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熟悉的,起點與終點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 本頁分類:主分類 > 淡水 > 專題



Line.png

匆匆的旅客,等待回家的遊子,亦或者是年華已逝的長者,淡水這個地方,充滿著形形色色的人。
不管這裡是他們的起點或終點,
每個人都有無數個值得回憶的故事,就在那剎那,許多故事就這樣相遇在淡水捷運站...

淡水區位於台灣新北市西北沿海以及淡水河的出海口北側,北鄰三芝區,南鄰台北市北投區,西濱台灣海峽,西南與八里區以淡水河一水之隔。河光山水、風景秀麗,自古為台灣八景之一,昔日並有「東方威尼斯」之稱。西班牙人在1628年建造了「聖多明哥城」(San Domingo),即今日的紅毛城。 淡水曾在1860年天津條約簽定後開港,是當時臺灣的第一大港,也是西方文明在臺灣北部散播的起點。1863年以後更是成為外國商人雲集之地。 茶、樟腦、硫磺、煤、染料等土產的輸出和鴉片、日常用品的進口,不但使淡水成為全臺灣最大的貿易港,不僅英國人在紅毛城設領事館,各國洋行也都到淡水設行貿易,淡水因此進入黃金時代。淡水不但在貿易上獨佔鰲頭,也成為西方文化的登陸臺灣的門戶。 到了日治時代,淡水渡過了黃金歲月,但卻因河道日漸淤淺、大型船舶出入不便,加上日本殖民政府在佔領臺灣後大力建設基隆港,臺北與基隆之間又有鐵路運輸之便,終而使基隆取代了從前淡水在北臺灣的地位。然而淡水憑藉著多年累積下來的歷史資本,仍然維持著一息尚存,也讓它繼續成為北海岸一帶附近鄉鎮的行政及文化中心。

  • 1988年2月24日:淡水線北投機廠舉行開工典禮。
  • 1997年3月28日:淡水線「淡水-中山」最初先開放通車。
  • 1997年12月25日:啟用「中山-台北車站」。
  • 1998年12月24日:配合中和線通車,啟用「台北車站-中正紀念堂」。
  • 1999年11月:因新店線全線通車,淡水線營運模式改為「淡水-新店」。
  • 2014年11月15日:配合松山線的通車淡水線與新店線正式分離,信義線開始採「淡水-象山」。

  • 影片描述:淡水新店線的最後紀念
  • 影片來源:YouTube

淡水捷運站為捷運淡水線的終點站,站體形式為高架車站,一個島式月台,兩個出入口,位於中正東路南側,與中山路、中正路的交叉路口東側;車站代碼為R33。站名取自現有地名及原站名「淡水」,車站北側的中正東路也設有「捷運淡水站」公車站牌,有多條路線行經,可轉乘前往淡海、漁人碼頭、北海岸、八里等地,是十分重要的轉運站。全長共22.8公里,捷運站後並建有寬廣的親水公園,提供民眾休閒活動的好去處,而自行車道更是運動的好選擇;河畔設有咖啡雅座品茗賞景,站外大廳的街頭畫家及街頭藝人個個風格獨特,更增添了濃濃的藝術風情,鄰近的著名淡水老街、古蹟廟宇以及熱鬧的英專夜市...等。 而會在淡水捷運站使用的車廂共分有兩種:C301型車廂及C381型車廂

C301型高運量電聯車
製造廠商美國聯合車輛 URC(日本川崎子公司)
出廠年份1992-1993
列車編組兩組六節運轉 DM1-T-M2 + M2-T-DM1
車籍編號001-044 (44組 共22列)
車廂規格長 23.5 m 寬 3.2 m 高 3.6 m
最高速度設計 90 kph / 營運 80 kph
設計容量每節368人(座位60人 立位308人)
C381型高運量電聯車
製造廠商 日本川崎 Kawasaki
出廠年份 2010-
列車編組兩組六節運轉 DM1-T-M2 + M2-T-DM1
車籍編號501-546(46組 共23列)
車廂規格長 23.5 m (車頭23.7m) 寬 3.2 m 高 3.6 m
最高速度 設計 90 kph / 營運 80 kph
設計容量每節368人(頭尾兩車除外)

淡水最有名的就屬淡水老街了,每到假日都有許多觀光客來這邊欣賞美麗的風景與道地的小吃美食。

來淡水如果沒來過紅毛城,那麼這趟旅程迅速失了幾分顏色,紅毛城是座非常有名的古蹟,裡面有許多令人細細回味的故事。

浪漫的情人橋,以及美麗的風景都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