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凌風"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修課心得感想)
 
(未顯示由 2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6 次修訂)
行 1: 行 1:
[[使用者:凌風/期末報告|第三組期末成果發表報告]]<br>
+
<div><p align='center'><font size="3">|[[使用者:凌風/期末報告|第三組期末成果發表報告]][[使用者:凌風/走讀討論|第一組走讀討論]]|[[使用者:凌風/112-1學期心得|112-1學期心得]]|[[使用者:凌風/112-2學期心得|112-2學期心得]]</font></p></div><br>
[[使用者:凌風/走讀討論|第一組走讀討論]]
+
 
 
==自我介紹==
 
==自我介紹==
 
就讀[[淡江大學]],為歷史資圖雙修學生,喜愛數位人文。
 
就讀[[淡江大學]],為歷史資圖雙修學生,喜愛數位人文。
行 6: 行 6:
 
#閱讀
 
#閱讀
 
#做志工
 
#做志工
 
==修課心得感想==
 
<tabber>
 
|-|
 
上學期期初=
 
  很開心可以選到這門課,希望可以學會編輯的語法及更瞭解在地淡水的歷史與文化。
 
|-|
 
十月=
 
*2023年10月13日
 
  身為半個淡水人,但直到近年才開始關注淡水這一塊土地。[[五虎崗]]也是來到淡江唸書後才知道五個崗的確切位置。五虎崗在淡水河口存有很大的意義,瞭解這五個崗後也能更好的連結淡水的歷史脈絡。<br>
 
  雖然為歷史本系學生,但沒有一堂課是在講地方史,都是以大範圍或整體脈絡為主。這堂課帶我們認識淡水,雖然內容大部分都是熟悉的內容,不管是從荷西時期到開港後的歷史,還是從福佑宮到重建街、鄞山寺等等這些圍繞於生活當中的故事,讓我更清楚每個地方的故事與發展脈絡。
 
 
*2023年10月20日
 
  今天上課老師以外籍人士的角度出發,介紹許多外國傳教士與淡水的關聯性及貢獻,內容主要圍繞在[[馬偕]]這位傳教士。<br>
 
  淡水早期是港口之一,因此許多外國人皆從此處登陸,馬偕並不是第一個,但卻是淡水地區前幾重要的人物。馬偕、[[約翰‧陶德]],甚至是馬偕落地生根的家族們,這些宗教人士給淡水帶來了許多不一樣的東西,醫療、學校等等。淡水之所以成為現在的淡水,很大一部分跟這些宗教人士有關吧!
 
 
|-|
 
十一月=
 
*2023年11月03日
 
[[Image:覺軒花園一隅.jpg | thumb | 200px | right | 覺軒花園一隅]]
 
  今天的課程很不一樣,阿成老師帶我們走讀校園,用實地觀察的方式來了解淡江大學的軼聞與歷史。<br>
 
  走讀的路線從文館橋開始,沿著文館經過會文館在體育館旁停下。阿成老師告訴我們,其實文館以前不是開二樓,而是體育館側的三樓,但因為體育館的興建而把三樓封閉改開二樓。另外,老師也提到上學期倒掉的小小麥的名字進化史,原來是根據店面大小而定。從最開始的小麥,到後來變成小小麥,再到最後的歇業(有同學叫他零麥,很有趣)。<br>
 
  後繼續沿著體育館經過課外組到後方停車場,看到上課時照片角度的科學館,也得知那塊小溜冰場以前的位置與規模。原來以前守謙會議廳的位置是學生的運動場,在那個還沒有體育館的時代。最後到宮燈那一帶,宮燈大道、覺軒花園到牧羊草皮,原來學校有這麼多有趣的故事。<br>
 
  老師說要了解淡江的歷史,有三家必須要認識,分別是創辦人[[張建邦]]的張家、其老婆姜文錙的姜家,與[[居正]]的居家。另外,淡江有條右任路,其名來自於[[于右任]]先生。從上述的名字會發現,有不少大有來頭的人,也因此學校許多大樓、空間與道路都是以這些人命名。
 
 
*2023年11月17日
 
  今天的課程老師介紹了淡水維基館的VR園區,這是一個採用VR實境技術囔是,讓更多人了解在地的歷史與文化。目前已完成三個特展,分別是淡金海岸石滬群VR特展、河海山城老淡水—蔡坤煌攝影展,與基淡雙城四百年VR特展。<br>
 
  原來淡水、石門、金山沿海以前有很多石滬,而淡水的石滬又多集中在今[[漁人碼頭]]這一帶。雖然知道漁人碼頭並非一個天然碼頭,但這是第一次知道原來在開發前居然是石滬群,而興化店的興仁石滬則是早期最大的一座石滬群。令人更意外的是,原來淡水知名名產—[[淡水魚丸]],跟石滬群有極大的相關性,更特別的則是,淡水的魚丸是用鯊魚肉製作而成的,據說是因為早期外海有很多腐屍,鯊魚們聞到味道而來。<br>
 
  蔡坤煌醫師在淡水深耕,也為淡水留下許多老照片,有一張從衛生所遠眺黌岡的照片很常出現在課堂中。透過VR的技術將那些老照片變成數位,並辦了展覽,這是一個我覺得很新奇的創意,很想體驗看看。<br>
 
  至於基淡雙城四百年的特展,是目前還體驗得到的項目。它利用VR座椅帶我們用飛天的方式遊覽聖薩爾瓦多城與紅毛城,不用到實地即可觀賞每個角度,甚至一般人無法到達的屋頂。不知道戴上VR設備是什麼樣的體驗。
 
 
*2023年11月24日
 
  今天的課程是到L215去體驗VR座椅,配合的主題是基淡雙城。上週單純用電腦看該影片時,只覺得畫面很晃,直到今天看同學體驗座椅時,看到座椅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大概理解為何單純看影片時畫面會這麼晃。<br>
 
  透過VR遊覽位於基隆的聖薩爾瓦多城與位於淡水的紅毛城,也因為是透過設備去從不同的角度去觀看兩座建築物,因此才有機會看到紅毛城的屋頂,那是一般人無法抵達的地方。<br>
 
  其實我還滿想體驗座椅的,可惜因為眼壓問題醫生不建議玩VR設備,只好作罷。
 
|-|
 
十二月=
 
*2023年12月1日
 
  今天的課程是由一位文史工作者—李秉樺老師,來介紹滬尾戰役的一些趣事。這位講者用人物之間的關係,講述戰爭與地方的關聯,也講了許多史料不會寫的趣事。<br>
 
  一般上課提到清法戰爭時,不太會提到越南那邊的故事,但那時越南是法國統治,北越又鄰近中國,因此越南在清法戰爭也是非常重要的關鍵。
 
 
*2023年12月8日
 
[[Image:賈嘉美紀念館.jpg | thumb | 200px | right | 賈嘉美紀念館]]
 
  今天上課的地點在[[臺北基督書院]],這是一個基督教學校,原先不被教育部承認學歷,後因為人行道問題才談妥,目前也只有一個博雅教育學系對外招生。<br>
 
  基督書院位於自強路也就是我家旁邊,因此我很輕鬆的走路過去會合。到了賈嘉美紀念館,發現現場沒有什麼人,有點不知道要做什麼,大家都坐在一旁滑手機。後來有些人跑去逛校園,有些人在複習VR座椅的操作方式。之後我就走路回家了
 
 
*2023年12月15日
 
  今天上課老師讓我們討論期末擺攤的內容,我們這組從一開始就有點坎坷,因為原本組員一個無法到課、一個非本系,有點不知道怎麼開始,一直到之後加入一位組員後才稍微有點好轉,也很快速的決定題目,而不是自問自答。<br>
 
  雖然我們不像別組很早即開始製作,直到今日才開始準備。但沒時間也有沒時間的做法,我們決定用最簡單的海報講解與配對遊戲的模式完成此次任務。希望我們可以順利的完成這份作業。
 
*2023年12月22日上課心得
 
  今天的課程是在講之前在文緇音樂廳舉辦的《說唱清法滬尾役》,這場活動我當時看到的時候就很想參加,可惜當天剛好遇到回診,只能忍痛放棄。<br>
 
  活動結束不久,阿成老師跟我說錄影檔已經上傳YT了,後來我上去觀看的時候差點笑出來,阿成老師居然Cosplay成孫開華。7+1首歌有部分在之前的說唱淡水或說唱歷史的活動已經聽過,畢竟地理位置範圍有重疊,但整場活動還是令人感到興奮。<br>
 
  這場活動是與一個由上班族組成的業餘樂團合作,我覺得這是一場全新的體驗。唯一我覺得遺憾的事情是,這場活動居然聽不到阿成老師開金口。
 
 
*2023年12月29日
 
[[Image:活動照片.jpg | thumb | 200px | right | 向來賓介紹故居]]
 
  今天是本學期的最後一次上課,也是成果展的日子,大家早早就到文館二樓大廳做準備。我們這組單純是以海報作為展覽的主軸,因此很早就預備完成了。不過因為看到另外兩組都有準備禮品與他人互動,加上阿成老師說經費還可以核銷,因此紅英趕快跑去超商買點心,我則留在現場待命。<br>
 
  一開始都沒有人來參觀,都是各組互相捧場,甚至跟隔壁中文系的展覽彼此交流。後來不知道是不是資圖系有在宣傳?好幾位資圖系的老師來聽我們的介紹,並給了我們不少的建議,例如可以在海報加上地點的地址,甚至用QR code讓大家可以掃描以瞭解更多資訊。
 
|-|
 
上學期期末=
 
  時光荏苒,一學期就這樣準備結束了。這堂課的上課模式與大部分的課程不太一樣,老師單純講課的很少,大多都是實作或是聽老師分享一些有趣的事情,甚至還有去校園巡禮、校外踏查的部分,覺得很有趣。
 
  修了這堂課後,我覺得我更認識了淡水這個從小到大生活的地方,不管是那些遙不可及的戰爭、歷史,或是與地方人文相關的各種逸事,總是帶給我許多驚喜的體驗與不同的認知。
 
</tabber>
 
<tabber>
 
|-|
 
下學期期初=
 
  經過一個寒假後,語法都快忘光了。這學期的課程方式改動很大,感覺有點類似歷史系的導覽課在做的事。
 
|-|
 
三月=
 
*2024年3月1日
 
  老師今天再次提到有關於PDCA循環的概念,這項概念可幫助我們辦活動的時候更加清楚。不過目前遇到的問題還是找不到人參與活動,許多朋友都說週六無法畫假。
 
 
*2024年3月8日
 
  今天不用進班上課,但要先把走讀企劃先訂出來。原本以為很快即可完成,卻沒想到時間這麼難喬。
 
  我們這組雖然只有兩位組員,但因為都過於忙碌,目前最快能一起出來的時間只有下週六早上,希望我們的進度不會太落後。
 
 
*2024年3月15日
 
  原本想了很多景點,但發現有些景點因為知名,或是剛好遇到花季等活動,遊客都非常多。再者,感覺淡水的景點會很多組別選擇,因此我們決定不要淡水的景點。
 
  擔心人太多會緊張,進而影響我們的計畫,最終決定走讀的地點為北投地熱谷。
 
 
*2024年3月22日
 
  週六一早不知道怎麼了,路上大塞公車也跟著延誤,原本約十點集合結果沒人準時抵達。後來紅英跟他朋友直接搭計程車上山,我帶另外兩個人從新北投捷運站慢慢往上走。
 
  
 
|-|
 
四月=
 
</tabber>
 
  
 
==踏查心得==
 
==踏查心得==

於 2024年4月18日 (四) 15:33 的最新修訂

第三組期末成果發表報告第一組走讀討論112-1學期心得112-2學期心得


自我介紹[編輯]

就讀淡江大學,為歷史資圖雙修學生,喜愛數位人文。

  • 興趣
  1. 閱讀
  2. 做志工

踏查心得[編輯]

金色水岸[編輯]

淡水老街--金色水岸

  難得的天氣晴朗,決定把踏查的地點定在很久沒去的金色水岸。小時候的淡水老街並沒有這塊公園,那時候的老街也很繁盛,每個週末家人都會帶我們到老街來玩。後來政府說為了美化環境與觀光考量,於是分階段填海造陸的這一塊土地,也就是現今的金色水岸,印象中應該是國中(2011年)左右才全部完成。
  淡水擁有很好的生態,不僅位於淡水河的尾端,也有紅樹林、挖仔尾的生態系統,填海造陸這一行為,對於淡水的生態保育是否產生破壞,令我感到好奇。

故居探索[編輯]

  確定期末擺攤的主題後,想說既然下午沒課,天氣也不錯,乾脆直接過去各點實際走走。原先的規劃是從學校搭公車到市場後,再一路沿著紅毛城的方向走,甚至想說可以順便去圖書館找其他課程需要的資料,可惜天不從人願,遇到圖書館整修、多田榮吉故居人太多無法順利進入、馬偕故居並未開放等狀況。不過也因為如此,意外獲得更多的時間,沿著河畔走到漁人碼頭,也很舒服。

木下靜涯入口標示

  木下靜涯故居是政府管理的歷史古蹟,因此場域內有人員配置,有問題也可以稍作詢問。故居的環境優美,入口處有一面木牆指引故居的方向,方便參觀者找尋其位置。在故居向外眺望風景時,意外發現之前參與其霖老師並享用滬尾宴紅樓,居然就在隔壁而已!上次來這居然都沒發現。

分組[編輯]

  • 名單
  1. 楊佩羚
  2. 阮氏紅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