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蘭古道
出自 淡水維基館
• 目前所在分類:主分類 > 石碇區 > 古道
簡介[編輯]
淡蘭古道乃泛指清朝末期至日治時期初期淡水廳至噶瑪蘭廳的山區主要交通道路系統,以行政區劃而言,淡蘭古道的所在位置目前已和淡水沾不上邊,範圍橫跨現今的新北市、基隆市、臺北市以及宜蘭縣,未包含淡水區。淡蘭古道的廣泛使用時期足稱北臺灣漢民族開始由西部往東部發展的黃金時期,到了日治時期,因鐵路、公路的開通,古道逐漸失去其原有功能,除了部份開闢為鐵公路使用外,其餘皆逐漸隱沒於荒煙蔓草之中。淡蘭古道北路現今僅存三貂嶺金字碑古道、草嶺古道和隆嶺古道等三段,古道目前部分山徑仍是登山健行者的愛好秘徑。
全部路徑[編輯]
淡蘭古道分為北路(官道)、中路(民道)、南路(商道):
- 北路:以瑞芳為起點,經猴硐、雙溪、貢寮到宜蘭大里、石城,從軍事防守、傳遞公文之用途到成為交通要道,為淡蘭古道中發展最早的路段。此路因馬偕博士曾經沿途傳教行醫,而又稱「馬偕之路」。
- 中路:以暖暖為起點,經平溪、雙溪到宜蘭外澳,乃先民為謀生、耕山開闢的生活民道,承載著從拓墾到族群械鬥及和解的庶民記憶,沿途可見梯田駁坎與石砌土地公廟等先民信仰寄託。
- 南路:以六張犁為起點,經深坑、石碇、坪林到宜蘭礁溪,原本官方闢道態度消極,後來民間的茶葉經濟力推促官方終於在1885年闢道通往宜蘭並設兵駐防,為淡蘭古道中路線最短的路段。
歷史沿革[編輯]
- 1807年 -- 楊廷理平亂。此時北部沿海海盜猖獗,知府楊廷理前來平亂,並沿路設立「汛塘」加強防務,後來汛塘周遭逐漸形成聚落與道路。
- 1812年 -- 噶瑪蘭廳設立。楊廷理平亂後,建議清廷在噶瑪蘭設廳管理,從此噶瑪蘭正式被官方治理。因為淡水廳與噶瑪蘭廳間需要傳送公文,官府沿路設立「舖遞(類似郵局)」,方便公文傳送,也間接促進了淡蘭古道北路的開發、人潮聚集。
- 1850年 -- 漳泉械鬥。漳州、泉州人是臺灣兩大漢人移民族群,長期因爭奪耕地、水源等而發生武裝衝突,衝突在1850年達到高峰,直到1860年後才逐漸趨緩,淡蘭古道中路「民道」見證了這段移民自拓墾、角力鬥爭至和解的過程。
- 1860年 -- 臺灣開港通商。清廷在英法聯軍戰爭戰敗後,同意開放淡水、基隆等港口通商,臺灣此時出口大宗是樟腦、茶葉、稻米,前兩項產地以北臺灣為主,自此北臺灣逐漸崛起,淡蘭古道的南路「茶道」亦扮演其中重要角色。
- 1885年 -- 劉銘傳沿茶道修築淡蘭便道(今北宜公路)。百年來許多居民於山間開墾種茶,臺灣的茶葉經濟已成為此時最有經濟價值的產業,淡蘭古道南路也隨之繁榮,推動了官府循著「茶路」加以開闢通往噶瑪蘭的道路,也成為我們今日所看到的北宜公路。
相關頁面[編輯]
參考資源[編輯]
石碇區 |
|||
歷史 | |||
景點 | 皇帝殿登山步道.石碇老街.二格公園.橫翠微蝴蝶館 | ||
宗教建築 | 石碇姑娘廟.石碇五路財神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