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所在分類:主分類 > 淡水 > 學術研究 > 淡水環保志
紀錄片海流之向—劉金源
人生如海,在廣闊的大海中漂流
沒有終點的繼續冒險,繼續接受各種挑戰
- 「就像阿甘正傳的阿甘,一生不停地奔跑著,我把自己想完成的事,都盡力做到最好,秉持冒險家精神,永遠對新的事物保持熱忱。我相信我有很多的歷練,而這些都是用一生換來的。」──劉金源
「當你真正瞭解海洋時,看著大海的無邊無際,你的心胸、想法、處世待人將更寬闊、更圓融,這就是海的魅力。」
- 今年65歲的劉金源,投入海洋領域已二十多年,被問起海洋對自身的意義,劉金源笑了笑,從他的眼神中,可以感受到海洋在他生命中的重要性。回憶起自身與海洋的連結,大學時誤打誤撞選了海洋學系,將他與海洋的緣分牽起,就此展開與海相伴的人生。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你會得到什麼。」──《阿甘正傳》
- 考大學時,因未發掘心中所選科目,誤打誤撞進入了較冷門的海洋學系,不同於機械、電機較偏向技術專業的科系,海洋學系以培養學生對海洋的素養為主,瞭解海洋的物理、生物、地質等學問,大學成為劉金源與海洋的連結點,也奠定了他對海洋科學的基礎。然而,海洋學系的冷門仍令劉金源感到徬徨,因此畢業後赴美留學,選擇了較熱門的能源工程、機械工程領域,在攻讀了兩個碩士和一個博士後,劉金源不禁開始思考,自己與大學所念的海洋科學的連結是否將停止,不捨的情緒在心中蔓延,這時他才發現,自己早已海產生感情,決定重回海洋領域,並在麻省理工學院取得工程海洋學科學博士,讓大海成為自己的專業,也成就了未來發展。
「山不轉路轉,繞了一圈,我還是回到了海洋。」
- 在接觸不同專業領域後,劉金源打破了將科系分成熱門冷門的想法,他認為無論在什麼領域,唯有長期的接觸鑽研才能真正瞭解,就像海洋學一樣,長時間接觸自然就會產生興趣,有興趣後做出成果,就這樣慢慢地走出自己的海洋生涯。
- 在赴美13年,取得相關領域學術學歷後,劉金源選擇回台灣工作,希望能將所學回饋家園,在面對各個熱門科系的招聘,他毅然決然回歸海洋,到中山大學海下技術研究所任職,開啟海洋生涯的起點。「能不能在工作中享受、得到快樂是件很重要的事情,把學術研究連結興趣,才有動力促使你做出好的成果。」這是劉金源對於工作的信念,無論從事什麼行業,唯有從事喜歡的領域,才能有好的研究及成果,這18年的歷練也讓他對海洋有更多瞭解,也使他能夠在海洋學術上立足。
「關鍵,就是不斷前進」」──《高年級實習生》
- 在擔任中山大學教授、台東大學校長後,因緣際會下,劉金源來到了淡江大學,61歲的他已在學術圈累積不少資歷,然而意識到歲月的流逝,劉金源不但沒有安於舒適圈,反而更積極地把握機會,並開始思考如何透過自己的力量幫助學校。他坦言,人才的培育方式不該侷限在課程,學生取得知識的管道非常多元,真正該學習的是解決問題的能力,加上淡江大學缺乏海洋知識相關的學習管道,於是他創立了「海洋及水下科技研究中心」,盼能將過去多年的歷練整合,給予同學學習海洋知識的平台,同時結合產業與學術單位,透過實際的產學合作,把水下中心發展的技術與培育的人才應用在產業中,也鼓勵學生從中參與,實際瞭解未來的產業,為就業累積經驗。〈br〉
- 海洋及水下科技研究中心致力於「聲納技術研發」、「水下文化資產保護」及「海洋深層水資源利用」三大領域,由劉金源領導跨領域研發團隊進行研究及產學合作。台灣土地面積小,陸域資源有限,但從海域觀點來看,所擁有可管轄的海域面積是陸域的4.72倍,豐富的海洋資源奠定海洋產業,也是劉金源大力提倡「海洋台灣」。
- 其中,保存水下文化資產為重要的關鍵,劉金源表示,在前20世紀裡,大多數國家透過航行作為交流,海域活動頻繁,當船隻發生意外沉入到海底時,因缺氧、海床覆蓋等因素,這些遺物被完好的保留在海中,如同時間靜止般的封存,因此水下資產也被人稱為「時間膠囊」,可以透過記錄人類文明的歷史及所遺留的產物,瞭解人類的發展、生活型態,還有祖先與海洋的關聯,對身為海域國家的台灣來說,這類型水下文史資源更為豐富。現今水下文化資產也逐漸發展成公共考古學,致力將研究成果展示出去,以建立水下博物館為發展目標,劉金源笑說::「即使台灣相較其他國家發展較緩慢,但我們仍急起直追,期盼找到屬於台灣的『鎮館之寶』!」盼能讓民眾實際體驗,瞭解人類與海洋的歷史以及水下文化資產的價值與意義。
- 除了水下文化資產,「海洋深層水應用」也是劉金源投入的重要項目之一。他在台東大學擔任校長時接觸到深層水,當時遇到政府在台東設立深層取水作業失敗,因他擅長水下技術,因緣際會下與計畫單位連絡上,至今仍投入於深層水產業。「雖然我接觸的契機是偶然,但若想要成為必然,就須堅持到底。」劉金源秉持「要做就要做到底」的精神,把握每一次的機會成長,在接觸工程失敗後,他決定將問題轉為自己的研究興趣,不僅主動尋求日本專家的意見、開研討會,也成立台灣深層海水資源利用學會,積極探討計畫失敗原因,盼有朝一日能成功發展深層水,將東部連結成產業廊道,不僅能促進觀光,也幫助教育推廣,讓下一代更認識台灣的海洋。
「通識教育 培養學生興趣」
- 劉金源不只是海洋領域學者,更是台灣通識教育的主要推手,因在美國念書期間接受通識課程,藉由不同領域的探索,讓學生接觸到更多面向的人事物,同時也培育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學習將不同知識融會貫通。受到通識教育啟發的他,回台灣後決定投入推動通識教育,對他來說,工科、偏冷門學術類型出身的人去接觸通識非常少見,雖然一切從零開始,但他建構了通識教育中心、開設相關課程,甚至組織了「台灣通識教育聯盟」,也在過程中接觸到了各領域的人,一步步從海洋領域涉入到全能教育,不僅影響劉金源的學術生涯,也因此豐富他的人生。
「認識海洋、親近海洋、善用海洋、保護海洋」
- 為了讓學生能真正瞭解海洋,劉金源將教室移到了海邊,沙子、貝殼就像學生的課桌椅,透過定期舉辦的淨灘活動,讓學生實際感受現今垃圾汙染海洋的嚴重性,除了教導同學如何分類垃圾,也會講解海廢垃圾的來源、比例以及垃圾隨著洋流方向漂流等知識,為此劉金源還特別製作了淨灘學習單,幫助學生紀錄所撿到的垃圾總類及數量,然而,不禁讓人好奇全台海岸垃圾如此多,真的能靠淨灘的力量改變現狀嗎? 劉金源說:「淨灘當然無法改變現狀,而是希望學生在參與淨灘過程中,感受到我們常使用的塑膠袋、寶特瓶將造成多嚴重的影響,也許他們就會改變生活的習慣,更加重視環保。」看著學生撿垃圾時辛勤的模樣,劉金源眼神裡滿是欣慰,下一秒也加入學生淨灘行列裡,一起撿垃圾,也藉由這個機會與同學們說說話、聊聊上課瑣事,拉近老師與學生的距離。
「經驗永遠不會變老」」──_《高年級實習生》
- 「一開始學生看到我做過這麼多事情,都會覺得很有距離感,但如果能有個機會讓我們可以坐下來好好對話,你才會真正了解我是怎麼樣的人,所以只要有一個學生願意過來和我對話,我絕對不會讓他空著手離開辦公室!!」劉金源語氣堅定地說道。回憶起來淡江第一天上課時,近百人的教室座無虛席,看著眼前的學生,距離卻感覺好遠,無法好好認識每個人,所以只要有學生願意來水下中心和他交流,即使只有幾分鐘、幾句話,他都非常珍惜這個機會,一旦學生需要幫助,他會盡最大的努力去協助,讓學生能有所收穫。「就像電影《高年級實習生》,我也想從你們年輕人身上學到一些東西。」對於劉金源來說,每個人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透過與年輕人的交流,瞭解他們這個世代的想法、觀念,必能有所收穫,學習到不一樣的東西。
「父愛如水 不量距離」
- 在外總是西裝筆挺、認真做事的大學教授劉金源,回到家後卻穿起小熊圍裙,享受料裡所帶來的樂趣,私底下的他除了熱衷於烹飪、電影,也喜歡拿著手機紀錄生活點滴,將照片分享給在美國生活的兩個孩子。其實當時劉金源決定回台灣工作時,兩個孩子才上小學的年紀,面對丈夫的選擇,作為妻子的師母,一開始難免擔心小孩沒有爸爸的陪伴,但在經過思考後,決定支持他的選擇,好好照顧兩個孩子。當他回台灣後,即使固定與家人們視訊,仍比不上在孩子身邊的時刻,難免錯過小孩的日常。於是劉金源決定透過email的方式與孩子交談,聽他們分享生活瑣事,並把信件紀錄下來,做成一本本的家書,他希望讓孩子們知道,即使距離遙遠,爸爸的心永遠和他們在一起,這些紀錄也成為父子的美好回憶。
- 海洋,就像劉金源的朋友,佔據他人生的每個重要時刻。海的寬闊有如劉金源的處事態度,心胸寬廣、豁達大度;海的波濤洶湧有如劉金源的冒險精神,永遠保持熱忱,勇於接受挑戰;海的浪花聲有如劉金源的個性,溫柔且細膩;海的無邊無際有如劉金源的人生,毫不設限。
劉金源開設「海洋科技與環境」通識課程,透過演講與課程內容讓同學瞭解海洋的知識與觀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