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
出自 淡水維基館
於 2019年3月8日 (五) 08:14 由
詹媛淇 (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 日本明治28年;清光緒21年;台灣民主國永清元年。
- 依照《馬關條約》,清帝國割臺澎列島予日本,臺灣進入日治時期。
- 6月,日軍由基隆至滬尾,入海關署,設立淡水事務所。
- 10月(農曆9月9日重陽節),孫中山領導興中會發動第一次廣州起義,因事蹟洩漏而失敗。
- 12月,臺北設立無線電通信,由臺北、淡水通信所辦民間電報收發。
- 淡水富商李貽和開始動工興建紅樓,於四年後(1899年)落成。
- 設立淡水電信局。
- 設三縣一廳,改台北府置台北縣,時士林隸屬於台北縣芝蘭一堡及大加蚋堡之一部分
- 伊澤修二和六氏先生,至9月20日止,共招收21名台籍學生,在惠濟宮內傳習日語,命名為「芝山巖學堂」,是日人在台教育機構之濫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