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區" 修訂間的差異
(→民國年間) |
|||
(未顯示由 4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22 次修訂) | |||
行 1: | 行 1: | ||
+ | {{導覽條中山區|地名}} | ||
+ | [[檔案:中山區.png|thumb|400px|right|]] | ||
[[中山區大事記]]|[[中山區人物錄]]|[[中山區地景地貌]] | [[中山區大事記]]|[[中山區人物錄]]|[[中山區地景地貌]] | ||
− | [[ | + | ==簡介== |
+ | 中山區位是[[臺北市]]之下的行政區之一,該行政區位於市中央,東接[[松山區]];西接[[大同區]];南接[[大安區]];北接[[士林區]],另外,東北側則與[[內湖區]]相比鄰。海拔50公尺的圓山以及百餘公尺高的劍潭山亦位於此區。全區大約可分為南京金融商務區、臺北當代藝術園區、生活機能區等...... | ||
+ | |||
+ | 在此區內著名的市集有以海產養殖著名的[[臺北魚市]],還有以海鮮飲食攤販為主的[[遼寧夜市]]。而在商圈方面,以販賣服飾為著稱且人潮緊鄰上班人潮眾多的四平商圈,有著午市的特色。除此之外,還有因為方便的地理位置、良好的品質而揚名國際的[[中山北路婚紗商圈]]。 | ||
+ | |||
+ | :面 積:13.6821平方公里(面積依民國86年5月15日公告為準) | ||
+ | :鄰 數:872鄰 | ||
+ | :里 數:42里 | ||
− | == | + | ==行政特色== |
+ | [[檔案:中山區區徽.jpg|thumb|100px|right|中山區區徽]] | ||
+ | *區徽 | ||
+ | 以中山區的中和山字結合做為主體設計,山字運用毛筆飛白筆觸,表現出中山區自由奔放的人文與藝術氣息。<br> | ||
+ | 黃色代表:1.人文、2.朝氣與光明希望。<br> | ||
+ | 藍色代表:流經中山區的基隆河。<br> | ||
+ | 紅色代表:代表團隊合作、積極主動、發揮服務熱情。 | ||
*區樹:<b>楓香</b> | *區樹:<b>楓香</b> | ||
− | + | 日本時期開闢的中山北路,以本土的楓香作為行道樹,它的樹型端正優美,冬季還會紅葉,落葉遍地可營造浪漫氣氛。至今仍然林蔭密布、樹姿優美的中山北路楓香林蔭大道,是最代表中山區的地標。 | |
*區花:<b>蝴蝶蘭</b> | *區花:<b>蝴蝶蘭</b> | ||
− | + | 高貴典雅的蝴蝶蘭,是臺灣的瑰寶,代表我們農業科技的進步。其形似翩翩舞蝶的花容,讓她有著「幸福翩然而至」的花語,中山北路婚紗街的櫥窗布置大都採用蝴蝶蘭,許多辦公室也喜愛擺飾蝴蝶蘭做美化、改善環境氣氛,增進友善的氣質。 | |
==歷史沿革== | ==歷史沿革== | ||
− | + | {{Youtube|R-P4-PDDMbc|400|right|中山區的鄉土環境 歷史篇}} | |
===清朝以前=== | ===清朝以前=== | ||
最初為平埔族凱達格蘭人的活動範圍。 | 最初為平埔族凱達格蘭人的活動範圍。 | ||
行 17: | 行 32: | ||
清朝乾隆年間(1735-1795),大陸漳泉二地漢人開始大批移入,並建立有新庄、上埤頭庄、下埤頭庄及周厝崙等村落,居民務農維生。後來陸續發展、擴大村落規模,在光緒21(1894)年時,該區隸屬於淡水廳大加蚋保及芝蘭一保(今中山區[[大直]])的一部份。 | 清朝乾隆年間(1735-1795),大陸漳泉二地漢人開始大批移入,並建立有新庄、上埤頭庄、下埤頭庄及周厝崙等村落,居民務農維生。後來陸續發展、擴大村落規模,在光緒21(1894)年時,該區隸屬於淡水廳大加蚋保及芝蘭一保(今中山區[[大直]])的一部份。 | ||
− | === | + | ===日本時期=== |
− | + | 1895年,日本時期開始,中山區發展成大宮町、圓山町、宮前町、三橋町、大正町、御成町等町,且附近規劃有上埤頭、下埤頭、朱厝崙、西新庄子、中庄子及大直等衛星農里。 | |
1930年代市區改正,該區域又合併為大正區、御成區、中園區、宮前區、大宮區及下埤頭區等六個區會。其中,連絡區會的敕使大道,成為前往[[圓山]]明治神宮與連接貫通此區域的主要道路。 | 1930年代市區改正,該區域又合併為大正區、御成區、中園區、宮前區、大宮區及下埤頭區等六個區會。其中,連絡區會的敕使大道,成為前往[[圓山]]明治神宮與連接貫通此區域的主要道路。 | ||
===民國時期=== | ===民國時期=== | ||
− | + | 1945年,臺灣光復,臺北市廢除區會制度。且敕使道路站附近的[[梅屋敷|梅屋敷旅館]]曾接待過國父[[孫中山]]先生,因此政府將敕使道路改名為[[中山北路]],並將六區會合併且命名<b>中山區</b>。 | |
− | == | + | ==行政區沿革== |
− | === | + | ===日本時期=== |
1920年,臺灣總督府實施「區政改正」政策,將舊有街庄重劃,將日本人活動較多的街區,以約四到十三個里的面積規劃為一個「町」,其餘臺灣人的生活區仍沿用舊地名,僅將「庄」字拿掉,在日本人所繪的地圖上以較大的字作為標示,稱之為「大字名」,計有大正町、三橋町、御成町、宮前町、圓山町、大宮町等六個日本人生活區,而臺灣人生活區有中庄子、朱厝崙、上陂頭、下陂頭、西新庄仔與大直等六處。 | 1920年,臺灣總督府實施「區政改正」政策,將舊有街庄重劃,將日本人活動較多的街區,以約四到十三個里的面積規劃為一個「町」,其餘臺灣人的生活區仍沿用舊地名,僅將「庄」字拿掉,在日本人所繪的地圖上以較大的字作為標示,稱之為「大字名」,計有大正町、三橋町、御成町、宮前町、圓山町、大宮町等六個日本人生活區,而臺灣人生活區有中庄子、朱厝崙、上陂頭、下陂頭、西新庄仔與大直等六處。 | ||
行 33: | 行 48: | ||
===民國年間=== | ===民國年間=== | ||
− | + | 臺灣光復後,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將原日本人規劃之大正町、三橋町、御成町、宮前町、圓山町、大宮町,以及舊名中庄子、朱厝崙、上埤頭、下埤頭、西新庄仔合併為一區,命名為<b>中山區</b>,「中山」之名是取自國父[[孫中山]]先生的名字,為紀念國父[[孫中山]]先生締造民國的偉業。 | |
− | + | 目前中山區的行政區域範圍如下: | |
*東北:自北起沿雞南山稜線,向東沿[[基隆河]]舊河道銜接大彎段口與[[內湖區]]相鄰 | *東北:自北起沿雞南山稜線,向東沿[[基隆河]]舊河道銜接大彎段口與[[內湖區]]相鄰 | ||
*西界:北起[[劍潭]]山稜線、[[圓山]]保齡球館前南下沿[[中山北路]]山腳線,跨昔日之[[中山橋]]後向左作一U形大彎沿基隆河道中心線,再次左彎緊切[[圓山]]西背脊南下,沿今[[淡水]][[新店]]捷運線,至[[市民大道]]、[[華陰變電所]]、[[建成國中]]東側間之中心點與[[大同區]]為臨 | *西界:北起[[劍潭]]山稜線、[[圓山]]保齡球館前南下沿[[中山北路]]山腳線,跨昔日之[[中山橋]]後向左作一U形大彎沿基隆河道中心線,再次左彎緊切[[圓山]]西背脊南下,沿今[[淡水]][[新店]]捷運線,至[[市民大道]]、[[華陰變電所]]、[[建成國中]]東側間之中心點與[[大同區]]為臨 | ||
行 46: | 行 61: | ||
*[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19500 臺北市中山區。臺灣大百科全書。] | *[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19500 臺北市中山區。臺灣大百科全書。] | ||
*[https://www-ws.gov.taipei/Download.ashx?u=LzAwMS9VcGxvYWQvMzEzL3JlbGZpbGUvMTQyMjYvMTkyMzQ0NS83YjkyYzM2My01ZGYzLTQ4ZjItOGU3YS02MjY5NmQxMDNlNzQucGRm&n=5Y235LiALeWcn%2bWcsOevhy5wZGY%3d&icon=.pdf 中山區誌:卷一.土地篇。] | *[https://www-ws.gov.taipei/Download.ashx?u=LzAwMS9VcGxvYWQvMzEzL3JlbGZpbGUvMTQyMjYvMTkyMzQ0NS83YjkyYzM2My01ZGYzLTQ4ZjItOGU3YS02MjY5NmQxMDNlNzQucGRm&n=5Y235LiALeWcn%2bWcsOevhy5wZGY%3d&icon=.pdf 中山區誌:卷一.土地篇。] | ||
− | + | *[https://www.udd.gov.taipei/overall-review/documents/district_3/1080927%E8%87%BA%E5%8C%97%E5%B8%82%E4%B8%AD%E5%B1%B1%E5%8D%80%E4%B8%BB%E8%A6%81%E8%A8%88%E7%95%AB(%E9%80%9A%E7%9B%A4%E6%AA%A2%E8%A8%8E)%E6%A1%88-%E5%87%BD%E5%A0%B1%E5%85%A7%E6%94%BF%E9%83%A8.pdf 臺北市中山區都市計畫通盤檢討(主要計畫)案。] | |
[[Category:臺北市]] | [[Category:臺北市]] |
於 2021年6月26日 (六) 12:55 的最新修訂
• 目前所在分類:主分類 > 中山區 > 地名
簡介[編輯]
中山區位是臺北市之下的行政區之一,該行政區位於市中央,東接松山區;西接大同區;南接大安區;北接士林區,另外,東北側則與內湖區相比鄰。海拔50公尺的圓山以及百餘公尺高的劍潭山亦位於此區。全區大約可分為南京金融商務區、臺北當代藝術園區、生活機能區等......
在此區內著名的市集有以海產養殖著名的臺北魚市,還有以海鮮飲食攤販為主的遼寧夜市。而在商圈方面,以販賣服飾為著稱且人潮緊鄰上班人潮眾多的四平商圈,有著午市的特色。除此之外,還有因為方便的地理位置、良好的品質而揚名國際的中山北路婚紗商圈。
- 面 積:13.6821平方公里(面積依民國86年5月15日公告為準)
- 鄰 數:872鄰
- 里 數:42里
行政特色[編輯]
- 區徽
以中山區的中和山字結合做為主體設計,山字運用毛筆飛白筆觸,表現出中山區自由奔放的人文與藝術氣息。
黃色代表:1.人文、2.朝氣與光明希望。
藍色代表:流經中山區的基隆河。
紅色代表:代表團隊合作、積極主動、發揮服務熱情。
- 區樹:楓香
日本時期開闢的中山北路,以本土的楓香作為行道樹,它的樹型端正優美,冬季還會紅葉,落葉遍地可營造浪漫氣氛。至今仍然林蔭密布、樹姿優美的中山北路楓香林蔭大道,是最代表中山區的地標。
- 區花:蝴蝶蘭
高貴典雅的蝴蝶蘭,是臺灣的瑰寶,代表我們農業科技的進步。其形似翩翩舞蝶的花容,讓她有著「幸福翩然而至」的花語,中山北路婚紗街的櫥窗布置大都採用蝴蝶蘭,許多辦公室也喜愛擺飾蝴蝶蘭做美化、改善環境氣氛,增進友善的氣質。
歷史沿革[編輯]
清朝以前[編輯]
最初為平埔族凱達格蘭人的活動範圍。
清朝時期[編輯]
清朝乾隆年間(1735-1795),大陸漳泉二地漢人開始大批移入,並建立有新庄、上埤頭庄、下埤頭庄及周厝崙等村落,居民務農維生。後來陸續發展、擴大村落規模,在光緒21(1894)年時,該區隸屬於淡水廳大加蚋保及芝蘭一保(今中山區大直)的一部份。
日本時期[編輯]
1895年,日本時期開始,中山區發展成大宮町、圓山町、宮前町、三橋町、大正町、御成町等町,且附近規劃有上埤頭、下埤頭、朱厝崙、西新庄子、中庄子及大直等衛星農里。
1930年代市區改正,該區域又合併為大正區、御成區、中園區、宮前區、大宮區及下埤頭區等六個區會。其中,連絡區會的敕使大道,成為前往圓山明治神宮與連接貫通此區域的主要道路。
民國時期[編輯]
1945年,臺灣光復,臺北市廢除區會制度。且敕使道路站附近的梅屋敷旅館曾接待過國父孫中山先生,因此政府將敕使道路改名為中山北路,並將六區會合併且命名中山區。
行政區沿革[編輯]
日本時期[編輯]
1920年,臺灣總督府實施「區政改正」政策,將舊有街庄重劃,將日本人活動較多的街區,以約四到十三個里的面積規劃為一個「町」,其餘臺灣人的生活區仍沿用舊地名,僅將「庄」字拿掉,在日本人所繪的地圖上以較大的字作為標示,稱之為「大字名」,計有大正町、三橋町、御成町、宮前町、圓山町、大宮町等六個日本人生活區,而臺灣人生活區有中庄子、朱厝崙、上陂頭、下陂頭、西新庄仔與大直等六處。
民國年間[編輯]
臺灣光復後,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將原日本人規劃之大正町、三橋町、御成町、宮前町、圓山町、大宮町,以及舊名中庄子、朱厝崙、上埤頭、下埤頭、西新庄仔合併為一區,命名為中山區,「中山」之名是取自國父孫中山先生的名字,為紀念國父孫中山先生締造民國的偉業。
目前中山區的行政區域範圍如下:
- 東北:自北起沿雞南山稜線,向東沿基隆河舊河道銜接大彎段口與內湖區相鄰
- 西界:北起劍潭山稜線、圓山保齡球館前南下沿中山北路山腳線,跨昔日之中山橋後向左作一U形大彎沿基隆河道中心線,再次左彎緊切圓山西背脊南下,沿今淡水新店捷運線,至市民大道、華陰變電所、建成國中東側間之中心點與大同區為臨
- 南界:南以市民大道與中正區、大安區為界
- 北界:以內湖路一段一巷沿劍潭山、雞南山與內湖、士林為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