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江廟"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行 1: 行 1:
 
{{導覽條1|寺廟}}
 
{{導覽條1|寺廟}}
  
==景點簡介==
+
==簡介==
  文武尊王,即唐代死守睢陽城的名將張巡。
+
  '''文武尊王''',即唐代死守睢陽城的名將張巡。
  
  淡水地區的[[聖江廟]],正確名稱應作「[[文武尊王廟]]」,地方耆老習稱之為「'''文館'''」,係[[1814年]](嘉慶19)蔡獻等所捐建。昔多為行商船戶所崇奉,香火鼎盛,為蔡姓之私廟。大約在日治初,蔡姓後人返回唐山,將廟產交由宗親蔡百箴代管,但蔡百箴係基督教徒,無心經營管理,遂日漸蕭條荒廢。至民國七○年代,始由熱心人士募款修築,稍稍恢復舊觀。廟內供奉文武尊王,並從祀左右兩護衛立像,此二護衛即是與張巡一起殉城的將領南霽雲和雷萬春。
+
  淡水地區的[[聖江廟]],正確名稱應作「[[文武尊王廟]]」,地方耆老習稱之為「'''文館'''」,係[[1814年]](嘉慶19)蔡獻等所捐建。相傳昔日晉江蔡姓船戶常往來滬尾行商,購地築屋作為行館,並從故鄉恭請本尊神像來此供奉,就成為祠廟。
 +
 
 +
  昔多為行商船戶所崇奉,香火鼎盛,為蔡姓之私廟。每年農曆六月十八日祭典,演戲慶祝。大約在日治初,蔡姓後人返回唐山,將廟產交由宗親蔡百箴代管,但蔡百箴係基督教徒,無心經營管理,遂日漸蕭條荒廢。至民國七○年代,始由熱心人士募款修築,稍稍恢復舊觀,民國78年(1989年)音寺廟登記更名為「聖江宮」,幾已不識古廟真相。廟內供奉文武尊王,並從祀左右兩護衛立像,此二護衛即是與張巡一起殉城的將領南霽雲和雷萬春。
  
 
==參考資源==
 
==參考資源==
 
:*淡水鎮公所《淡水鎮志》,(未刊本,2006)。
 
:*淡水鎮公所《淡水鎮志》,(未刊本,2006)。
 +
:*[[張建隆]]。《[[尋找老淡水]]》,(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6),31-32。
  
 
==相關連結==
 
==相關連結==

於 2013年12月24日 (二) 12:17 的修訂

• 本頁分類:主分類 > 淡水 > 寺廟

簡介

  文武尊王,即唐代死守睢陽城的名將張巡。

  淡水地區的聖江廟,正確名稱應作「文武尊王廟」,地方耆老習稱之為「文館」,係1814年(嘉慶19)蔡獻等所捐建。相傳昔日晉江蔡姓船戶常往來滬尾行商,購地築屋作為行館,並從故鄉恭請本尊神像來此供奉,就成為祠廟。

  昔多為行商船戶所崇奉,香火鼎盛,為蔡姓之私廟。每年農曆六月十八日祭典,演戲慶祝。大約在日治初,蔡姓後人返回唐山,將廟產交由宗親蔡百箴代管,但蔡百箴係基督教徒,無心經營管理,遂日漸蕭條荒廢。至民國七○年代,始由熱心人士募款修築,稍稍恢復舊觀,民國78年(1989年)音寺廟登記更名為「聖江宮」,幾已不識古廟真相。廟內供奉文武尊王,並從祀左右兩護衛立像,此二護衛即是與張巡一起殉城的將領南霽雲和雷萬春。

參考資源

  • 淡水鎮公所《淡水鎮志》,(未刊本,2006)。
  • 張建隆。《尋找老淡水》,(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6),31-32。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