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走入重建街的記憶迴廊"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行 2: 行 2:
  
 
==關於淡水==
 
==關於淡水==
  在談淡水重建街前,需要先了解與認識淡水,台灣是個擁有異國文化的地方,曾被世界列強所統治,經歷過荷西、鄭氏、日治、清治時期到光復至今,由於港口是列強們的首要登陸地,因此在北部的基隆與淡水,擁有許多異國色彩。在淡水,最知名的莫過於荷西時期的紅毛城,清治時期,因清法聯軍之役,簽訂天津條約,增開淡水為通商口岸之一。茶、樟腦、硫磺、煤、染料等土產的輸出和鴉片、日常用品的進口,不但使淡水成為全台灣最大的貿易港,也讓淡水躍升國際舞台。不僅英國人在紅毛城設領事館,各國洋行也都到淡水設行貿易,淡水因此進入黃金時代,不但在貿易上獨佔鰲頭,也成為西方文化登陸台灣的門戶。1872年3月9日馬偕博士登陸淡水,以此為其宣教、醫療和教育的根據地,新式醫院和新式教育得以在淡水創設,對早期台灣開通思想、啟迪民智均有深遠的影響。1883年-1885年中法戰爭期間,法軍於1884年10月轉攻台灣,法軍在淡水搶灘登陸時被清軍及臺灣鄉勇擊退,從此,更奠定了淡水在經濟、國防和政治上的重要地位。然而日治時期,淡水卻因河道日漸淤淺、大型船舶出入不便,地位逐漸被基隆所取代,但因為日本人在淡水也留下政府帶來的強勢公共建設,以及高度行政效率,才讓淡水一息尚存,逐漸成為附近鄉鎮的行政和文化中心。淡水的經濟轉向以附近腹地的農漁業為主,並利用本身豐富的人文資源和自然風光條件,成為休閒娛樂的勝地。1929年(昭和四年)日本政府一連串的「市區改正」,樹立了淡水小鎮迷人的面貌,結合原有的人才資源,更讓淡水有了文化鎮之名。
+
  在談淡水[[重建街]]前,需要先了解與認識[[淡水]],台灣是個擁有異國文化的地方,曾被世界列強所統治,經歷過荷西、鄭氏、日治、清治時期到光復至今,由於港口是列強們的首要登陸地,因此在北部的基隆與淡水,擁有許多異國色彩。在淡水,最知名的莫過於荷西時期的[[紅毛城]],清治時期,因清法聯軍之役,簽訂天津條約,增開淡水為通商口岸之一。茶、樟腦、硫磺、煤、染料等土產的輸出和鴉片、日常用品的進口,不但使淡水成為全台灣最大的貿易港,也讓淡水躍升國際舞台。不僅英國人在[[紅毛城]]設[[領事館]],各國洋行也都到淡水設行貿易,淡水因此進入黃金時代,不但在貿易上獨佔鰲頭,也成為西方文化登陸台灣的門戶。1872年3月9日馬偕博士登陸淡水,以此為其宣教、醫療和教育的根據地,新式醫院和新式教育得以在淡水創設,對早期台灣開通思想、啟迪民智均有深遠的影響。1883年-1885年中法戰爭期間,法軍於1884年10月轉攻台灣,法軍在淡水搶灘登陸時被清軍及臺灣鄉勇擊退,從此,更奠定了淡水在經濟、國防和政治上的重要地位。然而日治時期,淡水卻因河道日漸淤淺、大型船舶出入不便,地位逐漸被基隆所取代,但因為日本人在淡水也留下政府帶來的強勢公共建設,以及高度行政效率,才讓淡水一息尚存,逐漸成為附近鄉鎮的行政和文化中心。淡水的經濟轉向以附近腹地的農漁業為主,並利用本身豐富的人文資源和自然風光條件,成為休閒娛樂的勝地。1929年(昭和四年)日本政府一連串的「市區改正」,樹立了淡水小鎮迷人的面貌,結合原有的人才資源,更讓淡水有了文化鎮之名。
  
 
{| border=0 width="100%" align="center"
 
{| border=0 width="100%" align="center"
行 14: 行 14:
 
<div align="left"><span style="padding:0 16px>  
 
<div align="left"><span style="padding:0 16px>  
 
''' 
 
''' 
  重建街原名為九崁街,起源有二種說法,一是因其地形,「崁」指山崖、山谷的意思。由山入河,由高至低的地形,此街位於崁處;二是由當地居民口述,因為這裡早期有九間商店,但事實需考證。可從中正路上的福佑宮旁的巷子內進入重建街。在日治時期,日本人引進自來水技術,讓淡水居民有乾淨的水喝。重建街在清朝時是商業街,也是淡水商人間貿易的經過地。重建街的整條道路都是泥巴地,但硬而不滑,小孩子也總喜歡爬上重建街19號前的[[石頭公]]玩耍,而因為這裡是從山上到河口的經過地,因此大家彼此認識,感情濃厚。居民穿著雨鞋跑來跑去,根據居民口述,以前的雨下得比現在還多,但重建街從不會淹水,排水系統之好,在每個居民門口都有水溝,可以疏通水流。
+
  [[重建街]]原名為九崁街,起源有二種說法,一是因其地形,「崁」指山崖、山谷的意思。由山入河,由高至低的地形,此街位於崁處;二是由當地居民口述,因為這裡早期有九間商店,但事實需考證。可從中正路上的[[福佑宮]]旁的巷子內進入重建街。在日治時期,日本人引進自來水技術,讓淡水居民有乾淨的水喝。[[重建街]]在清朝時是商業街,也是淡水商人間貿易的經過地。重建街的整條道路都是泥巴地,但硬而不滑,小孩子也總喜歡爬上重建街19號前的[[石頭公]]玩耍,而因為這裡是從山上到河口的經過地,因此大家彼此認識,感情濃厚。居民穿著雨鞋跑來跑去,根據居民口述,以前的雨下得比現在還多,但重建街從不會淹水,排水系統之好,在每個居民門口都有水溝,可以疏通水流。
 
'''</span></div>
 
'''</span></div>
 
</div>
 
</div>
行 34: 行 34:
 
  以前每家屋子最高都只有兩層樓,還有一個小閣樓儲藏室,因為地形的原因,每家內都有許多小階梯,現在因地面填高,小階梯已比以前少了許多。原本每家外都有騎樓可互通並躲雨,現今每家外已將騎樓填起牆壁,無法互通。已有日本人將牆壁磨平,使用洗石子與水泥建房屋,現今重建街上有些房屋仍能看到這項技術。以前的房子是用土砌加糯米建成的紅磚房,冬暖夏涼,比木造房和水泥房都要好,不會潮濕,不會寒冷。而依風水,窗上的是柱子洞是偶數,柱奇數。家家戶戶的屋頂皆是斜屋頂,裡面結構有半閣樓,若是秀才,房屋的燕尾式屋脊。紅磚牆是清朝技術,而石礫牆則是日本技術。
 
  以前每家屋子最高都只有兩層樓,還有一個小閣樓儲藏室,因為地形的原因,每家內都有許多小階梯,現在因地面填高,小階梯已比以前少了許多。原本每家外都有騎樓可互通並躲雨,現今每家外已將騎樓填起牆壁,無法互通。已有日本人將牆壁磨平,使用洗石子與水泥建房屋,現今重建街上有些房屋仍能看到這項技術。以前的房子是用土砌加糯米建成的紅磚房,冬暖夏涼,比木造房和水泥房都要好,不會潮濕,不會寒冷。而依風水,窗上的是柱子洞是偶數,柱奇數。家家戶戶的屋頂皆是斜屋頂,裡面結構有半閣樓,若是秀才,房屋的燕尾式屋脊。紅磚牆是清朝技術,而石礫牆則是日本技術。
 
<gallery>
 
<gallery>
檔案:重建街31號窗戶.JPG|重建街31號窗戶
+
檔案:重建街31號窗戶.JPG|[[重建街31號]]窗戶
檔案:重建街的石礫柱.jpg|檔案:重建街的石礫柱
+
檔案:重建街的石礫柱.jpg|[[重建街]]的石礫柱
檔案:香草街屋小閣樓.jpg|檔案:香草街屋小閣樓
+
檔案:香草街屋小閣樓.jpg|[[香草街屋]]小閣樓
 
</gallery>
 
</gallery>
 
'''</span></div>
 
'''</span></div>
行 60: 行 60:
  
 
<gallery>
 
<gallery>
檔案:香草街屋一樓.jpg|香草街屋內
+
檔案:香草街屋一樓.jpg|[[香草街屋]]內
檔案:重建街14號-1.jpg |香草街屋外面
+
檔案:重建街14號-1.jpg |[[香草街屋]]外面
檔案:香草街屋小閣樓.jpg|香草街屋小閣樓
+
檔案:香草街屋小閣樓.jpg|[[香草街屋]]小閣樓
 
</gallery>
 
</gallery>
  
 
'''[[九崁28]]'''
 
'''[[九崁28]]'''
  
  主人在某次造訪香草街屋的時候,發現原來淡水有這麼有味道的街道,而找到了[[重建街28號]],經由四個月的改造重整,將跟廢墟沒有兩樣的老房子改造成藝文空間。但是並沒有再老街屋中加入現代的建材,而是保留原屋內的構造以及改造原來的舊物品將它再次以新的模樣呈現。一樓是展示各式各樣的藝術作品的地方,而二樓則是開放空間,提供藝術工作者或大眾互相分享創作以及休閒交流的地方。[[九崁28]]內有提供茶、咖啡,但是需要自行取用清洗,費用則隨意。每天關門的時間也不一定,想坐多久就坐多久,是個可以使人放鬆享受藝術的好地方。
+
  主人在某次造訪[[香草街屋]]的時候,發現原來淡水有這麼有味道的街道,而找到了[[重建街28號]],經由四個月的改造重整,將跟廢墟沒有兩樣的老房子改造成藝文空間。但是並沒有再老街屋中加入現代的建材,而是保留原屋內的構造以及改造原來的舊物品將它再次以新的模樣呈現。一樓是展示各式各樣的藝術作品的地方,而二樓則是開放空間,提供藝術工作者或大眾互相分享創作以及休閒交流的地方。[[九崁28]]內有提供茶、咖啡,但是需要自行取用清洗,費用則隨意。每天關門的時間也不一定,想坐多久就坐多久,是個可以使人放鬆享受藝術的好地方。
  
 
<gallery>
 
<gallery>
行 77: 行 77:
 
'''[[4F小飯館]]'''
 
'''[[4F小飯館]]'''
  
  位於重建街71號的4F小飯館,原本是位在重建街29號的四樓,所以店名才取為[[4F小飯館]]。原先在29號住家的客人都以宅配為主,直到顧客越來越多,所以在2014年在71號重新開幕,店內人氣商品是各種口味的法式鹹派,各種口味都是老闆自行研發的,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口味的甜派供饕客選擇,另外,偶而也推出季節性的商品讓民眾選用,許多人都慕名而來呢!
+
  位於重建街71號的[[4F小飯館]],原本是位在重建街29號的四樓,所以店名才取為[[4F小飯館]]。原先在29號住家的客人都以宅配為主,直到顧客越來越多,所以在2014年在71號重新開幕,店內人氣商品是各種口味的法式鹹派,各種口味都是老闆自行研發的,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口味的甜派供饕客選擇,另外,偶爾也推出季節性的商品讓民眾選用,許多人都慕名而來呢!
 
</span>
 
</span>
 
</div>
 
</div>

於 2015年1月6日 (二) 14:57 的修訂

  • 影片描述:重建街
  • 影片來源:YouTube


關於淡水

  在談淡水重建街前,需要先了解與認識淡水,台灣是個擁有異國文化的地方,曾被世界列強所統治,經歷過荷西、鄭氏、日治、清治時期到光復至今,由於港口是列強們的首要登陸地,因此在北部的基隆與淡水,擁有許多異國色彩。在淡水,最知名的莫過於荷西時期的紅毛城,清治時期,因清法聯軍之役,簽訂天津條約,增開淡水為通商口岸之一。茶、樟腦、硫磺、煤、染料等土產的輸出和鴉片、日常用品的進口,不但使淡水成為全台灣最大的貿易港,也讓淡水躍升國際舞台。不僅英國人在紅毛城領事館,各國洋行也都到淡水設行貿易,淡水因此進入黃金時代,不但在貿易上獨佔鰲頭,也成為西方文化登陸台灣的門戶。1872年3月9日馬偕博士登陸淡水,以此為其宣教、醫療和教育的根據地,新式醫院和新式教育得以在淡水創設,對早期台灣開通思想、啟迪民智均有深遠的影響。1883年-1885年中法戰爭期間,法軍於1884年10月轉攻台灣,法軍在淡水搶灘登陸時被清軍及臺灣鄉勇擊退,從此,更奠定了淡水在經濟、國防和政治上的重要地位。然而日治時期,淡水卻因河道日漸淤淺、大型船舶出入不便,地位逐漸被基隆所取代,但因為日本人在淡水也留下政府帶來的強勢公共建設,以及高度行政效率,才讓淡水一息尚存,逐漸成為附近鄉鎮的行政和文化中心。淡水的經濟轉向以附近腹地的農漁業為主,並利用本身豐富的人文資源和自然風光條件,成為休閒娛樂的勝地。1929年(昭和四年)日本政府一連串的「市區改正」,樹立了淡水小鎮迷人的面貌,結合原有的人才資源,更讓淡水有了文化鎮之名。

重建街的歷史記憶


重建街的建築痕跡


文創與當地店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