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Shibacat/review" 修訂間的差異
小 (→12/03前) |
(→下學期實習心得) |
||
(未顯示由 3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40 次修訂) | |||
行 1: | 行 1: | ||
[[https://tamsui.dils.tku.edu.tw/wiki/index.php/%E4%BD%BF%E7%94%A8%E8%80%85:Shibacat/note <big><big>筆記看這邊</big></big>]] | [[https://tamsui.dils.tku.edu.tw/wiki/index.php/%E4%BD%BF%E7%94%A8%E8%80%85:Shibacat/note <big><big>筆記看這邊</big></big>]] | ||
+ | |||
+ | =實習心得 下學期 2019= | ||
+ | |||
+ | ==頁面編寫== | ||
+ | [[淡水河海e指通]] 這學期重點! | ||
+ | *[[猴硐]]、[[十分]]為主 | ||
+ | |||
+ | ===03/04前=== | ||
+ | *[[猴硐]] 新寫頁面 | ||
+ | 只介紹猴硐地區的網路資料意外的少,先依據遊記提供,之後再去當地看看。 | ||
+ | |||
+ | ===03/11前=== | ||
+ | *[[猴硐車站]] 新寫頁面 | ||
+ | 花了不少時間在找資料上,官方資料不多,因為維基百科的內容算是滿豐富的,所以只列一些維基百科頁面上沒有的資料。 | ||
+ | |||
+ | ===03/18前=== | ||
+ | *[[猴硐神社遺址]] 新寫頁面、[[猴硐神社]] 的重定向 | ||
+ | 網路資料居然比猴硐車站多,也很完整,算好寫。因為我自己對神社不是很熟悉,所以照寫的比例也比較多。 | ||
+ | |||
+ | ===03/25前=== | ||
+ | *[[壺穴]] 新寫頁面 | ||
+ | 寫的原因是不少人到了[[猴硐]]、[[十分]],都會推薦去看看這個自然景色。 | ||
+ | |||
+ | |||
+ | ==資圖週擺攤== | ||
+ | 這是我第一次參與擺攤的活動,我們這次想要藉由這個活動推廣維基館,還有最重要的,增加淡水維基館Facebook粉絲專業的人數。前製作業其實沒有花太多的時間,比較麻煩的是需要想一個活動來配合擺攤來增加一點樂趣。製作遊戲意外的有一點難度,因為我們不想要跟前幾屆的重複一樣的,而且又需要結合淡水維基館,所以我們最後決定做淡水小知識的問答遊戲,一個人物一個建築文化的小知識。這次我們加了Kahoot,可以自製自己的搶答遊戲,既不用手作遊戲版,還是免費的網站,非常適合作為擺攤活動。 | ||
+ | |||
+ | 那一週狀況還不錯,天氣作美,經過的人數不算少,除了第一天系學會沒有人的問題,其他的都在控制內。有不少的大二學弟妹問了維基組的實習問題,可惜到班宣傳的時候可能效果不彰,不過聽到了不少人對維基組的實習有興趣,覺得很放心,因為有點擔心在第一階段申請人數實在是很低。最後,我們增加了快150的粉絲人數,是個成功的擺攤活動,也發覺了對於宣傳維基館的急迫重要性。 | ||
+ | |||
+ | ==2019數位共筆研習會== | ||
+ | 原本以為會是需要我們實習生自己舉辦一個維基寫作的工作坊,像之前幾屆一樣,不過今年老師有不同的想法,這次老師來主持了一個共筆研習會,我們實習生成為輔助。這次與之前不一樣的還有想要鎖定的來研習會的人,以往是在資圖週擺攤時候宣傳給淡江的學生為主,原本我們想的是到附近高中,這次則是以文史工作者、老師、館員為主要的報名族群,所以讓老師來教是比較好的決定。 | ||
+ | |||
+ | 前置其實有很多時間,但是我們做到的事情沒有很多,因為最後都是助教幫我們完成的,海報、維基頁面、工作人員牌子、活動宣傳,這些全部最後都是助教做的,非常感謝她。原本的撲克牌紀念品也因為技術問題沒有做出來,也許下一屆有辦法。 | ||
+ | |||
+ | 活動的那兩天,進行得很順利,我們實習生做的都是比較被動的工作,像是簽到、拍照、回答問題等。來參加的長輩都對淡水維基館很感興趣,實作時也非常的認真,我們實習生在旁邊幫忙他們回答語法的問題,都是非常積極地學習如何編輯。第二天的成果發表也是,大家都把自己的熱情放在頁面上,是很成功的活動。 | ||
+ | |||
+ | ==石滬VR特展== | ||
+ | 其實一開始並不清楚活動的任何細節,只知道在海事博物館,到了研習會的最後,老師問我們要不要去顧展,因為人手不足,所以我們實習生有了一個禮拜的石滬VR特展體驗的顧展。發表的第一天,我們早上利用開會的時間學習VR的裝置使用還有器材維護,第一次使用的時候很新奇,自己從來沒有使用過VR,裝置戴上後展場中海報直接呈現出非常立體的影像,視覺上非常真實。那個禮拜因為課表關係,我只排了前三天,也許是因為平日的關係,海事博物館來進入的人已經不多,而來石滬VR特展的人也就更少,我值班的下午來的其實不到五個,實在有點可惜。 | ||
+ | |||
+ | ==學期總心得== | ||
+ | 這學期跟上學期比起來,有很多的變化,上個學期主要是在編輯維基頁面,團踏、個踏、比較是參訪淡水後再來寫頁面,又以淡水向北寫景點來補充維基館。而這個學期,做了很多的推廣維基館的活動,像是擺攤宣傳、研習會,還有如何增加facebook粉絲專頁的按讚數量。 | ||
+ | |||
+ | 前半學期還是有編寫頁面,不過區域不再限制在淡水區,而是整個淡水流域。淡水河海e指通,淡水維基館可以編寫的範圍增加後,我們組員各自認領,我選了猴硐為主要的編輯對象,介紹猴硐地區的網路資料意外的少,大多以依據遊記提供的參考。 | ||
+ | |||
+ | 這學期編輯的頁面實在是很少,因為下半學期開始做了很多不同的活動,「加千計畫」,為了加強facebook粉絲專頁的影響力,我們決定每日一篇有關淡水的小貼文,讓原本按讚的人有內容可以分享出去。不過,很可惜效果似乎沒有很明顯,我們的粉絲人數增加最快的則是在資圖週擺攤的時候。資圖週擺攤我們認為是最適合推廣的時候,製作了海報、道具,還有線上的競賽活動,有一整週的時間讓全部的淡江學生看到我們,結果可能是因為系學會選的位置讓曝光度不夠,來的還是系上學生為主。 | ||
+ | |||
+ | 再來是研習會,因為跟原本預期的想法有些差異,老師的主導讓事情輕鬆很多,還有助教幫了非常多的忙,所以覺得花了最多的時間在這裡,但是自己真正做到的卻很少。最後的成果發表,海報製作上也是時間壓縮的關係,還有沒有像其他組一樣的限制,也沒有介紹的話,看起來是比較簡略。 | ||
+ | |||
+ | 這個學期做了跟其他組比起來有非常多新的嘗試和活動,很感謝組員們的合作和助教的協助,是一次難忘的實習經驗。 | ||
=實習心得 上學期= | =實習心得 上學期= | ||
行 6: | 行 55: | ||
===10/28前=== | ===10/28前=== | ||
*[[左岸公園]] →重定向 八里左岸公園 | *[[左岸公園]] →重定向 八里左岸公園 | ||
− | *[[ | + | *中華民國領海基點 新寫頁面 (已併入[[麟山鼻]]) |
===11/05前=== | ===11/05前=== | ||
− | * | + | *中華民國領海基點 加照片 |
*[[沙崙海水浴場]] 重定向與修編 | *[[沙崙海水浴場]] 重定向與修編 | ||
行 21: | 行 70: | ||
===12/03前=== | ===12/03前=== | ||
− | *[[麟山鼻]] | + | *[[麟山鼻]] 修編、中華民國領海基點 編入於此 |
*[[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新寫頁面 | *[[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新寫頁面 | ||
− | ==2018.10.13 淡水世界文化城市街車== | + | ===12/10前=== |
+ | *[[有河book]] 、還有一個 修編 | ||
+ | *[[麟山鼻]] 加照片 ->上禮拜就該做哈哈哈 | ||
+ | |||
+ | ===12/24前=== | ||
+ | *[[無論如河]] 新寫頁面 | ||
+ | |||
+ | ==2018.10.13 [[淡水世界文化城市街車]]== | ||
===導覽路線=== | ===導覽路線=== | ||
行 36: | 行 92: | ||
最可惜的是,50分鐘實在不太夠。小巴士沒有停留的在淡水最多人的街道上行駛,介紹了這麼多的景點卻沒有機會下車體會一下,真的很可惜。但是也可以理解,時間拉得太長也無法吸引人,這樣小小的提點真的會讓人自己想要去這些景點一探究竟,自己去實地探查這些地點。導覽之後,才意識到原來淡水是個非常有文化厚度的地方。許多街道都停留在歷史裡面,但是卻也有更多建築找不到這些感覺。經過這次後,我覺得我對淡水又更有感情了,因為我沒想過觀光區以外的淡水是很有故事的。期待之後能有機會多了解、多實地探訪這些地方,讓自己更認識已經住在兩年的淡水。 | 最可惜的是,50分鐘實在不太夠。小巴士沒有停留的在淡水最多人的街道上行駛,介紹了這麼多的景點卻沒有機會下車體會一下,真的很可惜。但是也可以理解,時間拉得太長也無法吸引人,這樣小小的提點真的會讓人自己想要去這些景點一探究竟,自己去實地探查這些地點。導覽之後,才意識到原來淡水是個非常有文化厚度的地方。許多街道都停留在歷史裡面,但是卻也有更多建築找不到這些感覺。經過這次後,我覺得我對淡水又更有感情了,因為我沒想過觀光區以外的淡水是很有故事的。期待之後能有機會多了解、多實地探訪這些地方,讓自己更認識已經住在兩年的淡水。 | ||
− | ==2018.11.16 | + | ==2018.11.11 個人踏查== |
− | <big> | + | 11月11日,自己前往[[麟山鼻]]進行探查。原本選的地點是海尾仔,但是資料實在是太少了,加上前往困難,於是另選地點。困擾要再找新的地點幾天後,在每次的開會討論團踏後,因為有個的地點在白沙灣附近,而我對白沙灣又是熟悉又常去而且很喜歡,沙灘旁有個岬灣,人少且頁面也不是很齊全,於是靈機一動,就決定來寫麟山鼻。 |
+ | |||
+ | 因為怕冬天下雨,所以一決定好就馬上出發。那天中午出門,不想要再花其他時間踏查,沒想到最後比預計的勘察時檢還要短很多,原本以為需要一整天的時間,但是麟山鼻其實面積不大,加上走走停停拍照,前後大概只花了兩個小時。 | ||
+ | |||
+ | 在寫的過程有點頭痛,因為自己很喜歡這裡,會想要寫得很詳細,但是網路上的資料真的不多,所以我大多是參考路上提供的介紹看板。但是,這個網頁是我這次實習來寫得最開心的一次,加上可以分享自己滿意照片,所以還是樂在其中。 | ||
+ | |||
+ | ==2018.11.16 團體田調== | ||
+ | <big>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三生步道)→三芝2號倉庫→福成宮→八連溪生態步道→根德水車公園生態園區→淺水灣</big> | ||
11月16日,我們一早到淡水捷運站集合,準備開始我們的田調。從早上十點到下午四點,天氣還不錯,雲多了點,但是沒有下雨就很高興了。以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為主軸,計畫在風景區推薦地點裡,六個相近的點作為田調。我們從六個中最遠的白沙灣開始,一路向南到淺水灣。探查。我們除了探查我們各自分配的地點外,還順帶一起拍攝期末影片。天氣很給面子,淺水灣的夕陽因為雲厚的關係拍到外,我們其它所需的片段都有的到。以影片的部分,事前的開會也有討論了不少方式去呈現,但是最後我們還是不按照腳本進行,做了很多的即興。聽起來很隨興,不過我們都覺得最後出來得片段還不錯,就決定繼續即興下去。總之,這次的田調很順利。 | 11月16日,我們一早到淡水捷運站集合,準備開始我們的田調。從早上十點到下午四點,天氣還不錯,雲多了點,但是沒有下雨就很高興了。以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為主軸,計畫在風景區推薦地點裡,六個相近的點作為田調。我們從六個中最遠的白沙灣開始,一路向南到淺水灣。探查。我們除了探查我們各自分配的地點外,還順帶一起拍攝期末影片。天氣很給面子,淺水灣的夕陽因為雲厚的關係拍到外,我們其它所需的片段都有的到。以影片的部分,事前的開會也有討論了不少方式去呈現,但是最後我們還是不按照腳本進行,做了很多的即興。聽起來很隨興,不過我們都覺得最後出來得片段還不錯,就決定繼續即興下去。總之,這次的田調很順利。 | ||
行 43: | 行 106: | ||
這次是我們的第二次團體行動,我想在每個星期一的開會、討論、聊天後,大家也漸漸地有了不少的默契。因為這次還加上要拍片,我覺得幾次的開會下來,大家多了很多互動討論,一開始的陌生都消失得差不多,而這次的團體行動後,對彼此也熟悉了很多了,可以有說有笑的一起做報告。我們還有半年的合作時間,期待未來可以也這麼順利。 | 這次是我們的第二次團體行動,我想在每個星期一的開會、討論、聊天後,大家也漸漸地有了不少的默契。因為這次還加上要拍片,我覺得幾次的開會下來,大家多了很多互動討論,一開始的陌生都消失得差不多,而這次的團體行動後,對彼此也熟悉了很多了,可以有說有笑的一起做報告。我們還有半年的合作時間,期待未來可以也這麼順利。 | ||
− | + | ==2018.12.17 重建街導覽== | |
+ | ===導覽路線=== | ||
+ | 淡水福佑宮 → 淡水清水巖 → 淡水龍山寺 → 重建街戀愛巷 → 香草街屋 → 三間老房子 → 淡水日本警官宿舍 → 淡水白樓 → 淡水紅樓 → 木下靜涯故居 → 馬偕博士雕像 →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淡水教會 | ||
+ | |||
+ | ===心得=== | ||
+ | 星期一,早上九點,遲到。到了福佑宮後我才終於知道今天要做什麼,在地人介紹淡水最有歷史的一條街--重建街漢人區導覽。重建街,早期淡水漢人區最早發展的街道,日本統治時期為「九崁街」,又是以前的所謂的「生死一條街」,出生到死亡都仰賴在這裡。即使經常在老街逛逛,非在地人通常是不會來到這裡,甚至是連有個這麼有歷史背景的街道都不會知道。九點到十一點,我們從福佑宮開始,走了信仰街、文學街、戀愛街、一部分的洋人區,介紹的非常豐富。一開始的信仰街,福佑宮的媽祖、清水祖師爺、淡水龍山寺的觀世音,加上了傳說,讓這裡成為最神聖的地方;文學街、戀愛街與後面的街道為最盡人情的商家和住家;淡水日本警官宿舍、淡水紅樓餐廳、淡水白樓改建、木下靜涯故居的遺跡是歷史的痕跡;而洋人區的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淡水教會和城陳澄波的淡水畫作為終點。知道到了很多歷史,跟著當地人走,深入了解到當時淡水的情況與生活,也許之後會再走一次,讓自己更熟悉淡水。 |
於 2019年6月12日 (三) 00:33 的最新修訂
[筆記看這邊]
實習心得 下學期 2019[編輯]
頁面編寫[編輯]
淡水河海e指通 這學期重點!
03/04前[編輯]
- 猴硐 新寫頁面
只介紹猴硐地區的網路資料意外的少,先依據遊記提供,之後再去當地看看。
03/11前[編輯]
- 猴硐車站 新寫頁面
花了不少時間在找資料上,官方資料不多,因為維基百科的內容算是滿豐富的,所以只列一些維基百科頁面上沒有的資料。
03/18前[編輯]
網路資料居然比猴硐車站多,也很完整,算好寫。因為我自己對神社不是很熟悉,所以照寫的比例也比較多。
03/25前[編輯]
- 壺穴 新寫頁面
寫的原因是不少人到了猴硐、十分,都會推薦去看看這個自然景色。
資圖週擺攤[編輯]
這是我第一次參與擺攤的活動,我們這次想要藉由這個活動推廣維基館,還有最重要的,增加淡水維基館Facebook粉絲專業的人數。前製作業其實沒有花太多的時間,比較麻煩的是需要想一個活動來配合擺攤來增加一點樂趣。製作遊戲意外的有一點難度,因為我們不想要跟前幾屆的重複一樣的,而且又需要結合淡水維基館,所以我們最後決定做淡水小知識的問答遊戲,一個人物一個建築文化的小知識。這次我們加了Kahoot,可以自製自己的搶答遊戲,既不用手作遊戲版,還是免費的網站,非常適合作為擺攤活動。
那一週狀況還不錯,天氣作美,經過的人數不算少,除了第一天系學會沒有人的問題,其他的都在控制內。有不少的大二學弟妹問了維基組的實習問題,可惜到班宣傳的時候可能效果不彰,不過聽到了不少人對維基組的實習有興趣,覺得很放心,因為有點擔心在第一階段申請人數實在是很低。最後,我們增加了快150的粉絲人數,是個成功的擺攤活動,也發覺了對於宣傳維基館的急迫重要性。
2019數位共筆研習會[編輯]
原本以為會是需要我們實習生自己舉辦一個維基寫作的工作坊,像之前幾屆一樣,不過今年老師有不同的想法,這次老師來主持了一個共筆研習會,我們實習生成為輔助。這次與之前不一樣的還有想要鎖定的來研習會的人,以往是在資圖週擺攤時候宣傳給淡江的學生為主,原本我們想的是到附近高中,這次則是以文史工作者、老師、館員為主要的報名族群,所以讓老師來教是比較好的決定。
前置其實有很多時間,但是我們做到的事情沒有很多,因為最後都是助教幫我們完成的,海報、維基頁面、工作人員牌子、活動宣傳,這些全部最後都是助教做的,非常感謝她。原本的撲克牌紀念品也因為技術問題沒有做出來,也許下一屆有辦法。
活動的那兩天,進行得很順利,我們實習生做的都是比較被動的工作,像是簽到、拍照、回答問題等。來參加的長輩都對淡水維基館很感興趣,實作時也非常的認真,我們實習生在旁邊幫忙他們回答語法的問題,都是非常積極地學習如何編輯。第二天的成果發表也是,大家都把自己的熱情放在頁面上,是很成功的活動。
石滬VR特展[編輯]
其實一開始並不清楚活動的任何細節,只知道在海事博物館,到了研習會的最後,老師問我們要不要去顧展,因為人手不足,所以我們實習生有了一個禮拜的石滬VR特展體驗的顧展。發表的第一天,我們早上利用開會的時間學習VR的裝置使用還有器材維護,第一次使用的時候很新奇,自己從來沒有使用過VR,裝置戴上後展場中海報直接呈現出非常立體的影像,視覺上非常真實。那個禮拜因為課表關係,我只排了前三天,也許是因為平日的關係,海事博物館來進入的人已經不多,而來石滬VR特展的人也就更少,我值班的下午來的其實不到五個,實在有點可惜。
學期總心得[編輯]
這學期跟上學期比起來,有很多的變化,上個學期主要是在編輯維基頁面,團踏、個踏、比較是參訪淡水後再來寫頁面,又以淡水向北寫景點來補充維基館。而這個學期,做了很多的推廣維基館的活動,像是擺攤宣傳、研習會,還有如何增加facebook粉絲專頁的按讚數量。
前半學期還是有編寫頁面,不過區域不再限制在淡水區,而是整個淡水流域。淡水河海e指通,淡水維基館可以編寫的範圍增加後,我們組員各自認領,我選了猴硐為主要的編輯對象,介紹猴硐地區的網路資料意外的少,大多以依據遊記提供的參考。
這學期編輯的頁面實在是很少,因為下半學期開始做了很多不同的活動,「加千計畫」,為了加強facebook粉絲專頁的影響力,我們決定每日一篇有關淡水的小貼文,讓原本按讚的人有內容可以分享出去。不過,很可惜效果似乎沒有很明顯,我們的粉絲人數增加最快的則是在資圖週擺攤的時候。資圖週擺攤我們認為是最適合推廣的時候,製作了海報、道具,還有線上的競賽活動,有一整週的時間讓全部的淡江學生看到我們,結果可能是因為系學會選的位置讓曝光度不夠,來的還是系上學生為主。
再來是研習會,因為跟原本預期的想法有些差異,老師的主導讓事情輕鬆很多,還有助教幫了非常多的忙,所以覺得花了最多的時間在這裡,但是自己真正做到的卻很少。最後的成果發表,海報製作上也是時間壓縮的關係,還有沒有像其他組一樣的限制,也沒有介紹的話,看起來是比較簡略。
這個學期做了跟其他組比起來有非常多新的嘗試和活動,很感謝組員們的合作和助教的協助,是一次難忘的實習經驗。
實習心得 上學期[編輯]
頁面編寫[編輯]
10/28前[編輯]
11/05前[編輯]
- 中華民國領海基點 加照片
- 沙崙海水浴場 重定向與修編
11/19前[編輯]
11/26前[編輯]
- 淡海輕軌 修編
12/03前[編輯]
- 麟山鼻 修編、中華民國領海基點 編入於此
- 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新寫頁面
12/10前[編輯]
12/24前[編輯]
- 無論如河 新寫頁面
2018.10.13 淡水世界文化城市街車[編輯]
導覽路線[編輯]
殼牌倉庫 → 鄞山寺 → 淡江大學 → 中山北路城仔口 → 重建街口 → 七條通 → 教育一條街 → 埔頂洋樓區 → 紅毛城 → 滬尾礮台 → 蘇府王爺廟 → 漁人碼頭 → 淡水第一漁港 → 馬偕頭像 → 福佑宮 → 火車吃水站 → 殼牌倉庫站。
街車心得[編輯]
整個導覽結束後,除了很多訝異、驚嘆,還有不少的汗顏。上車的時候,導覽志工老先生看到我們一群年輕人,而且還是淡水附近的學生,很高興的問我們「古蹟有沒有去過啊?」、「這個故事有沒有聽過啊?」之類的,我只有尷尬的乾笑,因為我甚至連第一站的鄞山寺是國定古蹟都不知道。這一趟下來,學到了很多我從來沒有想過的、也沒有機會聽到的故事和在地文化。
導覽志工老先生非常熱情,50分鐘裡說了非常多的非常多的故事。到了淡江,告訴我們李雙澤事件;經過滬尾礮臺,介紹了清法戰爭。志工老先生說的歷史,不是只有景點介紹,老先生認為這些都可以在官方網頁上得到資訊。因此,有更多的時間在述說周邊歷史,不隱藏的把所有他知道得分享出來,鄞山寺的神秘蛤蟆穴、蘇府王爺廟的遶境,那些網路上沒有記錄的軼事。
最可惜的是,50分鐘實在不太夠。小巴士沒有停留的在淡水最多人的街道上行駛,介紹了這麼多的景點卻沒有機會下車體會一下,真的很可惜。但是也可以理解,時間拉得太長也無法吸引人,這樣小小的提點真的會讓人自己想要去這些景點一探究竟,自己去實地探查這些地點。導覽之後,才意識到原來淡水是個非常有文化厚度的地方。許多街道都停留在歷史裡面,但是卻也有更多建築找不到這些感覺。經過這次後,我覺得我對淡水又更有感情了,因為我沒想過觀光區以外的淡水是很有故事的。期待之後能有機會多了解、多實地探訪這些地方,讓自己更認識已經住在兩年的淡水。
2018.11.11 個人踏查[編輯]
11月11日,自己前往麟山鼻進行探查。原本選的地點是海尾仔,但是資料實在是太少了,加上前往困難,於是另選地點。困擾要再找新的地點幾天後,在每次的開會討論團踏後,因為有個的地點在白沙灣附近,而我對白沙灣又是熟悉又常去而且很喜歡,沙灘旁有個岬灣,人少且頁面也不是很齊全,於是靈機一動,就決定來寫麟山鼻。
因為怕冬天下雨,所以一決定好就馬上出發。那天中午出門,不想要再花其他時間踏查,沒想到最後比預計的勘察時檢還要短很多,原本以為需要一整天的時間,但是麟山鼻其實面積不大,加上走走停停拍照,前後大概只花了兩個小時。
在寫的過程有點頭痛,因為自己很喜歡這裡,會想要寫得很詳細,但是網路上的資料真的不多,所以我大多是參考路上提供的介紹看板。但是,這個網頁是我這次實習來寫得最開心的一次,加上可以分享自己滿意照片,所以還是樂在其中。
2018.11.16 團體田調[編輯]
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三生步道)→三芝2號倉庫→福成宮→八連溪生態步道→根德水車公園生態園區→淺水灣
11月16日,我們一早到淡水捷運站集合,準備開始我們的田調。從早上十點到下午四點,天氣還不錯,雲多了點,但是沒有下雨就很高興了。以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為主軸,計畫在風景區推薦地點裡,六個相近的點作為田調。我們從六個中最遠的白沙灣開始,一路向南到淺水灣。探查。我們除了探查我們各自分配的地點外,還順帶一起拍攝期末影片。天氣很給面子,淺水灣的夕陽因為雲厚的關係拍到外,我們其它所需的片段都有的到。以影片的部分,事前的開會也有討論了不少方式去呈現,但是最後我們還是不按照腳本進行,做了很多的即興。聽起來很隨興,不過我們都覺得最後出來得片段還不錯,就決定繼續即興下去。總之,這次的田調很順利。
這次是我們的第二次團體行動,我想在每個星期一的開會、討論、聊天後,大家也漸漸地有了不少的默契。因為這次還加上要拍片,我覺得幾次的開會下來,大家多了很多互動討論,一開始的陌生都消失得差不多,而這次的團體行動後,對彼此也熟悉了很多了,可以有說有笑的一起做報告。我們還有半年的合作時間,期待未來可以也這麼順利。
2018.12.17 重建街導覽[編輯]
導覽路線[編輯]
淡水福佑宮 → 淡水清水巖 → 淡水龍山寺 → 重建街戀愛巷 → 香草街屋 → 三間老房子 → 淡水日本警官宿舍 → 淡水白樓 → 淡水紅樓 → 木下靜涯故居 → 馬偕博士雕像 →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淡水教會
心得[編輯]
星期一,早上九點,遲到。到了福佑宮後我才終於知道今天要做什麼,在地人介紹淡水最有歷史的一條街--重建街漢人區導覽。重建街,早期淡水漢人區最早發展的街道,日本統治時期為「九崁街」,又是以前的所謂的「生死一條街」,出生到死亡都仰賴在這裡。即使經常在老街逛逛,非在地人通常是不會來到這裡,甚至是連有個這麼有歷史背景的街道都不會知道。九點到十一點,我們從福佑宮開始,走了信仰街、文學街、戀愛街、一部分的洋人區,介紹的非常豐富。一開始的信仰街,福佑宮的媽祖、清水祖師爺、淡水龍山寺的觀世音,加上了傳說,讓這裡成為最神聖的地方;文學街、戀愛街與後面的街道為最盡人情的商家和住家;淡水日本警官宿舍、淡水紅樓餐廳、淡水白樓改建、木下靜涯故居的遺跡是歷史的痕跡;而洋人區的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淡水教會和城陳澄波的淡水畫作為終點。知道到了很多歷史,跟著當地人走,深入了解到當時淡水的情況與生活,也許之後會再走一次,讓自己更熟悉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