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斗子"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淡水維基館
(→簡介) |
(→簡介) |
||
行 1: | 行 1: | ||
==簡介== | ==簡介== | ||
+ | [[Image:八斗子.jpg|600px|right|八斗子]] | ||
八斗子,是臺灣基隆市中正區的一個地名,位於該區東部,範圍包括八斗里、長潭里、碧砂里、砂子里、新豐里、新富里等6里。 | 八斗子,是臺灣基隆市中正區的一個地名,位於該區東部,範圍包括八斗里、長潭里、碧砂里、砂子里、新豐里、新富里等6里。 | ||
行 5: | 行 6: | ||
八斗子有[[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望幽谷]]、[[潮境公園]]等景點。 | 八斗子有[[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望幽谷]]、[[潮境公園]]等景點。 | ||
− | |||
− | |||
− | |||
==地圖== | ==地圖== |
於 2022年11月25日 (五) 10:38 的修訂
簡介
八斗子,是臺灣基隆市中正區的一個地名,位於該區東部,範圍包括八斗里、長潭里、碧砂里、砂子里、新豐里、新富里等6里。
八斗子東北部七斗山所在地原本為一座島嶼,日治時代為興建北部火力發電所在此填土造陸,將該島嶼與台灣本島銜接起來而成為一座半島。半島西側的八斗子灣海深砂淺,是一天然良港,現今已開闢為八斗子漁港與碧砂漁港。
地圖
|讀取地圖中...
地名由來
有關八斗子地名由來,目前較廣為接受的說法,是基隆原為臺灣原住民平埔族巴賽族的住地Pataw,閩南人譯為八斗子。而巴賽族的語言巴賽語的Pataw是女巫、或溫泉之意,但可延伸為「煙霧濛濛」的意思。而八斗子在東北季風或冬天時當地會造成朦朦霧霾天。
中央研究院翁佳音教授則認為:「八斗仔」因有詞尾「仔」字,從地名學來推定,應是相對於主要大地名「八斗」而來。而根據古文獻,「八斗」可能是指今指和平島右岸的岬角。
歷史
台灣清治末期,八斗子地區為一街庄,稱為「八斗仔庄」,隸屬於基隆堡。該庄東北臨海,東南與深澳庄為鄰,南邊為龍潭堵庄,西南邊為深澳坑庄,西北邊為社藔庄。
1901年(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1月,該庄隸屬於基隆廳,編入第一區。1905年(明治三十八年)7月,第一區、第二區合併為「基隆區」。1920年(大正九年),該庄改制並雅化為「八斗子」大字,隸屬於臺北州基隆郡基隆街,大字下有「八斗子」、「沙子園」、「牛稠嶺」小字名。1924年10月,基隆街升格為州轄基隆市。
戰後基隆市改制為省轄市,八斗子地區編入第一區,大字改制為里。1946年,第一區改稱中正區,本地區仍屬之。因人口增加,本地區已細分為多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