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清華

出自 淡水維基館
於 2013年11月29日 (五) 21:44 由 台灣阿成 (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前往: 導覽搜尋

• 本頁分類:主分類 > 淡水 > 人物


簡介

  嚴清華1852年10月23日生於淡水。父親嚴某十歲時,隨同全家從福州遷來臺灣。母陳氏,宜蘭龜山島人,十三歲時,移居淡水,十八歲時,嫁給嚴某,他在嚴清華尚未出世時,就守了寡,生活相當艱苦。

  嚴清華幼年勤學漢文,後來得以擔任某個官吏的雜役,並逐漸升為秘書,也因此遍遊中國大陸,從福建到天津,增長不少見聞,他曾在北京住過半年,學會了北京官話,這對他後來的人生大有幫助。

  1872年4月25日,嚴清華成為馬偕第一個學生,也是北臺灣第一個基督徒。嚴氏向馬偕學習傳教、醫療和教育的各種知識,並成為馬偕的好幫手。

  1873年1月9日,嚴清華和吳益裕、林杯、林孽、王長水等五人,由馬偕為他們舉行洗禮,淡水教會正式成立,嚴清華也榮登淡水教會成人會員名冊上的第一人。後來也是基督教長老教會北部第一批本地牧師。

  嚴清華不僅在傳道上盡心盡力,對臺灣、淡水或社會也頗有貢獻。他曾因在中法戰爭時,協助清軍有功,獲五品軍功,後來也被臺灣巡撫保奏優先任用守備兼賞藍翎,唐景崧撫臺時,也為他保奏候補知縣。日治時代,日本當局曾授紳章,並任其為臺北廳參事和維新公會幹事等公職。

  嚴清華晚年從商,經營淡水河上的運輸業,淡水名聞一時的「白樓」也是嚴氏所建。

  1909年5月間,他到宜蘭巡視各教會回來後,因患惡性痢疾,於6月2日病逝,享年五十八歲。

參考資源

相關頁面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