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陶德"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小 |
|||
行 23: | 行 23: | ||
*商行 | *商行 | ||
:*[[寶順洋行]] | :*[[寶順洋行]] | ||
+ | *其他 | ||
+ | :*[[異人茶跡:淡水1865]] | ||
==相關連結== | ==相關連結== |
於 2015年9月15日 (二) 09:39 的修訂
- 影片描述:蘇格蘭商人陶德&廈門買辦李春生。臺灣烏龍茶風靡全球的傳奇之旅!
- 影片來源:YouTube
簡介
約翰‧陶德(John Dodd)(1838年-1907年7月18日),在台時間1864年至1890年,又譯為杜特、杜德、道約翰、德約翰、馬偕稱為「道先生」。為英國蘇格蘭商人,也是清末北台灣商人之領袖,被稱為「台灣烏龍茶之父」。
1859年到香港,1860年第一次來台調查,1864年再度來台,考察台灣茶葉與樟腦的市場,引進福建的安溪茶在台北丘陵種植,並在淡水設立寶順洋行,為駐淡水代理人與怡和洋行在台的代理人,1869年載運第一批精製烏龍茶銷往紐約,大受歡迎,台茶成為外銷大宗。陶德個性好客、大方,曾因為腳傷而需要拄柺杖,綽號「三腳仔」,也接待過來台傳教的馬偕,不過當天因為陶德也收容了船難的大批船員,不得不把馬偕安排在浴室過夜。
在中法戰爭時期,1884年法國艦艇進攻淡水,陶德是《孖剌西報》通訊員,紀錄了法軍封鎖台灣的情形,著有《北台封鎖記》(Journal of a blockaded resident in North Formosa during the Franco-Chinese War, 1884-1885)。陶德不僅進口茶葉,包含煤礦開採與輸入鴉片入台,也參與政治,為美國與荷蘭在淡水、基隆的駐台領事,並對台灣原住民部落進行考察。據「馬偕博士日記」記載陶德於1890年3月3日離台返英,自此就無音訊。
相關著作
- 《北台封鎖記:茶商陶德筆下的清法戰爭》(Journal of a blockaded resident in North Formosa during the Franco-Chinese War, 1884-1885)
- 《泡茶走西仔反:清法戰爭台灣外記》
參考資料
相關頁面
- 人物
- 商行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