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Mariaoe/Home

出自 淡水維基館
< 使用者:Mariaoe
於 2014年11月10日 (一) 10:27 由 163.13.175.128 (對話) 所做的修訂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地理

 歷史

 人文

 風景

 美食

關於維基

「淡水維基館」創建於2013/09/13,旨在紀錄淡水的一切:歷史文化、風土民情、生活點滴、觀光旅遊、吃喝玩樂 ... 等等,只要與淡水有關無所不包。   淡水往昔是一個地方的概稱,指依靠淡水河建立的城鎮聚落,隨著時代演進,地理範圍亦有所變化。歷史上曾有淡水廳、淡水縣、淡水郡、淡水街、淡水鎮、淡水區等行政區劃,清治時期淡水甚至曾是北台灣的總稱。如今的淡水是指新北市的轄區淡水區,位於台灣西北部淡水河出海口北岸,遠在中國清朝時期即因其地理位置而成為台灣北部船舶往來的重要港口,進而帶動其繁榮與發展。

紀錄片:大淡水區全記錄

  • 影片描述:《淡水食貨志》6 2014年 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製作
  • 影片來源:YouTube網站

淡水訊息

--更多訊息 (編輯)

古蹟巡禮

滬尾偕醫館.jpg
  滬尾偕醫館位在臺北縣淡水鎮馬偕街6號,緊鄰淡水禮拜堂,屬於直轄市定古蹟。馬偕博士1872年3月9日抵淡水後,即在其所租之寓所為人診療、供應西藥,不久又增加開刀、拔牙和住院等設施,由於西醫療效快,馬偕博士和其助手又熱忱,尤其是當時民眾廣為瘧疾所苦,馬偕博士的奎寧水(quinine)是特效藥而大受歡迎,因此求診者與日俱增,於是在1873年5月另租民房為診所,名為「滬尾醫館」。1879年住在美國底特律的馬偕夫人為紀念逝世不久的丈夫馬偕船長,捐贈美金3000元給淡水的馬偕博士做為建醫院與宣教的基金。馬偕用其中的2500元重建一座全新的醫館,並命名為「滬尾偕醫館」以紀念「馬偕船長」。 ---更多內容

更新日期:2014/05/18 (編輯)

美食推薦

滬尾餅鋪1.JPG

  劉銘桐於25年前在淡水創立,他堅持健康與美味並重,所有產品都是全素或蛋素,不使用任何防腐劑。店內招牌為大餅、花粉酥與鳳梨酥。大餅內包著紅豆麻糬的內餡,甜而不膩;花粉酥則是將花粉包在鬆軟的餅皮內,吃起來特別爽口;鳳梨酥則捨棄一般以調味冬瓜與香料替代,滬尾餅鋪的內餡則為真正鳳梨果肉。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