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編輯 馬偕故居
此編輯可以被還原。
請檢查以下比較表,確認您是否要還原,然後儲存以下變更以完成編輯還原。
最新修訂 | 您的文字 | ||
行 3: | 行 3: | ||
==簡介== | ==簡介== | ||
− | [[馬偕故居]] | + | [[馬偕故居]]是[[馬偕]]博士在[[1875年]]所建,他於此結婚生子,也在此臨終。這種西斑牙式的白堊孤廊建築,不僅適合熱帶氣候,其優美的造型配合青翠的埔頂,展望淡水河與觀音山。這是[[馬偕]]親自設計督工的,建材由廈門購入。[[馬偕]]博士後來還在建物後方加蓋「讀書樓」作為讀書研究之用。[[馬偕故居]]甚至成為[[馬偕]]博士開拓宣教、醫療與教育的基地,直至[[1901年]][[馬偕]]博士病逝為止。明治年間,乃木總督曾來此拜訪參觀。 |
馬偕故居在二次大戰初期改為「安樂寮」,供失去家庭的婦女住宿靜養,後來[[淡水中學]]租作學寮,稱為'''「白虎寮」''',戰爭末期充作彈藥庫。二次大戰後,[[馬偕]]次女[[偕以利]]續住,直到年老。後來淡專([[真理大學]]前身)設校,成為淡專英文老師宿舍。[[2016年]]5月28日,馬偕故居作為「[[馬偕紀念館]]」([https://www.facebook.com/MackayHouse1875/ FB])舉辦開幕感恩禮拜,往後每週二、四、六 ( 9/14起改為每週三、四、五、六 ),上午十點至下午四點,開放大眾免費自由參觀。'''目前已關閉不對外開放'''。 | 馬偕故居在二次大戰初期改為「安樂寮」,供失去家庭的婦女住宿靜養,後來[[淡水中學]]租作學寮,稱為'''「白虎寮」''',戰爭末期充作彈藥庫。二次大戰後,[[馬偕]]次女[[偕以利]]續住,直到年老。後來淡專([[真理大學]]前身)設校,成為淡專英文老師宿舍。[[2016年]]5月28日,馬偕故居作為「[[馬偕紀念館]]」([https://www.facebook.com/MackayHouse1875/ FB])舉辦開幕感恩禮拜,往後每週二、四、六 ( 9/14起改為每週三、四、五、六 ),上午十點至下午四點,開放大眾免費自由參觀。'''目前已關閉不對外開放'''。 |