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未顯示由 5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7 次修訂)
行 1: 行 1:
 +
{{導覽條基隆}}
 +
[[image:基隆.jpg|right|thumb|500px|{{image:基隆.jpg}}]]
  
  [[基隆]],舊名「[[雞籠]]」,清朝時改名基隆,國民政府來台後設省轄市,以深水谷灣之天然港灣著名,為台灣最北端的都市。基隆港為北臺灣首要航運樞紐,而有「臺灣頭」與「臺灣北玄關」之稱,因為氣候多雨而別稱「雨港」、「雨都」,與南臺灣的高雄並列為臺灣兩大港都。
+
[[基隆大事記]][[基隆人物錄]]|[[基隆地景地貌]]
  
  曾經是台灣最大煤礦產地,基隆開港後,除了漁業外,礦業及運輸成為港埠最重要的商業活動。追溯台灣鐵道史,多半以劉銘傳興建基隆到台北段客貨運鐵路為台灣第一條鐵路,其實台灣真正的第一條鐵路,是由八斗子煤礦至基隆海濱的運煤鐵路。最早興建的第二條鐵路也在基隆,台灣最重要的幾項商品煤礦、茶葉、樟腦等都必需經由基隆港運輸。基隆港區範圍直入市中心區,是港灣城市中少見的特例。
+
==簡介==
 +
  [[基隆]],舊名「[[雞籠]]」,清朝時自[[淡水廳]]析出,改名基隆,國民政府來臺後設省轄市,以深水谷灣之天然港灣著名,為臺灣最北端的都市。基隆港為北臺灣首要航運樞紐,而有「臺灣頭」與「臺灣北玄關」之稱,因為氣候多雨而別稱「雨港」、「雨都」,與南臺灣的高雄並列為臺灣兩大港都。
  
  基隆目前共有七個行政區域,另有七個附屬島嶼,分別為和平島、中山仔嶼、桶盤嶼、基隆嶼、彭佳嶼、棉花嶼及花瓶嶼,其中和平島(舊社寮島)、中山仔嶼、桶盤嶼三島今已連為一體,即今日所稱和平島。
+
  基隆曾經是臺灣最大煤礦產地,開港後除了漁業外,礦業及運輸成為港埠最重要的商業活動。追溯臺灣鐵道史,多半以[[劉銘傳]]興建基隆到臺北段客貨運鐵路為臺灣第一條鐵路,其實臺灣真正的第一條鐵路,是由八斗子煤礦至基隆海濱的運煤鐵路。最早興建的第二條鐵路也在基隆,臺灣最重要的幾項商品煤礦、茶葉、樟腦等都必需經由基隆港運輸。基隆港區範圍直入市中心區,是港灣城市中少見的特例。
 +
 
 +
  基隆目前共有七個行政區域,另有七個附屬島嶼,分別為和平島、中山仔嶼、桶盤嶼、基隆嶼、彭佳嶼、棉花嶼及花瓶嶼,其中和平島(舊社寮島)、中山仔嶼、桶盤嶼三島今已連為一體,即今日所稱和平島。
 +
 
 +
  基隆市市鳥為老鷹,又稱黑鳶。基隆市區的天空常見牠們在高空盤旋,在基隆港口能夠近距離觀察牠們的身影。基隆市區公共設施也多有老鷹造型點綴。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行 14: 行 21: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6050 基隆不只廟口夜市—這10張圖,帶你看「雨都」的歷史故事]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6050 基隆不只廟口夜市—這10張圖,帶你看「雨都」的歷史故事]
 
*[https://sosreader.com/n/@%E9%9B%9E%E7%B1%A0%E9%9C%A7%E9%9B%A8%EF%BC%8C%E5%9F%BA%E9%9A%86%E7%89%A9%E8%AA%9E%E2%80%94%E5%B1%AC%E6%96%BC%E6%88%91%E5%80%91%E7%9A%84%E5%9F%BA%E9%9A%86%E6%95%85%E4%BA%8B/home/publication/5a12024aeceaed97b4020520 雞籠霧雨,基隆物語—屬於我們的基隆故事]
 
*[https://sosreader.com/n/@%E9%9B%9E%E7%B1%A0%E9%9C%A7%E9%9B%A8%EF%BC%8C%E5%9F%BA%E9%9A%86%E7%89%A9%E8%AA%9E%E2%80%94%E5%B1%AC%E6%96%BC%E6%88%91%E5%80%91%E7%9A%84%E5%9F%BA%E9%9A%86%E6%95%85%E4%BA%8B/home/publication/5a12024aeceaed97b4020520 雞籠霧雨,基隆物語—屬於我們的基隆故事]
 
  
 
[[zh:基隆市]]
 
[[zh:基隆市]]
 +
[[en:Keelung]]
 +
[[ja:基隆市]]

於 2024年8月20日 (二) 06:57 的最新修訂

• 目前所在分類:主分類 > 基隆
== 授權條款 ==
Alt text
CC-BY-SA授權,引用時請註明出處以相同方式分享

基隆大事記基隆人物錄基隆地景地貌

簡介[編輯]

  基隆,舊名「雞籠」,清朝時自淡水廳析出,改名基隆,國民政府來臺後設省轄市,以深水谷灣之天然港灣著名,為臺灣最北端的都市。基隆港為北臺灣首要航運樞紐,而有「臺灣頭」與「臺灣北玄關」之稱,因為氣候多雨而別稱「雨港」、「雨都」,與南臺灣的高雄並列為臺灣兩大港都。

  基隆曾經是臺灣最大煤礦產地,開港後除了漁業外,礦業及運輸成為港埠最重要的商業活動。追溯臺灣鐵道史,多半以劉銘傳興建基隆到臺北段客貨運鐵路為臺灣第一條鐵路,其實臺灣真正的第一條鐵路,是由八斗子煤礦至基隆海濱的運煤鐵路。最早興建的第二條鐵路也在基隆,臺灣最重要的幾項商品煤礦、茶葉、樟腦等都必需經由基隆港運輸。基隆港區範圍直入市中心區,是港灣城市中少見的特例。

  基隆目前共有七個行政區域,另有七個附屬島嶼,分別為和平島、中山仔嶼、桶盤嶼、基隆嶼、彭佳嶼、棉花嶼及花瓶嶼,其中和平島(舊社寮島)、中山仔嶼、桶盤嶼三島今已連為一體,即今日所稱和平島。

  基隆市市鳥為老鷹,又稱黑鳶。基隆市區的天空常見牠們在高空盤旋,在基隆港口能夠近距離觀察牠們的身影。基隆市區公共設施也多有老鷹造型點綴。

參考資料[編輯]

相關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