳號  網頁日誌  淡水維基館FB

淡水發展史淡水大事記淡水八景


2024年05月31日(週五)18:48

2,300個頁面|5,492張圖片 
[[Special:Statistics|模板:NUMBEROFVIEWS]]次點閱|921位註冊使用者

 景點

 飲食

 人物

 團體

 地區

 機構

認識淡水維基館[編輯]

淡水維基館」創建於2013/09/13,旨在紀錄淡水的一切:歷史文化、風土民情、生活點滴、觀光旅遊、吃喝玩樂 ... 等等,只要與淡水有關無所不包。
  淡水往昔是一個地方的概稱,指依靠淡水河建立的城鎮聚落,隨著時代演進,地理範圍亦有所變化。歷史上曾有淡水廳、淡水縣、淡水郡、淡水街、淡水鎮、淡水區等行政區劃,清治時期淡水甚至曾是北台灣的總稱。如今的淡水是指新北市的轄區淡水區,位於台灣西北部淡水河出海口北岸,遠在中國清朝時期即因其地理位置而成為台灣北部船舶往來的重要港口,進而帶動其繁榮與發展。

淡水NEWS[編輯]

--更多訊息 (編輯)



相片欣賞[編輯]


淡水紅毛城
  紅毛城位在淡水文化里中正路28巷1號,為淡水著名的文化古蹟、古蹟類別為衙署,不但是台灣現存最古老的建築之一,同時也是內政部於1983年12月28日公告指定的國家一級古蹟。目前管理使用單位為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淡水紅毛城



紀錄片:大淡水地區全紀錄 - 人物誌 / 食貨志[編輯]

  紀榮達,在時間裡尋寶的鬥士。


美食推薦[編輯]

滬尾餅鋪1.JPG

  劉銘桐於25年前在淡水創立,他堅持健康與美味並重,所有產品都是全素或蛋素,不使用任何防腐劑。店內招牌為大餅、花粉酥與鳳梨酥。大餅內包著紅豆麻糬的內餡,甜而不膩;花粉酥則是將花粉包在鬆軟的餅皮內,吃起來特別爽口;鳳梨酥則捨棄一般以調味冬瓜與香料替代,滬尾餅鋪的內餡則為真正鳳梨果肉。


古蹟巡禮[編輯]

2012-淡水紅毛城2.jpg
紅毛城古砲區.jpg
紅毛城-九面旗2.jpg
紅毛城-英國領事館.jpg
 紅毛城位在淡水文化里中正路28巷1號,為淡水著名的文化古蹟、古蹟類別為衙署,不但是台灣現存最古老的建築之一,同時也是內政部於1983年12月28日公告指定的國家一級古蹟。目前管理使用單位為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

  該城最早是在西元1628年由西班牙人所建,當時西班牙人佔領台灣北部,入據淡水並於河口北岸山丘上建一礮臺,稱聖多明哥城(或稱聖多明哥堡)。1642年,荷蘭人北上擊敗西班牙人,聖多明哥城遭到摧毀,1644年,荷蘭人於聖多明哥城原址附近重新建造一座更為堅固的聖安東尼奧城(或稱安東尼堡),因為當時台灣人稱荷蘭人為紅毛番,因此也俗稱此城為紅毛城......。 ---更多內容

更新日期:2014/05/18 (編輯)




開始編輯[編輯]

 要怎麼開始編輯?  先試試身手!  去哪裡問問題?

導覽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