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牌界碑"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已建立頁面,內容為 " =由來= 自明末鄭芝龍、顏思齊招募漢人到台灣來開墾之後,隨著漢人數量越來越多,原住民與漢人之間的衝突越演越烈。這...")
(無差異)

於 2020年5月14日 (四) 11:30 的修訂

由來

自明末鄭芝龍、顏思齊招募漢人到台灣來開墾之後,隨著漢人數量越來越多,原住民與漢人之間的衝突越演越烈。這其中應運而生的政策就是劃分番漢界線,禁止互相侵擾,由清朝政府來設立界碑,雙方不得越界,各安其份。該碑是民國八十八年六月才遷至此處,之前還曾經換過兩個地方。 此碑最早是由江西南昌人曾日瑛於乾隆年間設立,當時任職淡水廳同知的他為了解決原住民與賴、魏、謝三姓先民的爭地問題,在磺溪庄(現今北投明德路旁)立這塊碑來確立雙方墾地地界,規定漢人及平埔族人均不得越界滋事,因此有了「石牌」的地名。1935年日據時期,由當時之巡查補謝金選等遷移至石牌派出所,豎立於該所庭園內。後因派出所改建而移置於捷運石牌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