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街"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簡介)
(日本時代後期)
行 9: 行 9:
 
===日本時代後期===
 
===日本時代後期===
  
溫州街初闢,作為台北帝國大學(今臺灣大學)教授宿舍區,北起和平東路一段,南至新生南路三段八十六巷止。
+
溫州街初闢,作為台北帝國大學(今[[臺灣大學]])教授宿舍區,北起和平東路一段,南至新生南路三段八十六巷止。
  
 
===光復初期===
 
===光復初期===

於 2020年11月26日 (四) 16:57 的修訂

簡介

溫州街是一條由歷史、藝術、文學融合,藏身在臺北精華地段的一條街道。雖然溫州街在熱鬧的市區,但由於文化古蹟的保存,至今仍可見到許多過去的日式建築。 由於地域的關係,這裡成為許多過去許多在臺灣大學任教教授的宿舍以及許多文學作家的住所,像是位於溫州街的殷海光故居梁實秋故居等。進而,由於其位於學區,造就了附近獨立書店的興起。同時,也正因為如此,溫州街也因此漸漸的從一條街道,成為了一條許多人一聽到路名就能夠聯想到濃厚文學氣息,而漫步在其中也是一個可以讓人放鬆的地方呢!

溫州街位於三條交通樞紐之中心,具有交通優勢,前往臺北市各區都非常方便。再加上溫州街其實地勢偏高,以及有新生高架橋下方的瑠公圳的水利之便,在水利地理人文位置方面可說是得天獨厚。早期在水利系統尚未普及的年代,溫州街是相對很少淹過水的地區。

歷史沿革

日本時代後期

溫州街初闢,作為台北帝國大學(今臺灣大學)教授宿舍區,北起和平東路一段,南至新生南路三段八十六巷止。

光復初期

1947年 正式命名為溫州街。

1974年 闢建辛亥路一段,將溫州街分割為兩段,北段為龍坡里,南段為大學里。

交通地圖

  • 溫州街
讀取地圖中...


參考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