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廣播電台淡水分台

出自 淡水維基館
於 2018年12月28日 (五) 21:01 由 MCH (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前往: 導覽搜尋
• 本頁分類:主分類 > 淡水 > 景點
圖檔簡述:中央廣播電台淡水分台門牌。
拍攝日期:2011-12-03
拍攝地點:   
所有人:淡水學用語辭典
攝影者:張玄菩

Alt text
CC-BY-SA授權,引用時請註明出處以相同方式分享

簡介

  中央廣播電台淡水分台,原是政府為了將臺灣經濟繁榮、民主進步、自由的信息傳送到大陸,於是加強對於大陸東南部地區的廣播,於民國67年8月擬訂了中央廣播電臺『大漢計劃』成立本分臺,當時隸屬於國防部,命名為「中央廣播電臺第五發射基地」。 後因故而成閒置空間,知名劇團雲門舞集,於2011年在此建造新的練舞場地雲門劇場

  民國52年6月8日行政院(52)新興字第041號令辦理興建中央廣播電臺第二發射基地(位於淡水),加強對大陸地區播音,於民國54年裝機。基地興建始於民國68年10月,全部工程於70年6月完成,總計安裝3部馬可尼短波發射機及4副短波天線,同年10月10日正式播音,負責對中國大陸地區福建、貴州、西藏等華南地區及浙江、安徽、內蒙等華中地區播音。於民國81年遷建至雲林縣口湖鄉,更名為口湖分臺,民國83年12月20日開播,原位於淡水之第二發射基地更名為廣播研製所,88年再變更成立廣播研習所。之後因政府政策調整,經立法院通過「中央廣播電臺設置條例」,於民國87年1月1日正式改制為「財團法人中央廣播電臺淡水分臺」,納入國家廣播電臺體制,也是央廣唯一位於北部的短波發射分臺。民國94年因央廣組織調整,廣研所裁撤,嗣因臺北縣追繳土地稅金,經報主管機關(新聞局)核可後,於民國96年2月5日上午10時土地移交當時臺北縣政府古蹟博物館接管。隨著臺灣的政治、社會環境變遷,傳播載體的多元變化,央廣主動積極的重新自我定位,從而進行組織改造、工程升級、因此提出「分臺整併計畫」,淡水分臺於民國101年動工汰換3部馬可尼短波發射機,新設4部AMPEGON DRM短波發射機及2付天線,繼續透過電波提升我國家形象,加強華僑對國家之向心力。

交通地圖

  • 地址:新北市淡水區沙崙里中正路二段55號 (原第二發射基地地址為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一段6巷36號)
  • 電話:0228052426
讀取地圖中...


相關照片

相關頁面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