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城"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行 1: 行 1:
 
[[檔案:北門一.JPG|right|350xp|thumb|北門現況]]
 
[[檔案:北門一.JPG|right|350xp|thumb|北門現況]]
  [[臺北城]]是一座清朝時期建立在台北[[艋舺]]與[[大稻埕]]之間的的城廓,自1879年開始建造到1884年完工。因為是清朝時台北府的所在,因此又稱台北府城。共有五個城門,分別為:北門「承恩門」,南門「麗正門」,小南門「重熙門」,東門「景福門」,西門「寶成門」。現今的臺北城已不復見,若依原址地點大略是由現今愛國西路、中華路、忠孝西路及中山南路為主的城廓,城牆總長大約五公里,繞城步行一圈大概要一個半小時左右。
+
 
 +
[[臺北城]]是一座清朝時期建於[[大稻埕]]與[[艋舺]]兩地之間的城廓,面積達1.4平方公里,又稱為臺北府城,是清朝在臺灣最晚興建的城池。城廓共有五個城門,分別為:北門承恩門、東門景福門、西門寶城門、南門麗正門、小南門重熙門。臺灣建省後,[[臺灣巡撫衙門]]、[[臺灣布政使司衙門]]等兩大行政機關皆設於此。城牆內的街區被稱為「城內」,與臺北城外開發聚落,合稱「臺北三市街」。
 +
 
 +
雖然這座城廓歷經多任官員主持才建好,但真正存在的時間不到30年。日本時代的臺北城,1904年(明治37年)所有城牆與西門遭到拆卸,剩下五大城門中的四座,以及過去城牆原址所留下的城市道路,分別為:現今的忠孝西路、中華路、愛國西路、中山南路。2014年,適逢臺北建城130周年,臺北市政府於西門舊址北方、捷運西門站四號出口旁設置鋼構裝置藝術品[[西門印象]],以重現昔日西門之意象。
 +
 
 +
 
 +
==建城遠因==
 +
===清朝治台初期===
 +
1683年(康熙22年),清朝予[[施琅]]領兵攻打臺灣明鄭勢力,隨著[[鄭克塽]]的投降,明鄭在台政權瓦解,收為清朝所有。初期,清朝治理台灣十分消極,康熙皇帝用兵於臺灣,僅是為了掃除明朝反對勢力,並非有意治理臺灣。康熙曾說到:「臺灣僅彈丸之地,得之無所加,不得無所損」,朝廷中亦有許多反對將臺灣併入清帝國版圖的大臣,然而施琅卻上《恭陳臺灣棄留疏》,力諫治理台灣之重要,最終康熙終於接受其建議,並於1684年正式將臺灣納入版圖,隸屬福建省臺廈道臺灣府。
 +
 
 +
===北台灣漢人聚落發展===
 +
台灣雖納入清廷版圖,卻有諸多限制,制定各種嚴厲的禁令與規定,如:頒布[[〈渡臺禁令〉]]限制漢人前往臺灣,出入港口亦因此只開放[[福建廈門]]與[[臺南鹿耳門]]對渡。來自福建泉州的移民因地利之便,沿著[[淡水河]]靠岸,定居在淡水河與[[大漢溪]]、[[新店溪]]交會之處[[艋舺]]、[[新莊]]等地,逐漸形成漢人聚落。然而因為〈渡臺禁令〉的原因,造成臺灣島上男女比例失衡,大量羅漢腳(未婚男性)聚集島內,而其時常成為地方社會動亂源頭。1853年(咸豐3年)艋舺地區發生[[頂下郊拼]]分類械鬥事件,泉州同安移民後代,因而往北遷徙至[[大稻埕]],倚靠淡水河運輸發展產業與聚落,成為艋舺之外另一個繁榮的港口聚落。以艋舺與大稻埕兩地共同支撐的臺北腹地已經隱然逐漸成形,不過當時艋舺、大稻埕雖人口眾多,仍屬於治所在西南方遠處的[[淡水廳]]所管轄。
 +
 
 +
===開放渡台禁令===
 +
1874年(同治13年)5月,台灣南部發生[[牡丹社]]事件,日軍攻打臺灣恆春,清廷聞訊後派遣時任福建船政大臣的[[沈葆楨]],緊急前往臺灣籌辦防務。由於台灣原住民與日軍衝突,清朝遂命沈葆楨出任臺灣海防欽差大臣。牡丹社事件後,1875年(光緒元年),沈葆楨經考察認為必須解除限制漢人的〈渡臺禁令〉,讓更多漢人人力進入台灣以落實「開山撫番」政策,否則臺灣有許多土地無法充分開發,2月獲得朝廷准許。
 +
 
 +
===台北設府與建城===
 +
1875年(光緒元年)12月光緒皇帝允准台北設府,但第一任台北知府林遠泉任內台北並未築城,林遠泉亦只留在竹塹辦公。直到1879(光緒5年)3月台灣島重劃行政界線,淡水與竹塹分治,第二任台北知府陳星聚即正式移至台北辦公,並開始著手台北城築城事務。
 +
 
 +
 
  
 
[[Image:日本時代_台北市街略圖.jpg|right|300px|thumb|1901年台北城街略圖]]
 
[[Image:日本時代_台北市街略圖.jpg|right|300px|thumb|1901年台北城街略圖]]
 
{{youtube|IY82dm-H0fM|400|right|臺北建城130週年 史實記紀錄片:臺北建城記}}
 
{{youtube|IY82dm-H0fM|400|right|臺北建城130週年 史實記紀錄片:臺北建城記}}
==建城經過==
 
 
===設立台北府===
 
:為因應北臺灣防務之需求,試署知府林達泉於光緒4年(西元1878年)在臺北盆地一帶實地探勘,初步決定於艋舺與大稻埕之間的未開墾荒地構築臺北城,將重要之府城官署、祭祀宗廟等建築設立於其中。
 
  
===城牆拆除===
 
 
==規模大小==
 
==規模大小==
 
*城高:一丈五尺
 
*城高:一丈五尺

於 2021年1月5日 (二) 21:24 的修訂

北門現況

臺北城是一座清朝時期建於大稻埕艋舺兩地之間的城廓,面積達1.4平方公里,又稱為臺北府城,是清朝在臺灣最晚興建的城池。城廓共有五個城門,分別為:北門承恩門、東門景福門、西門寶城門、南門麗正門、小南門重熙門。臺灣建省後,臺灣巡撫衙門臺灣布政使司衙門等兩大行政機關皆設於此。城牆內的街區被稱為「城內」,與臺北城外開發聚落,合稱「臺北三市街」。

雖然這座城廓歷經多任官員主持才建好,但真正存在的時間不到30年。日本時代的臺北城,1904年(明治37年)所有城牆與西門遭到拆卸,剩下五大城門中的四座,以及過去城牆原址所留下的城市道路,分別為:現今的忠孝西路、中華路、愛國西路、中山南路。2014年,適逢臺北建城130周年,臺北市政府於西門舊址北方、捷運西門站四號出口旁設置鋼構裝置藝術品西門印象,以重現昔日西門之意象。


建城遠因

清朝治台初期

1683年(康熙22年),清朝予施琅領兵攻打臺灣明鄭勢力,隨著鄭克塽的投降,明鄭在台政權瓦解,收為清朝所有。初期,清朝治理台灣十分消極,康熙皇帝用兵於臺灣,僅是為了掃除明朝反對勢力,並非有意治理臺灣。康熙曾說到:「臺灣僅彈丸之地,得之無所加,不得無所損」,朝廷中亦有許多反對將臺灣併入清帝國版圖的大臣,然而施琅卻上《恭陳臺灣棄留疏》,力諫治理台灣之重要,最終康熙終於接受其建議,並於1684年正式將臺灣納入版圖,隸屬福建省臺廈道臺灣府。

北台灣漢人聚落發展

台灣雖納入清廷版圖,卻有諸多限制,制定各種嚴厲的禁令與規定,如:頒布〈渡臺禁令〉限制漢人前往臺灣,出入港口亦因此只開放福建廈門臺南鹿耳門對渡。來自福建泉州的移民因地利之便,沿著淡水河靠岸,定居在淡水河與大漢溪新店溪交會之處艋舺新莊等地,逐漸形成漢人聚落。然而因為〈渡臺禁令〉的原因,造成臺灣島上男女比例失衡,大量羅漢腳(未婚男性)聚集島內,而其時常成為地方社會動亂源頭。1853年(咸豐3年)艋舺地區發生頂下郊拼分類械鬥事件,泉州同安移民後代,因而往北遷徙至大稻埕,倚靠淡水河運輸發展產業與聚落,成為艋舺之外另一個繁榮的港口聚落。以艋舺與大稻埕兩地共同支撐的臺北腹地已經隱然逐漸成形,不過當時艋舺、大稻埕雖人口眾多,仍屬於治所在西南方遠處的淡水廳所管轄。

開放渡台禁令

1874年(同治13年)5月,台灣南部發生牡丹社事件,日軍攻打臺灣恆春,清廷聞訊後派遣時任福建船政大臣的沈葆楨,緊急前往臺灣籌辦防務。由於台灣原住民與日軍衝突,清朝遂命沈葆楨出任臺灣海防欽差大臣。牡丹社事件後,1875年(光緒元年),沈葆楨經考察認為必須解除限制漢人的〈渡臺禁令〉,讓更多漢人人力進入台灣以落實「開山撫番」政策,否則臺灣有許多土地無法充分開發,2月獲得朝廷准許。

台北設府與建城

1875年(光緒元年)12月光緒皇帝允准台北設府,但第一任台北知府林遠泉任內台北並未築城,林遠泉亦只留在竹塹辦公。直到1879(光緒5年)3月台灣島重劃行政界線,淡水與竹塹分治,第二任台北知府陳星聚即正式移至台北辦公,並開始著手台北城築城事務。


1901年台北城街略圖
  • 影片描述:臺北建城130週年 史實記紀錄片:臺北建城記
  • 影片來源:YouTube


規模大小

  • 城高:一丈五尺
  • 城寬(頂部馬道):一丈二尺
  • 南北:約1.3Km
  • 東西:約1Km
  • 面積:約1.4K㎡
  • 周圍:1506丈

交通地圖

讀取地圖中...


城門現況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