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林
簡介[編輯]
士林原為平埔族凱達格蘭族毛紹翁社與瓦笠社漁獵之處。毛紹翁社無文字記錄,口語稱此地為Pattsiran,意指溫泉。康熙42年(1703),漢移民開始大量墾殖臺灣北部上淡水地方(淡水河以東,基隆河以北),鑑於該地林木茂盛,多產蘭花,仍採音、意合譯之法,稱此地為「八芝蘭林」。
士林區為臺北市12行政區面積之首,區花為玫瑰。位於臺北盆地之東北,東北俱為山嶽、丘陵相接,以名峰七星山為最高,東南有鄰界之大崙山嶺及大直諸山,西南一帶土地平坦,全區面積62.3682平方公里。目前人口數為107,515人(統計至108年1月),在臺北市12行政區中居第3位,僅次於大安區、內湖區。
歷史沿革[編輯]
- 1709年(康熙48年) -- 位於基隆河與魔神仔溝匯流處芝蘭林村與福德祠可謂士林之發祥。
- 1727年(雍正5年) -- 因四周森林野蘭花遍布,改名為「蘭林街」。
- 1741年(乾隆6年) -- 因河水氾濫沖毀福德祠,居民改遷至今舊街一帶(今舊佳里),新建「芝蘭廟」,祭祀神農大帝(五穀先帝)與福德正神。
- 1803年(嘉慶8年) -- 淡水廳同知胡應魁巡視蘭林街,見此地山翠川明,曰「宛如入芝蘭之室」,遂改蘭林街為「芝蘭街」。
- 1812年(嘉慶17年) -- 芝蘭廟重修,改稱為「神農宮」
- 1841年(道光21年) -- 鄉紳潘永清於芝山巖文昌祠設私塾,文人雅士群聚,帶動文風,此地人才輩出,科名獨勝,有「士子如林」之美名。
- 1859年(咸豐9年) -- 漳泉械鬥,神農宮、芝蘭街盡毀,鄉紳潘永清與潘盛清昆仲乃倡議餘下樹林興建新街。
- 1864年(同治3年) -- 新街建成,為臺灣北部當時最早具有都市計畫概念的市街,繁華一時,有「士林城」之美名。
- 1901年(明治34年) -- 八芝蘭改名為「士林」。
- 1920年(大正9年) -- 日本總督府將士林、福德洋、林仔口、雙溪、湳雅、三角埔、石角、下東勢、永福、公館地、草山、菁礐、洲尾、社仔、溪洲底與和尚洲等地區,合併為「士林庄」。
- 1933年(昭和8年) -- 士林庄改為「士林街」。
- 1946年(民國35年) -- 士林街改為「士林鎮」。
- 1949年(民國38年) -- 士林鎮與北投鎮合併,統稱「草山管理局特別行政區」。
- 1950年(民國39年) -- 士林鎮改隸為「陽明山管理局」。
- 1968年(民國57年) -- 士林鎮併入臺北市,成為士林區至今。
行政區沿革[編輯]
士林區舊名「八芝連林」,乃平埔族語「溫泉」之義,漢人尚未入墾時為平埔族「麻少翁社」所居。清代名「芝蘭堡」,至清末因科名特盛,人才輩出,地方士紳遂改稱「士林」,寓意「士子如林」。民國35年,光復後改制廢除街制,士林遂改設為臺北縣七星區士林鎮,民國57年併入臺北市,現為臺北市十二行政區之一。79年3月12日區里行政區域調整,將原屬士林區洲美里劃歸北投區;另將原中山區福樂里、康寧里、明勝里、劍潭里(部分)併入士林區,91年9月1日區里行政區域調整,翠山里分為翠山及臨溪里,共51里。
地理位置[編輯]
士林區東至陽金公路大油坑之上磺溪橋,向南越五指山、車坪寮山至白石湖山分水嶺與新北市金山區、萬里區、汐止區為界。西至淡水河順流至基隆河會合處與新北市三重區、蘆洲區為界。南至白石湖山、大崙頭山、赤上天山、福山、雞南山、劍潭山陵線。南側接中山北路四段東側至中山橋沿基隆河中心線向西南延伸至高速公路重慶北路交流道西側折向西。沿高速公路至淡水河中心線為止,與內湖區、中山區以及大同區為界。北至磺溪上游順流沿七股山西側山溝,南行經中山樓東側山谷接陽明路至福壽橋接磺溪河順流而下接雙溪河,再接基隆河至淡水河口止與北投區為界。全區分7個次分區,分別為社子次分區、後港次分區、街上次分區、蘭雅次分區、芝山岩次分區、天母次分區與陽明山次分區,下分51里。
參考資料[編輯]
- 台北市士林區公所-行政區概況
- 台北市士林區公所-歷史沿革
- 中華民國內政部移民署全球資訊網
- 臺北市政府民政局
- 臺北市士林區戶政事務所
- [2010年臺北市區里界說 士林區。臺北市政府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