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渡"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行 28: 行 28:
  
 
[[category:地區]]
 
[[category:地區]]
 
[[zh:關渡區]]
 
[[en:Shimen District]]
 
[[ja:關渡區]]
 

於 2019年1月12日 (六) 22:59 的修訂

位置

  關渡為台灣台北市北投區的一個地名,正好是淡水河基隆河的交會口。自古以來,即是重要的候鳥棲息地;同時也是台北市最大的濕地,其生態非常豐富。

歷史沿革

關渡區沿河而居

  人類早期的文明多半是順著河流發展而成的,臺北盆地的開拓與發展,也是如此。臺北盆地主要有三大水系,分別是新店溪基隆河大漢溪,三者最後匯流成淡水河,而這最後的匯聚點,便在「關渡」。淡水河系不但供給人們豐沛的水源,除飲用、捕捉魚蝦貝類、灌溉農作之外,甚至可供河運往來之便,使得沿著河邊的市集迅速繁榮,而「關渡」正是其中之一。

關渡區名稱由來

  關渡的地名是從凱達格蘭族地名「Kantou」而來的,西班牙文獻則寫作「Casidor」。因而關渡有多個諧音的地名,例如:甘答、干豆、干荳、肩脰、墘竇、官渡等,均是平埔族語的譯音。乾隆二十五年續修《臺灣府誌》時稱「關渡」,日據時代改稱「江頭」,光復後則恢復使用「關渡」一名。

關渡開拓歷史

  • 民國五十年以前,關渡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小村落,對外交通全靠淡水支線火車與公路局公車。當地居民均從事農耕、海上捕撈或養蛋鴨為生。平時街道行人稀少,但每逢年節,則擠滿了外來旅客,到有三百餘年歷史的關渡宮參拜媽祖。
  • 民國五十五年後,較大的工廠一一林立,大度路也拓寬成六線交通大動脈。民國七十七年淡水線火車停駛,知行路一帶的新生地蓋起許多新房子,外來人口大量遷入,現今的樣貌大致成形。
  • 臺北盆地原為平埔族群聚居之地,所謂平埔族係指居住於平地的原住民,但因他們最早與外人接觸,漢化最深,現在已無法辨別。故關渡地區早期的先住民是凱達格蘭族,他們以部落形式過著漁獵、放耕的生活。
  • 十七世紀初期,西班牙人佔據淡水建造聖多明哥城(San Domingo),作為航運的中繼站,並沿淡水河入侵臺北盆地,將盆地內各部落納入統治。後來,荷蘭人趕走西班牙人並重新築城(即今之「紅毛城」),成為新的掌控者。這些西方殖民者在臺灣搜括的鹿皮、硫磺等產物,均是經由「關渡」這個必經之處出口。
  • 直到1661年,鄭成功登陸鹿耳門,驅逐荷蘭人,淡水河域才回到由漢人治理。


景點列表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