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北城鄉e線牽
「淡北城鄉e線牽」為淡江大學整合中文、歷史、資圖、大傳、資傳等不同領域的學者,組成「文"五"合e」數位人文研究團隊跨域合作,向科技部提交的數位人文研究計畫,希望藉由數位科技輔助淡北城鄉人文、歷史、文化之典藏、傳播與研究,並進行e化整合之目的。
計畫簡述
「淡北地區」在本計畫中指的是涵蓋從淡水、北海岸到大臺北地區的統稱,是早期北臺灣歷史發展的重鎮。本整合型計畫以淡北地區為研究場域,結合淡江大學文學院中文、歷史、資圖、大傳、資傳共五大領域的學者,組成「文"五"合e」數位人文研究團隊,探討包括數位協作系統、大眾歷史、海洋漁業史、歷史人口學、行動載具、影音媒體、使用者行為等研究議題,期望達到藉由數位科技輔助淡北城鄉人文、歷史、文化之典藏、研究、傳播與利用之目的。並以子計畫一「淡北城鄉e線牽:大眾歷史與數位共筆」所建置之協作系統作為匯流平台,除可作為大眾共筆工具之外,也兼作整合其他子計畫之數位內容用。此協作系統(即《淡水維基館》)基於大眾史學精神,藉由與專業史家、大眾史家、領域專家、網路社群和本整合計畫全體成員攜手合作,共同參與淡北地方史之數位書寫,發揮眾人共筆能量,推展淡北地方史之知識建構工作,以重建淡北記憶,協助對此一課題有興趣之所有人士,能更深、更廣的探索淡北地區之歷史脈絡、在地故事、文化源流與社會變遷。
淡水位於淡水河口,不但曾在臺灣發展史上扮演重要地位,其涵蓋範圍也隨著時代的演進而有所變化。歷史上曾有淡水廳、淡水縣、淡水郡、淡水街、淡水鎮、淡水區等行政區劃的設置,清治時期淡水甚至曾是北臺灣的總稱。淡水廳是清雍正年間的行政區劃,範圍約略涵蓋大甲溪以北區域。至清光緒年間改設臺北府,管轄原臺灣府淡水廳的範圍,並劃分為三縣一廳:臺北府新竹縣、臺北府淡水縣、臺北府基隆廳和臺北府宜蘭縣,此時的淡水縣是以頭重溪為界以北至遠望坑。日治時期行政區重劃,設臺北州淡水郡,轄下有淡水街、八里庄、三芝庄、石門庄等街庄,分別是現今之新北市淡水區、八里區、三芝區、石門區。今日大家所熟知的淡水(區),舊稱滬尾,是個擁有四百年歷史的城鎮,位於臺北盆地西北方,環繞於大屯山系與淡水河域之間,兼具山城與河港特色,景緻優雅,人文薈萃。歷經西班牙人時期(1629~1642)、荷蘭人時期(1642~1668)、明鄭時期(1661~1683)、清治時期(1683~1895)、日治時期(1895~1945)、中華民國時期(1945~迄今),歷史悠久,至今依然保留著許多彌足珍貴的文化遺跡。
而作為全台政經中心的臺北,其發展更是與淡水息息相關,自清廷增設淡水廳管轄大甲溪以北區域,今日之臺北首度納入清朝行政體系。當時之臺北仍多屬平埔族聚落,清政府嚴禁大陸移民進入開墾以避免糾紛,不過廣沃的臺北盆地,仍誘使從淡水河上岸的人們違反禁令不斷移入。移民潮除了引發不少族群衝突,也促成大量通婚,進而加速平埔族的漢化。十八世紀中葉之後,眾多泉州移民定居臺北艋舺,加上淡水河流域水利系統之開展,造就了艋舺的商業優勢,形成「一府二鹿三艋舺」之局勢,使艋舺躍升為北臺灣第一大城。後因艋舺經常發生械鬥,許多人遠走大稻埕,遂使大稻埕逐漸發展。英法聯軍之役,清廷簽訂天津條約,增開淡水為通商口岸之一,起卸地即包括艋舺和大稻埕,此時,大稻埕已發展到與艋舺同為臺北兩大商貿中心。不久艋舺因為河沙淤積,船隻大都停靠大稻埕,大稻埕於是逐漸取代了艋舺的地位。四百餘年期間,淡水河無疑地扮演了北臺灣發展的命脈角色,其三大支流(大漢溪、基隆河、新店溪)流域面積遍布現今之新北市、臺北市、基隆市、桃園市、與新竹縣、宜蘭縣局部。早期因其航運發達而帶動沿岸城鎮的繁榮,例如同屬河口城鎮的淡水、八里、關渡,屬於內陸城鎮的士林、大稻埕、艋舺(萬華)、新莊、板橋、錫口(松山)、南港,屬於山麓城鎮的境尾(景美)、新店、三峽、大溪、深坑等。這些沿岸城鎮具有極密切的相互依存關係,上游主要為茶葉、煤礦、樟腦之產地,中游則為集散轉運站,而下游則負責進出口貿易。於是,臺北的發展便以淡水河流域沿線的城鎮為軸線向外拓展,終成今日之樣貌。
除了臺北的歷史發展,另一方面,從淡水沿著北海岸一直到雞籠(基隆)一帶,更是從大航海時代起,就是東西方海商強權必爭之地。早在1626年西班牙人即於現今三貂角建「聖地牙哥城」,並入雞籠港築城設砲台。1628年再由基隆入淡水,並於河口山丘建「聖多明哥城」,即今日紅毛城前身。1632年再溯淡水河入臺北平原,並沿河闢淡水直達雞籠陸路,招撫沿河「蕃社」。直至1642年荷蘭人驅逐西班牙人,攻佔淡水、雞籠,才結束西班牙人十餘年之統治。四百年來隨著歷史的變遷,基隆與淡水歷經同樣的朝代更迭,卻發展出不同的樣貌。由於基隆港有其先天的地形優勢,而淡水港因河沙日漸沖積而淤淺,加上清治時期基隆與臺北間鐵路通車,使其商務更加昌隆,直到日治時期甚至超越淡水成為主要貿易港,兩者地位互換。由此觀之,雞籠歷史文化之底蘊與厚度,比起淡水與臺北而言,更是不遑多讓。
1654年荷蘭人曾繪製大臺北古地圖《淡水與其附近村社暨雞籠島略圖》,此圖弘觀地描繪出十七世紀時的淡水、臺北與基隆,已因著海洋、河川、平原和山谷等多樣地形,發展出許多不同樣貌的重要聚落,本計畫之研究場域約略是上述荷蘭人所繪之古地圖範圍。本計畫將藉由數位科技之助,為共建淡北地區城鄉發展之大眾記憶略盡棉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