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江大學海事博物館
出自 淡水維基館
• 本頁分類:主分類 > 淡水 > 機構
簡介
「淡江大學海事博物館」位於淡江大學校園內,建地2,134平方公尺、五層樓的船型建築。海事博物館展示古今中外各類的船艦模型,從15世紀到17世紀大航海時代到未來超導體電磁推進之各國船隻模型將近有六十幾艘,館中所有的船艦模型依照原船結構比例縮小,由手工製造。目前館內各樓層空間為:
- 一樓:名鑑模型展示區和航儀區
- 二樓:名鑑模型展示區
- 三樓:書法研究室
- 四樓:駕駛室與圖書閱覽區
三樓原為圖書室及視聽室,於民國98年(2009年)變更為「書法研究室」,另在一樓設影片區、四樓設圖書閱覽區。
其前身為「淡江大學商船學館」,是專門培育航海、輪機科技人才的搖籃,由長榮集團總裁張榮發先生捐資興建,並捐贈各項有關航海、輪機之教學設備。民國66年(1977年)3月30日由當時交通部長林金生破土,張榮發先生奠基,於隔年4月竣工落成。商船學館為當時航海、輪機兩系共同使用,商船學館結構設計完全按照商船船樓及機艙形狀,目的是要使學生猶如置身船上,以期在校求學之際,即培養其堅忍不拔之志節,乘長風破萬里浪之氣度。
民國78年(1989年)因政府教育法規改變,規定航海系與輪機系改由國立大學設置,因此淡江大學航海、輪機兩系被迫停招,於78年歡送最後一屆學生。當時淡江大學董事長林添福,因不忍系館閒置,建議校方保留原有軟硬體,增加新式設備,改設為博物館,他亦捐贈私人收藏、純手工打造的五十艘全球知名的船艦模型,充實該館。民國79年(1990年)6月6日,蛻變成國內首創「海事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免費參觀。
民國97年(2008年)12月25日,淡江大學與台北海洋技術學院簽訂「海事策略聯盟合作協議書」,輪機室中的輪機設備全數移至該校作為教學研究之用。目前輪機室的空間已改為淡江大學黑天鵝展示廳,作為活動展覽空間。
歷次活動
- 2014/04/26 - 04/27 於十三行博物館「考古生活節」攤位活動
- 2014/05/17 配合「518國際博物館日」,舉辦『給大船一點顏色看』彩繪活動
- 2014/06/12 - 06/14 舉辦「航向未來」淡江大學應屆畢業生畢業季攝影活動
- 2014/06/19 - 12/31 舉辦「清代的海防:水師與戰船特展」
交通資訊
- 開館時間:週一至周六 09:00 - 17:00
- (周日、國定假日休館;寒暑假休館日另行公告)
- 電話:(02)2623-8343 或 (02)2621-5656轉2618,2619,2650
- 交通資訊
- 讀取地圖中...Leaflet | © OpenStreetMap contributors
參考資料
- 淡水學用語辭典
- 淡江大學海事博物館簡介「探詢海事秘密 體驗海洋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