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出自 淡水維基館
於 2014年2月13日 (四) 23:53 由 Rocio (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復原由Rocio (對話)的編輯;更改回台灣阿成的最後一個版本)

前往: 導覽搜尋

淡水夕陽.jpeg

淡水維基館 Tamsui Wiki

目前時間:2024年06月3日(週一)22:44網站現況:2,300個頁面, 5,494張圖片, [[Special:Statistics|模板:NUMBEROFVIEWS]]次點閱, 921位註冊使用者

 本館訊息
 淡水今昔

淡水發展史淡水大事記
淡水往昔是一個地方的概稱,指依靠淡水河建立的城鎮聚落,隨著時代演進,地理範圍亦有所變化。歷史上曾有淡水廳、淡水縣、淡水郡、淡水街、淡水鎮、淡水區等行政區劃,清治時期淡水甚至曾是北台灣的總稱。如今的淡水是指新北市的轄區淡水區,位於台灣西北部淡水河出海口北岸,遠在中國清朝時期即因其地理位置而成為台灣北部船舶往來的重要港口,進而帶動其繁榮與發展。

古蹟巡禮

小白宮20131019.jpg
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入口.JPG
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JPG
小白宮-彈坑遺跡.jpg
小白宮-彈坑遺跡解說碑.jpg
清水磚砌圍牆.jpg
  前清淡水海關稅務司官邸小白宮)位在淡水真理街15號,臺灣洋關之設,源於1858年(咸豐8年)的天津條約,被迫將臺灣開放為通商口岸,再經1860年(咸豐10)北京條約之後英國首任駐臺副領事郇和(Robert Swinhoe)抵臺,率先談妥在淡水開港事宜,因此在1862年(同治元)6月22日,在滬尾設洋關正式開市徵稅。因有着白色牆體而被當地居民暱稱為「小白宮」......。 ---更多內容

更新日期:2015/01/09 (編輯)



 美食推薦

滬尾餅鋪1.JPG

  劉銘桐於25年前在淡水創立,他堅持健康與美味並重,所有產品都是全素或蛋素,不使用任何防腐劑。店內招牌為大餅、花粉酥與鳳梨酥。大餅內包著紅豆麻糬的內餡,甜而不膩;花粉酥則是將花粉包在鬆軟的餅皮內,吃起來特別爽口;鳳梨酥則捨棄一般以調味冬瓜與香料替代,滬尾餅鋪的內餡則為真正鳳梨果肉。

(編輯)

 關於本站

 本館Facebook專頁

 關於本站  網站日誌  註冊帳號

  歡迎光臨「淡水維基館」,本站創建於2013/09/13,旨在紀錄淡水的一切:歷史文化、風土民情、生活點滴、觀光旅遊、吃喝玩樂 ... 等等,只要與淡水有關無所不包。

紀錄片:大淡水地區全紀錄 - 人物誌 / 食貨志

  程許忠,人稱阿忠哥,從高中第一次接觸攝影以來便對攝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開設了自己的「淡水漁業生活文化影像館」,將自己多年來拍攝淡水的攝影作品製成明信片,
並衍生出一個個感人的故事。


 編輯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