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美集應廟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簡介[編輯]

景美集應廟以地理位置而言,坐東向西、背山面水,以景美山為其屏山,面向景美溪、新店溪,所處方位是一風水極佳之寶地。廟宇位於景美舊街北端,廟埕與景美老街相接,這是很典型的台灣清代街廟配置關係,同時也反映出集應廟與景美舊街形成具有重要之意義。在一九五○年代以前,集應廟華麗的屋脊投射在翠綠的景美山,成為了當時最美的天際線。

歷史沿革[編輯]

景美集應廟主要祀保儀尊王,信眾稱「尪公」、「尪元帥」,因而集應廟也稱為「尪公廟」。保儀尊王相傳是唐朝武將張巡,在唐玄宗安史之亂時與太守許遠死守睢陽城,兩人忠肝義膽、壯烈犧牲,保住江淮穀倉免於淪陷,確保大唐江山;唐肅宗時建廟奉祀張巡與許遠,名為雙忠廟,民間一般稱張巡是保儀尊王、許遠為保儀大夫。

唐末黃巢之亂時,高、張、林三姓族人由河南光州一同遷徙至福建安溪,受到隨行神明保儀尊王庇祐,一路平安抵達,因而在福建安溪建廟恭奉;因遷徙過程中,三姓族人「集體感應」到「尪公」的指引保祐,因而將廟名稱為「集應廟」。康熙末年,高、張、林三姓族人因在安溪地區生活困頓,決定一同渡海來台發展;再次受到「尪公」庇祐,平安抵達台灣,也在台灣建廟恭奉保儀尊王。

景美集應廟也是清朝時代臺北盆地淡水河流域漢人拓墾歷史上所遺留下來的重要證物,當時在淡水河新店溪景美溪、大嵙崁溪(大漢溪)、基隆河兩岸由漢人所建的聚落,大多以原鄉守護廟為中心。因此出現了閩粵皆崇拜的媽祖廟、粵人拜的三山國王廟、同安人拜的保生大帝廟、三邑人拜的青山宮與安溪人拜的清水祖師廟等。其中,以單姓為主的廟宇,要等到清末社會發達且富庶之後,某姓成為望族,為光宗耀祖乃集資建立宗祠或家廟,如臺北城內的林氏與陳氏家廟。但是景美的集應廟卻頗特殊,早在清咸豐十年即建立,是安溪移民高姓所建的守護神廟宇。在臺灣史上,集應廟具備了研究移民史與社會史方面的意義。

建築特色摘錄[編輯]

  • 前殿屋脊

為前殿中央抬高之三川脊,分三段:中間的明間(中門)屋脊中央有站立之福祿壽三神仙,兩旁為龍首魚身之鰲魚,下方之脊身以「八仙瑤池慶壽」題材之泥塑;左右兩邊次間(邊門)屋脊上,各塑有強勁壯碩之五爪龍。屋脊上的燕尾及垂脊上的花草人物剪黏,工法相當精湛。

  • 正殿屋脊

為單純之一條龍大脊,脊上為雙龍護塔造型。

  • 三川殿步口之對看石堵

步口左右兩邊為對看堵,由上而下分別是頂堵、身堵、裙堵、地牛(又稱櫃台腳)。廟宇坐向左邊是龍邊(以神明坐向為基準),頂堵為人物堵;身堵為龍堵,兩條龍翻騰於海面,波浪驚濤,一大一小,一上一下,成雙龍搶珠狀,十分生動;裙堵為螭虎爐,由兩隻螭虎組成爐狀造型,爐身圍繞著卍字,四個角落配上四隻蝙蝠,取賜福之意,爐是道家煉丹的器物,有吉祥辟邪之意;地牛為如意頭造型。


交通地圖[編輯]

  • 地址:116台北市文山區景美街37號
讀取地圖中...


參考資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