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照片4.jpg"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紅毛城)
 
 
行 1: 行 1:
 
== 摘要 ==
 
== 摘要 ==
紅毛城
+
'''紅毛城主堡廣場'''
 +
1628年西班牙人來到淡水,因軍事考量在淡水河口興建「聖多明哥城」,做為軍事、政治、貿易和傳教的根據地。1642年荷蘭人北上進攻雞籠(基隆),打敗了西班牙人,於被拆毀的城堡原址附近重建新城,稱為「安東尼堡」,此四方形城堡即是淡水紅毛城的由來。由於當時的當地人習慣稱荷蘭人為「紅毛」,「紅毛城」之名由此而來。
 +
紅毛城主堡是以「外石內磚」的工法砌造,為一座堅固的方形城砦。其內分上下二層樓,採半圓筒形的穹窿結構建造,上下樓的穹窿方向相互垂直,讓主堡更加穩固。英國人進駐之後,除了將尖形屋頂改為平臺式外,也在東北及西南角位置增設角樓。在二樓南側增建的露臺,是為了方便前來洽公的民眾,而面對淡水河與觀音山的露臺上,設有雉堞及槍眼,是為了便於居高臨下看守防衛。堅固的結構,加上防衛守備的功能設計,使紅毛城成為淡水河口易守難攻的軍事堡壘。
 +
其實當年荷蘭人所建的紅毛城外觀與現在略有不同,在未整修前曾是灰白色的牆面,直到英人租借之後,陸續增建二樓的露臺、頂樓的角樓,也將外牆改塗為朱紅色,變成現在所看到的紅色城堡。
 +
 
 +
 
 
== 授權條款 ==
 
== 授權條款 ==
 
{{CC-BY-SA}}
 
{{CC-BY-SA}}

於 2023年11月3日 (五) 00:16 的最新修訂

摘要[編輯]

紅毛城主堡廣場 1628年西班牙人來到淡水,因軍事考量在淡水河口興建「聖多明哥城」,做為軍事、政治、貿易和傳教的根據地。1642年荷蘭人北上進攻雞籠(基隆),打敗了西班牙人,於被拆毀的城堡原址附近重建新城,稱為「安東尼堡」,此四方形城堡即是淡水紅毛城的由來。由於當時的當地人習慣稱荷蘭人為「紅毛」,「紅毛城」之名由此而來。 紅毛城主堡是以「外石內磚」的工法砌造,為一座堅固的方形城砦。其內分上下二層樓,採半圓筒形的穹窿結構建造,上下樓的穹窿方向相互垂直,讓主堡更加穩固。英國人進駐之後,除了將尖形屋頂改為平臺式外,也在東北及西南角位置增設角樓。在二樓南側增建的露臺,是為了方便前來洽公的民眾,而面對淡水河與觀音山的露臺上,設有雉堞及槍眼,是為了便於居高臨下看守防衛。堅固的結構,加上防衛守備的功能設計,使紅毛城成為淡水河口易守難攻的軍事堡壘。 其實當年荷蘭人所建的紅毛城外觀與現在略有不同,在未整修前曾是灰白色的牆面,直到英人租借之後,陸續增建二樓的露臺、頂樓的角樓,也將外牆改塗為朱紅色,變成現在所看到的紅色城堡。


授權條款[編輯]


Alt text
CC-BY-SA授權,引用時請註明出處以相同方式分享

檔案歷史

點選日期/時間以檢視該時間的檔案版本。

日期/時間縮圖尺寸使用者備註
目前2023年10月12日 (四) 00:30於 2023年10月12日 (四) 00:30 版本的縮圖960 × 1,707 (316 KB)李昀臻 (對話 | 貢獻)紅毛城
  • 您無法覆蓋此檔案。

下列 3 個頁面連結到此檔案:

詮釋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