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6年"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淡水維基館
(新頁面: *明治29年) |
|||
行 1: | 行 1: | ||
*明治29年 | *明治29年 | ||
+ | *因淡水是最重要的港口與軍事要地,臺灣總督府為了解決飲水問題成立「水道事務所」。 | ||
+ | *08/05 -- [[巴爾頓]]接受台灣總督府的聘任來到台灣,擔任解決飲水問題的衛生工程顧問。 | ||
+ | *8月 -- [[淡水]][[滬尾水道]]於8月開工,所有經費由日本國庫支付。 | ||
+ | *臺灣總督府發佈[[|淡水氣候觀測所|測候所]]編制,相繼勘定臺北、恆春、澎湖、臺中、臺南五處設立臨時測候所。 | ||
+ | *日本稅關鑑定官[[野村才二]]正式公布稅關官制,設立基隆、淡水、安平、臺南、打狗等五個稅關。 | ||
+ | *臺灣總督府設立大日本臺灣病院(今臺大醫學院前身)。 | ||
+ | *日治初期香港、廣東鼠疫猖獗,日本政府公布船舶檢疫暫行辦法,指定基隆、淡水、鹿港、安平、高雄等五港,對外來船舶實施檢疫。 | ||
+ | <noinclude>{{年份|1895|1897}}</noinclude> |
於 2013年10月19日 (六) 18:57 的修訂
- 明治29年
- 因淡水是最重要的港口與軍事要地,臺灣總督府為了解決飲水問題成立「水道事務所」。
- 08/05 -- 巴爾頓接受台灣總督府的聘任來到台灣,擔任解決飲水問題的衛生工程顧問。
- 8月 -- 淡水滬尾水道於8月開工,所有經費由日本國庫支付。
- 臺灣總督府發佈[[|淡水氣候觀測所|測候所]]編制,相繼勘定臺北、恆春、澎湖、臺中、臺南五處設立臨時測候所。
- 日本稅關鑑定官野村才二正式公布稅關官制,設立基隆、淡水、安平、臺南、打狗等五個稅關。
- 臺灣總督府設立大日本臺灣病院(今臺大醫學院前身)。
- 日治初期香港、廣東鼠疫猖獗,日本政府公布船舶檢疫暫行辦法,指定基隆、淡水、鹿港、安平、高雄等五港,對外來船舶實施檢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