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李昀臻/112-2心得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心得[編輯]

這一週是我們第一次的出團行程,在經過多次的討論後我們決定把我們的主題設為「淡水老街」,雖然我們也只選定主題詳細內容還沒有決定,但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開始!我們這次先主要觀摩一下淡水老街,有事先先拍了一些照片以最為參考,希望在下次的出團可以有更多的想法。

這一週的行程跟上週差不多,但是我們有多討論了一些我們該做的事項。這週依舊過得很有趣,希望我們的報告可以準時提交!

這一週我們早早的就出門去老街,但意外的天氣超好!又超級無敵熱的。我們拍了很多照也訪問了幾個人,我們用google 表單的方式來回答問題,想說這樣比較好統計。因為有些緣故的關係不是每個訪問人都有拍照。現在很期待我們的最終成果!

這週為報告的前一週也是期中考前的一週,我們決定各自去完成我們份內的事情,之後再一起完成其餘的部分。

這周是期中報告周,本來預期是第二組報告的我們結果變成第一組報告了,在經過這次的課程讓我們清楚的瞭解了我的報告的缺失以及缺點,希望我們在下一次的報告能夠有更好的表現。在經過討論後,我們會有更深入例如一些淡水老街的小撇步來告訴給民眾而不是網路就能查到的類型,這方面是我們會去大力改善的,對於我們的報告都沒有提及我們的過程以及重點,這也是我們期末時會好好改進的地方。

在這周我與朋友一起去參觀了資傳系的畢展,這也是我第一次去參觀資傳系的畢業展覽。在一開始進去的時候就完全被驚艷到了,我沒有想到大學生可以做到這種程度。其中,我最喜歡的一個展是有關飲料配料甜度來說明「躺著」程度。我覺得這個真的是很有創意的,他們還製作了手遊放在那邊讓參加者玩,成功的話還可以獲得小禮物。除此之外整場展覽是有共同的抽獎活動,但我們因為時間的問題沒有每一個攤位都嘗試玩一遍,可是我們還是有好好的參觀完整場。 在上課的方面,這周我們主要的內容是期末報告的更改以及滬尾宴。阿成跟我們介紹了滬尾以及他所辦的滬尾宴,期末報告的更改我們也有提出了幾項解決方案。第一,我們需要增加我們的PDCA,這是我們在期中報告中缺少的部分;第二,由於我們原本的範圍是整個淡水老街,我們認為這個對於我們來說範圍會有點廣,我們可能會縮小範圍可能只從淡水老街到紅毛城這段距離而已(但還有一組好像介紹的主題為紅毛城,所以我們會再多加討論);第三,我們原本的Q&A主要是從網路上找到的資料,我們會再多去加一些我們所知道的小撇步來介紹;第四,我們本來介紹的人群有包含同學以及店家,但店家因為顧店的緣故沒有特別多的時間來讓我們有更多的時間再去帶著體驗,所以我們介紹的人也會縮小範圍到我們身邊的朋友,這樣也比較好溝通以及協調。

這週是我們自行討論和參訪的一天,我們這週主要的問題是我們的主題是否要改變,因為在上周已經知道有它組的主題也是有關紅毛城的部分,所以我想我們這組應該是主要侷限在老街的部分,但因為老街大且很長,所以我們的底站作為紅毛城僅會帶到一點,應該不成問題。接下來,我們有特地的去看過他組的簡報要來從中找出我們的問題,有何需要改正或者新增。希望我們下禮拜可以有好的進度。

這週我們小組的討論把大致上的pdca 的製作與規劃都完成了,也決定了我們的場刊目的地、計畫還有決定了我們5/24的出團計畫以及行程,希望到時候能夠成功執行。 在參觀中文系的畢展時有種不一樣的感覺,在上一次的資傳系畢展給人的感覺是很有趣有可愛、很有特色的感覺;而中文系的畢展給我的感覺是很有文學氣息、很文藝、需要靜下心來慢慢參觀的展覽。在一開始進去的時候不由得會有一點的與資傳系做比較:參觀人數的多寡、風格的差異等等的,但後來越來越覺得我的想法是錯的。中文系雖然參觀的人比較稀疏,但這樣才能好好的享受,反觀資傳系吵吵鬧鬧的環境如果放在中文系的展覽中會顯得比較突兀,並且會讓人無法好好的參觀。其中我發現有一組的畢業專題所製作的為:淡水八景走讀計畫,這也是跟我們知能課的主題有相應的地方,也讓我記憶深刻。

這禮拜我們有在課堂上大致的報告了我們的期末內容也在課堂上好好的討論。那時候有被問了有沒有想要辦展覽的意願,那時候第一時間就覺得要是真的辦了一定會變得非常的忙碌。想到那時候看了資傳系以及中文系的畢展,就覺得我們的主題是否真的有適合來辦展覽?這樣的主題是否會讓參觀者覺得有意思、有趣呢?我覺得辦展覽會是一件很重大的事情好像沒有辦法在短短的一個學期製作完成,更何況我們的期中報告也算是漏洞百出,所以最後也就打消了這個念頭。下一個禮拜是我們要出團的日子,我們這週有認真的討論參加出團的人選以及我們主要的內容會是注重哪裡等的。我想我們這次的期末報告一定能做的比上次好且完整。

這週是我們期中之後的第一次正式帶人出團,再經過期中報告後的指導,我們有真的正視上次的問題。在前置作業中,我們需要安排參加者以及我們製作者的時間,也須準備路線、規劃行程等。在出團的這天,天氣霧濛濛的感覺在清晨的時候有下過雨,地板還是非常潮濕,但我想我們也是非常幸運的在我們抵達到結束的時間都沒有下雨。我們主題主要都會放在新建成餅店、輔淡水老街。我們發現除了最資深也是新建成餅店的原始店會不讓拍照之外,其餘的幾家只要我們與店員溝通他們都很歡迎的讓我們拍。在原始店的對面,他們也新設了一家門市,這家也是最新的一家。擺脫老舊的裝潢以及風格,新店面還有空間讓旅客和客人坐著休息以及挑選禮盒,除了裝潢的不同外,在新店面的禮盒挑選中也跳脫了原本的傳統,有了更多的選擇。這家新的新建成餅店推薦給比較喜歡新穎但又保留傳統的人去嘗試看看! 在參觀的過程中因為我們有點忘記店與店之間的距離,有花點時間在找路上面,但所幸我們也沒有花太久的時間在這上面。我覺得這個禮拜的出團進行的很順利,參加者也給我們很好的回饋讓我們能夠儘快改進讓下一週的參加者有更好的體驗。下週依舊是我們出團的日子,希望也是一切順利。

  • 圖檔
1101.jpg 444.jpg

這周是我們的第二次出團,我們這次的出團有按造上次回饋的項目來再做改進,也因為是最後一次的出團我們也有想著要如何改變。在出團的時候比較上一次的出團,這次的天氣想不到出了大太陽,對於我們近中午的時間真的是非常的殘酷。在沿路的過程中我們也遇到了很多來淡水觀光的外國人,尤其是韓國人,當時在跟我們參加者介紹時也能夠感受到他們的視線,感覺他們也會想一同參與。經過第一次的參訪,我覺得我們第二次有大幅的進步,不管是路線規劃也好或者我們介紹的內容,因為上次的經驗讓我們有更多的機會去進行修正與改進。再下一次上課就是期末報告了,希望我們的報告也可以順利。在每次進行行程規畫時都會特別的謹慎,不想要再跟期中報告一樣犯了相同的錯誤。

  • 圖檔
222.jpg 333.jpg

期末總心得[編輯]

對於上了兩個學期的圖書知能課程我覺得我從中學習到了很多。我發現這次與上學期課程的不同處是課程的安排,在上學期每一週好像都有特別的事情,上學期也是我第一次接觸到淡江維基館所以會有比較新奇的感覺也有要慢慢的去理解怎麼操作,最後期末的策展也是我第一次辦展,所有的經驗都是第一次所以有格外的感覺。反而這學期我覺得比較不偏向維基館了,雖然還是會有維基館的心得部分,但這學期的主題主要是針對真人圖書館,在一開始聽到這個的時候真的有不知道這到底是什麼意思?真人圖書館與我所了解的圖書館差異真的太大了,且這次的課程安排為自主訓練、自主行動,這又讓我更毫無頭緒,以至於我們這組的期中報告被批評的很慘烈⋯⋯在期中前我們都想的比較籠統一點也不知道重點到底是哪個,所以做的當下都不知道方向該往哪邊。在最後期中報告的時候我們因為是第一組所以有很多的時間去看其他組的重點,也因為這樣我們從中發現了我們缺少的部分跟我們要怎麼改進等等。當下也真的覺得哇⋯原來沒有想像中的簡單。在期中過後我們也改進了很多,在對於有方向之後出團的規劃也會比較順利。雖然我們的期末報告還是有一些缺點或漏洞之類的,但我還是會覺得對於我們的表現或許是可以給一個鼓勵的吧!

回想起這一整個學期下來,從無到有,雖然中間有很多的問題,但所幸我們也還是好好的完成了。但回到怎麼做到真人圖書館?這個問題,我依舊會有很多的疑問。我覺得真人圖書館就有點像導遊或者社交活動,這種活動主要可能會是想促進社會的理解或者能夠實現真人的對話來進行學習。首先我覺得要完成真人圖書館就要先去了解客群以及主講者還有地點,圖書館可以以舉辦活動的方式來執行真人圖書館,讓參與者主動報名。第二個重點,根據所要的主題活動,要確定需要哪類型的「真人圖書」,這邊需要去聯繫潛在的真人圖書,並且向他們解釋活動的目的以及辦法等等,或許也需要讓他們有培訓所以圖書館也需要擔任或者提供培訓,以確保活動可以順利進行。最後我想最重要的也就是回饋了,我們在做真人圖書館的時候都會特別要去製作一個回饋表單,好讓我們知道在下一次進行活動的時候我們應該有什麼改善或者有哪些地方我們做得很好。在最後也可以通過報告、文章或者一些社交軟體去分享真人圖書館的成果和影響。或許現在真人圖書館想起來會覺得很抽象或者很難以達成任務,但我想在之後網路越來越發達的世代,圖書也會變得越來越不流行,或許會有一群人希望可以有實體的人或許實體的活動來去了解事情。這種活動說不定在未來會是一種趨勢!

照片總回顧[編輯]

  • 出團一

120.jpg 220.jpg 320.jpg

  • 出團二

130.jpg 230.jpg 330.jpg

  • 出團三

140.jpg 240.jpg 22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